04-12-
爱沙尼亚的第一站是塔尔图。原计划是直接去塔林,中间多出一天的时间,而塔尔图正好在里加和塔林中间,路过,顺便逗留下。
其实来之前就有心理准备,城市不会太大,但是他至少也是爱沙尼亚第二大城市,所以我把去塔林的车票订在明天下午,但是来过之后,这个城市之小还是超出我的意料,从车站到旅馆,然后把几个主要景点转完,前后用了不到两个小时,最后就只能在咖啡馆打发时光了~
塔尔图最想去的一个景点是一个叫lecoq的啤酒工厂,另外还有一个啤酒博物馆,这里是爱沙尼亚啤酒的发源地,酿酒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lecoq啤酒也是这里最出名的品牌。酒厂位于老城的边缘,在车上查地图,我很担心会要走很远,结果从市中心广场走过去,用了不到十分钟…啤酒厂在一个高地,一路上都没看到人,只有一个标识指向那边,进入厂区,里面也空荡荡的,大门紧闭,看贴的通知,这里原来只有周二和周六才对公众开放,平时只接受团体预约,白跑一趟了~
在啤酒厂拍了两张照,然后往市中心走,途径塔尔图大学,这个是爱沙尼亚最出名的大学,在欧洲也很出名,但是,学校并不大,出了一栋好大的宫殿式建筑,周围就没有其他的东西。学校不能进,围着转了一圈,算是来过,接下来就是在市区瞎逛了。我该去哪呢?在一个路口,总算看到了一个塔尔图城市博物馆的标志,拉开门进入,里面一片黑,就点了几支蜡烛,一个老太太走出来,我说我想参观,她很热情地拿出博物馆的介绍资料。太小了,就三个房间,总共加起来不到二十平,里面的藏品也就几件,可以数得清,说实话,我家里收藏的东西都比这里多!在里面认真的看了下图片,主要是暖和下身子,至于图片的内容,也看不太懂。
今天在路上,同学看我发的照片,说那边冷吧?这次你总有穿秋裤吧?还真没穿!在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没有觉得冷,但是到了塔尔图,我真感到了寒风刺骨,走在路上,没多久,感觉腿就不是你自己的了…
在塔尔图大学前,突然有两辆马车经过,敞篷的。刚听到叮当的铃声,我还在想,这么冷的天,这么小的城,谁有病会坐在马车上看风景?走近一看,还真有人坐,并且是敞篷的…看着坐在后边的人,我都感觉到了冷~
下午四点多,天已经黑下来,又回到了市中心的广场,我的旅馆就在广场边上,广场上有圣诞树,寒风中,也有人在逛圣诞集市…
我实在没有勇气再在外面转,钻进一家咖啡馆,点了杯咖啡,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他了,我用咖啡勺度量人生~
04-12-
出来旅行没有呆在屋子里的习惯,即使外面再冷,来了,还是想多去看看。突发奇想,这个城市会不会有中餐馆呢?用大众点评一查,还真有一家叫zenzen的,看名字就知道是中国人开的,不过没有任何中文点评,查地图,在城市边缘,离我住的地方大概1.4公里。这个肯定要去看看了,一是打发时间,在就是要是真找到了,你想想在这冰天雪地里来一顿米饭或者炒面,那绝对是绝味!
拿着个地图出门,城区的路很好找,出了城就很困难了。一是郊区,很远才有人家,没有路牌,在就是道路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就走错了,走好远,看到有路牌,对地图,才知道自己到了什么位置。路上几乎没什么人,偶尔有一两个遛狗的,不过这边人确实热情,看我拿着个地图在看,都主动走过来问需不需要帮助。如此问路,大概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找到,其实也不算偏,如果有手机导航肯定很容易找到,但是没有网络,最主要的是,太冷,手机掏出来就自动关机了。
这是中国人开的饭店,中文名字,永生,这个名字感觉怪怪的,放在国内,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不过在这边没人理解…饭店没有开门,一片漆黑,一看门口,只开中午,晚上是不开的,想想也是,看看周边,路上都没人,谁会这么冷跑过来吃…
往回走,这次就轻车熟路了。我这人方向感很强,走过一次,往回走,基本上不会丢,用了不到一刻钟,我就回到了城市中心广场…早上很热闹,圣诞树,灯光闪烁,音乐阵阵,在周边瞎逛了一圈,居然碰到了一个中国人,一聊天,居然是塔尔图大学的学生,北京人,她说,塔尔图大学有十几个中国学生,来这里旅行的中国人不多,主要是没啥东西看,可是这个也是爱沙尼亚的第二大城市啊!
在广场边上一家店吃了一顿,一个套餐,八欧元,确实比法国便宜好多!
沿着Emajogi河走了一段,河边风光很漂亮,河水没有完全结冰,但有大块的冰随着水往下游漂。我还是觉得冷,再次到中心广场,音乐继续,在这片圣诞树装饰成的小树林里,里面除了几个小的圣诞超市的地摊,再就是几个秋千,大人,小孩在一起荡秋千,好像也不亦乐乎~
05-12-
塔尔图,早上,看窗外,昨天白茫茫一片居然全没了,地上湿漉漉的,下雨!
今天下午的车到塔林,还要在塔尔图呆半天,昨天晚上查攻略,这里其实是有一个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的,在河对面,周一不开门,并且,比较奇葩的是,爱沙尼亚所有博物馆周一周二都闭馆,我在塔林的所有行程都要调整。
上午主要去位于市政府广场后边的座堂山,撑着把伞出门,突然发现,街上大家都没有打伞,路上人本就不多,都裹着个大衣,在小雨中行色匆匆。市区是水泥地,地上湿漉漉的还好,出了大门,路上的雪和雨水夹在一起,到处都是湿湿的,脏脏的,路都很滑…这可不是什么好天气,昨天还出太阳,然后下雪,现在就是雨,还冷!
座堂山就是一个小山丘,看介绍,是建于十九世纪带有英式风格的公园,确实到处是大树,但是,路上的残雪和雨水,都是一洞一洞的水,没人…过一座桥,也就是出老城区的那个拱门,另一边是一座建于13世纪的教堂,哥特式建筑,但是只剩下残垣断壁。在欧洲,教堂已经看得太多,麻木了,并且历史都不短,反倒是这种建在山上的,并且只剩下几堵墙的还值得看点,怀古嘛,什么时候建的?为什么被毁?有什么特殊的故事?往往残缺的东西会让人更有感觉。
从山上下来,又转到广场,这个学生情侣亲吻的雕像静静地,在雨中,他们可是打了伞的,那为什么大家下雨天都打伞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