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奈良到大阪日本单人自助旅游记录之四

  第8天:从奈良到新宫。

  5点起床,先去泡温泉,然后跑到餐厅吃早餐。时间并不充裕,必须争分夺秒享受——此次是单人旅行,如果与家人们一起来,她们绝不会容忍如此马不停蹄地看古迹,只能住在一家令人满意的温泉旅馆,慢吞吞地吃、喝、玩、乐。当然,度假式旅游同样是我非常喜爱的,只是我不打算百分百地享受,该学习时,一定要拿出时间学习,充实自己。

出发前,看了几十本与日本有关的书。

  就拿这次旅游来说,提前几个月,我便开始预习功课,学校图书馆里几十本与日本有关的书,全部阅读一遍。其中有本《拥抱战败》,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毫无疑问,日本人很善于总结自己、发现自己、寻找榜样、虚心求教。最早拜中国为师,后来又拜荷兰为师,当洋人靠着坚船利炮来到家门口时,他们没有委屈抱怨,而是认真寻找差距,探索进步的办法,结果,只用了30年,就打败2个大国,从此与列强平起平坐。二战后,在一片废墟中,他们用了20年,再次创造奇迹,年的东京奥运会,是奥林匹克首次走进亚洲,也是日本康复的标识——这么说也许有人不服气。但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永远生活在仇恨中,八成会精神失常,国家也是如此。包袱早晚要丢掉,才有可能真正进步。

  国家进步的速度,与国民素质密切相关。德国在年前,还是一盘散沙,当几十个邦国终于联合在一起,政府做的第一件事儿是普及小学教育,甚至将昔日的皇宫改为大学。日本同样在明治维新时期,就普及了小学教育,军队中的士兵素质,明显高于我国。这个优势在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其实,类似事情,在咱们自己的部队中,也有实例。比如,抗战末期,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先后出动,对日作战。两支部队的战果以及敌我伤亡比例,相差悬殊。驻印军以少胜多,2个军就收复了缅北,重创日军第18师团,敌我伤亡比例大致为3:1;远征军靠着人多势众,以6个军压向日军第56师团,敌我伤亡比例大致为1:3。其中的腾冲战役,2个军围着多日军,打了51天,以阵亡人为代价,收复了腾冲。与此同时的松山战场,2万人围着个日军,打了95天终于全歼守军,自身阵亡多人。

  无论是驻印军还是远征军,各个部队都配有美国教官,在远征军中执行任务的美国军人事后回忆,中国士兵文化程度太低,很难掌握先进器材的正确使用方式,以至于配发到基层连队的电台,基本上没起什么作用,53军榴弹炮营的12门榴弹炮,9门因为维护不当而无法参加战斗。相比之下,由年轻学生组成的中国驻印军,兵员文化程度高,再加上武器先进,因而战果辉煌。

  今天中国的实力,与70年前比,实在是天壤之别,但是,人们的素质呢?这几天我注意到,在火车、地铁上,有不少人埋头看书,据说,日本人均年阅读书籍的数量为40本,我国是0.7本,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是否真实,但据我身边情况看,咱这儿读书的人,并不算多。

据说,日本人均年阅读书籍的数量为40本,我国是0.7本。

  早餐后,回房间拿上行李,下楼,经过大堂时把钥匙搁在前台,进站上车——包括日本在内,有不少国家没有退房这一说。入住时出示证件,支付房费,走时把钥匙交还就可以离开,没有查房、退押金等一系列的琐碎事儿,令人倍感轻松,愉快。此外,之前听说日本以现金支付为主,使用信用卡的话,多少会有些不方便,这次来看,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多数旅馆都可以使用信用卡,并不一定非得是现金。由于相信了这个传说,我在出发前2天,在住家附近的一个中国银行,兑换了30万日元,结果没用完,又被带了回来,捎带手还有一大堆硬币——日本硬币的使用非常普遍,分为1、5、10、50、、元六种,用得最多的,是50和元两种,尤其是坐公交车,把一张纸钞塞进去,能倒出一大堆硬币,弄得口袋里总是沉甸甸的。

出发前,在中国银行兑换了30万日元,听着挺多,其实只有30张,薄薄的。

日本硬币的使用非常普遍,分为1、5、10、50、、元六种。

  今天早上坐火车,闹了许多笑话。先是进站后,看到显示屏上显示1号月台的车,是前往龟山的,这正是我要去的方向,距离发车时间还有1分钟,于是,快跑几步,刚进车厢,车门就关闭了。坐下来打开ipad,查看今天要走的路线,却发现列车行进方向是大阪,好在每站间隔并不远,当列车在郡山站停车时,下车,往回坐。幸亏日本火车的发车密度犹如我国地铁,否则这一上午就全荒废了。令我郁闷的是,我始终没弄明白什么原因导致的坐错车,唯一能解释的,是当我看到还有1分钟就要发车,慌不择路,走错了月台——忙中出错,这句话实在是真理。无论做什么,最好是深思熟虑、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日本火车的车次特别多,乘坐十分便利。

  回到奈良站,第二个笑话出现了。我想去伊势,从地图上看,奈良与伊势之间,铁路线分成2段,奈良到龟山属于关西本线,龟山往伊势方向是纪势本线,由此判断,我必须在龟山转车。不一会儿,一趟前往龟山方向的车来了,可车厢上写着到木津,赶紧看地图,木津距离奈良很近,过了奈良之后的第一站是平城山,第二站就是木津。显然这不是我希望的,于是又等,第二趟来了,还是到木津,感觉不对劲儿,查看列车时刻表,这才发现后续数趟列车,都是到木津的。这才知道自己犯傻了,赶紧上车走人。

  10多分钟到了木津,下车后,对面站台停着一趟列车,过去一看,果然是到龟山的。原来,如果没有直达车,就在这里换乘一次。以后几天,类似情况遇到了好几次,都是这边下车,对面上车,接着走。到站与发车时间,正好是旅客们上下车的所需,虽然需要换乘,但时间衔接得很好,并没有浪费时间。

从木津到龟山的沿途,以山为主。

  可能木津到龟山的旅客不多,所谓列车其实就是1节车厢,最前面坐着个司机开车,旅客们从前后门上下车。座位不是旅客列车那种常见的横排座,而是犹如地铁车厢一样的竖排座,非常不舒服。中途过了一个叫加茂的站之后,驶入山区,铁路线始终沿着一条河走,看地图得知,叫木津川,过了上野之后还是河,但改成了拓置川,日语里的“川”,大概就是河的意思。这一路上,直线距离约为60公里,但全是山区,车速较慢,大概用了2个小时,中途经过了笠置、大河原、岛原、上野、加太等车站,沿途看到不少山野公园,偶尔有些登山装扮的欧洲游客上下车。

这一天是从奈良到龟山、伊势,再到新宫。隔天从新宫到大阪,围着日本最大的半岛转了一圈。

  到了龟山站,下车,不一会儿,一趟前往伊势的列车进站。龟山到伊势的直线距离约为50公里,但铁路线并不是一条,龟山到“多气”(并不是这个字,只是近似而已)是纪势本线,从“多气”到伊势是参宫线,这条参宫线的终点是鸟羽,距离伊势没多远。伊势属于三重县,因为伊势神宫闻名,这座神宫里供奉着天照大神,其重要性对于日本人来说,可想而之。伊势神宫是日本最古老的祭祀场所。

  就这样,换乘2次之后,终于抵达伊势。车站对面米的地方,是伊势神宫的外宫,走路过去即可,这个外宫距离伊势神宫,还有大约3.8公里的距离,有直达的公交车。

伊势神宫是日本最重要的神宫,天皇也时常来此参拜。

  在奈良时曾记录,日本有8位女天皇,其中,那位开创了平安时代的女天皇,下令让一位文官写历史,这个文官只用了3个月,就写了一本《古事记》,书中记载着从天照大神到推古天皇(日本第一位女天皇)的历史,但这本书基本上都是民间故事,正式的历史书,是几年之后诞生的《日本书纪》,但书中记载日本起源,与《古事记》差异不大。有意思的是,这两本书都是用汉字写的,如果您上中学时文言文学得不错,就完全能看懂。

  日本人认为,天照大神是天皇的始祖,关于这位神,在《古事记》中被认定是个女神。众所周之,日本是个男权社会,女性地位不高,但民族的始祖是女神,令人疑惑。猜想这里面有2个可能,其一是众多民族起源,基本上都是母系氏族社会流传下来的故事,比如,清朝统治者爱新觉罗,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布库里雍顺,是一个仙女吞下红果后生出来的,爸爸是谁不知道,应该就是那个红果——知其母不知其父,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特征。其二,下令写这本书的是个女皇,作者谄媚而已。

  在东京参观了皇居,那里有日本三大神器之一的玉,在名古屋时参观了热田神宫,那里面有日本三大神器之一的剑,三大神器还差一个,是一面镜子,就在这座伊势神宫里。当然,与前两个一样,看不见。

神宫位于山间,进门后有条河,叫五十铃川。

  伊势神宫位于山间,进门后有条河,叫五十铃川。整个神宫环境有种强烈的幽深感,一路上各种建筑不少,其中有一座叫神乐殿。但是,到了神宫参拜处,建筑看上去却很简单,规模也不大,透着一种古朴感与神秘感。当然,与所有神社一样,最核心的殿宇是本殿,并不对外开放。此外,听说这座神宫每隔20年就要重建一次,最近的一次是年。

再往里走,一条长长的参道。

沿途有些殿宇。

其中有一座叫神乐殿,帘子上的菊花,是日本皇室的标志。

来到一个台阶处,上面的鸟居过后,是神宫参拜处。

参拜处地方不大,构造也比较简单。

这种屋顶叫神明造,是日本最高等级的殿顶规制。

  买了几瓶神宫御酒,回到宫门前,公交站有前往伊势、鸟羽,以及名古屋的班车。鸟羽有数个海岛,但此次我并不想去。看看还有时间,决定顺便看看夫妻岩,于是上了前往鸟羽的车,走了大约10公里,中途只有一站,是安土桃山文化园,然后是夫妻岩。所谓夫妻岩指的是海边有两块岩石,当地人称为夫妻,也许是为了表示夫妻恩爱,携手到老,还用绳子将它们相连,大岩石上还有个鸟居。其实我觉得叫母子岩或父子岩也未尝不可。遗憾的是,来到伊势神宫时相机就没电了,只能用手机随便拍了几张。

伊势与鸟羽之间,有个小镇叫二见浦,海边的两块岩石被称为夫妻岩。

  看过夫妻岩,往西走,是个叫二见浦的村落,沿着海边有许多餐馆,再往里还有一些旅馆,看来到夫妻岩的游客不少。按着导航仪的指引,走了大约1.5公里,来到二见浦车站。进站后不一会儿,有火车来,乘车沿来路,行走20公里回到“多气”站,随即转乘前往新宫的列车,继续行驶大约多公里,在晚上10点抵达新宫。

日本便利店除了,还有K,最为便利的是门前都有停车场,这一点值得中国学。

  在伊势神宫候车时,利用游客中心的Wi-Fi信号,上网预定了新宫的住宿,所以,抵达新宫虽然很晚了,但下火车后走了几分钟,就来到旅馆,迅速入住了。每次单人旅游时,我都是在下午或黄昏,能够确定今晚抵达何处时,上网预定旅馆。网络预定非常便利,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搞定,但如果是旅游旺季,可能遇到客满的情况,如果是这样,就得多看几家旅馆,好在这种网站提供的候选旅馆很多。在国外主要用BOOKING。在国内开始用携程,后来因为携程总是要求预付,现在已经用的不多了。有些旅行社也开办了这样的业务,但平台做得普遍不理想,客户体验非常差,唯有价格比较有优势,只是偶尔用一用。

  入住后,肚子开始叫起来,才想起晚饭还没吃呢。几个小时前,看完夫妻岩后走路经过二见浦时,看到数家餐馆,但怕错过火车,直接去了火车站,本打算利用候车时间吃饭,没想到,刚走进车站,就有一趟火车驶来,何况,车站周围很空旷,根本没有餐馆——在日本,多数中小型火车站的周围什么都没有,偶尔能有个小商店就不错了。抵达“多气”站换车时,又是这边刚下车,几分钟后那边就来车了,基本没耽搁。在日本旅游,您会觉得这里的交通实在太先进了,车次多得有些不可思议,在国内养成的提前买票、提前到站的习惯,在这儿根本是多余的。想走就直奔火车站,保证一会儿就有车,有时想喝杯咖啡休息会儿再上车的时间都没有。

  第9天:从新宫到大阪。

  起床后洗澡,下楼吃早餐。早餐在大堂,餐台上摆着3个烤炉、1个微波炉、一台咖啡机,以及电热壶、面包、鸡蛋、黄油、果酱、果汁、茶和牛奶,品种够丰富,餐桌布置的也很温馨。在国外旅行,类似场合大都需要自己动手,很少见到服务员。国内麦当劳、星巴克的顾客们,似乎更喜欢把整理的任务留给服务员,以至于经常见到人已离去,桌上一片狼藉。

欧陆式早餐,比美式早餐简单许多。

餐台布置非常精细,就餐环境很舒服。

想抽烟的人,专门有个房间,省的影响他人。

街上经常可见这样的指示牌,对游客来说非常方便。

  新宫属于和歌山县,县府所在地距离大阪相对近些,新宫是这个县里距离县府最远的一个市。新宫与日本众多城市一样,范围不大,即使是走路,半天之内也能逛一圈儿,但这个市里却有2样很出名的东西,第一是个神社,这座神社原本在山上,后来搬迁到这里,由此出现了新宫这个名字——这与北京南郊的皇家猎场有些相似,猎场内最早的皇帝行宫叫旧宫,后来新建的行宫叫新宫,宫虽然都没了,但地名至今依旧。

新宫一带的熊野三山,以及参拜道、高野山,颇为著名。

  新宫的神社叫熊野速玉大社,这一带以熊野二字打头的神社有3座,另外两座是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那智大社,3座神社总称熊野三山。这3座神社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参拜场所,当京都、奈良作为日本首都时,人们会徒步来到这里,进行参拜。在旅馆地图上,看到一个参拜路线图,从伊势神宫那边过来的路叫伊势路,到了新宫再往西走叫大边路,往北去高野山的路叫小边路。这些参拜路也叫熊野古道,有点儿像北京西郊妙峰山的进香古道。如果时间够用,应该走走,尤其是从熊野本宫大社前往高野山方向,高野山与熊野三山都属于世界遗产,其中,高野山是日本佛教密宗真言宗的本山,相当于藏传佛教里的神山。看介绍得知,高野山有多家寺院,其中有些寺院提供饮食和住宿服务,早上在钟声中起身,然后走进佛殿听法师讲经,用过斋饭后,坐在竹林深处的亭中泡上一壶茶——如此修行生活,太诱人了,有机会一定要去住上十天半个月。

有机会一定要走一次这条参拜古道,再到高野山修行几日。

  熊野速玉大社的建筑多为砖红色,在墨绿色的山林衬托下,很是醒目。日本所有的神社,以及大部分寺院都不要门票,尽管是世界遗产,照样免费参观,部分寺院虽然要门票,但也不过-日元,折合人民币20多块钱,所以,这一路上门票的花费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点与我国很不一样,咱们的名胜古迹一旦成为世界遗产,头一件事就是涨价,在国内旅游,门票在总花费中所占比例不小,每个景点动辄百元。

  由于时间关系,熊野三山我只看了一个,其实如果能多呆一天,很想去看看三山中的另一个:熊野那智大社。新宫到大阪的火车,有一站叫那智,那是距离据熊野那智大社最近的车站。说那里不仅有古建筑,更有落差米的那智瀑布。其实我更想沿着熊野古道走一段,但这次肯定是不行了。颇为遗憾。

熊野速玉大社入口处很不起眼,旁边就是民宅。

这家神社的建筑大都涂成砖红色。

熊野速玉大社是世界遗产,免费参观。

神社里,经常有这种微型神社的存在。

熊野速玉大社与附近的另外两家熊野神社,合称熊野三山。

进门后,照例是水池,参拜前清洁的地方。

第三道门,日本一些参拜的场所,有些门上悬挂着草绳,很漂亮,不知是长期挂,还是仅仅庆祝新年时才挂。

进门后,看到了拜殿,它的后面是神殿。

日本所有神社只能走到拜殿,里面的神殿不许进,往里看,也看不到里面具体何物。

这家神社的屋顶也是神明造规制,但明显不如名古屋的热田神宫以及伊势的神宫规格高。

殿前敲击铃铛的挂绳,还有名字,不知其意为何。

日本几乎所有神社的地面都是碎石,很自然的感觉,估计打理起来颇费工夫。

从神社往东走,有一座城堡遗址。

站在天守阁遗址上,可以观看整个新宫。

继续往前走,两旁都是民宅,一些民宅庭院里种的树木非常好看。

这户人家的房子真是别致,门前的小车更是有趣:是一辆小型车,牌子是斯巴鲁。

斯巴鲁在中国宣传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全时四驱,其实它也有廉价车,这是汽车制造商在日本生存的必须。

其实斯巴鲁进入中国的第一款车就是廉价车,叫云雀,和奥拓很像。

日本人买车,注重实用价值,一般只愿意花费几个月的收入买车,没把车当成脸面。

  从熊野速玉大社出来,往海边走,不久经过一个城堡遗址,建筑已经不存在了,只有一些标志,告诉人们这里是天守,那里是松之丸,日本的历史上,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这样的城堡,人家才是标准的“封建社会”。站在城堡最高处,脚下是熊野川——一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不远处是太平洋,据说,徐福就是在这里登陆日本的。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以后,非常希望能长久地享受这份荣耀,一个叫徐福的人说他能找到长生不老药,于是带着童男童女,乘船向东驶去——我国神话传说里,说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徐福就是奔那去的,但从此下落不明。据说,徐福东渡有2次,第一次到了今天韩国的济州岛,第二次到了日本。徐福到日本后,由于没能找到长生不老药,不敢回来见秦始皇,没法儿交代,于是在日本定居下来——这种事儿今天实在太多了。经常见到一些人忽悠老板,说自己能如何如何,把一看就特别不靠谱的事儿,包装成华美的商业计划书,得到了想要的资源之后,豪言壮语、宏伟蓝图就都烟消云散了。看来,无论是古代的秦始皇,还是今天的老板,看似精明,在油嘴滑舌面前,照样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别以为徐福仅仅是个故事,在江苏连云港就有个徐福村,据说是徐福出生的地方,最近几年还建了祠堂。在日本的书籍里,更是记载着,孝灵天皇(第7代天皇)在位时,徐福来到日本,他的几个儿子都改为了日本姓氏,比如,长子姓福冈,次子姓福岛,老三姓福山,老四姓福田,等等。事实上,在日语中,秦与羽田的发音相同,所有,有人说羽田这个姓氏,也是徐福的后代。

  快要走到海边时,路旁有座小山,看地图得知,此山居然叫蓬莱,当年徐福东渡,就是寻找蓬莱,难不成就是这么个袖珍小山?围着山转了一圈,南北约米,东西约50米,高度约40多米。山的另一侧有个神社,叫阿须贺神社,据说这个神社最早是徐福的故居或墓地。神社靠着熊野川,河畔有座纪念碑,上面写着:徐福登陆处。此处是熊野川的入海口,纪念碑距离海滨只有1.3公里。

继续往东走,接近海边时,出现了一座山,高约40米,此山叫蓬莱山。

山脚下有个神社,叫阿须贺神社。

据说这个神社最早是徐福的故居或墓地。

不知这座蓬莱山,是因为其名称引来了徐福,还是徐福到这儿后更的名。

神社里供奉着的似乎是块玉壁,不知窗后还有什么。

神社里有块古老的石头,有人说这是历史上的徐福墓碑。

神社旁边有个民俗展览馆,还有天皇到此的标志,更有纪念徐福的诗作。

神社靠着熊野川,此处距离这条河汇入太平洋的地方,只有1.3公里。

河畔有座纪念碑,上面写着:徐福登陆处。

忽悠了一把秦始皇之后,徐福乘船来到日本,从此定居下来。

  徐福登陆处西南方向直线距离米处,是新宫车站,车站对面,是徐福公园。这座公园的大门是中国风格,里面有徐福像、徐福墓、以及七冢碑、绝海太祖诗碑、天台乌药、不老池等景观。当我来到这里时,是7点55分,公园大门未开,正当我隔着栅栏,看徐福像时,一位看上去大约50多岁的先生跑过来,一边鞠躬,一边说了一大串话,正在琢磨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他从一个小门进入公园,随即将大门打开,并作出“请进”的手势。紧接着,又跑进一个小屋,拿来一份说明手册给我,我伸手去接的同时,说了句中文的“谢谢”,他作出恍然大悟状,赶紧又跑回小屋,拿出一份中文说明手册,热情而彬彬有礼。看到手册我才知道,人家这公园是8点开门,是我来早了。过了一会儿,老人再次走过来,用手势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我拍照。就这样,在徐福像前,在这位颇具绅士风度的长者帮助下,我获得了此次日本之行唯一的一张有我的照片。

  这个公园虽然是年建设的,但“秦徐福之墓”的墓碑,却是江户时代初期(年)就有的。至于公园所在地的用途,有人认为是徐福来到日本以后居住的地方。看来徐福到日本的传说由来已久,公园中有块诗碑,是日本的一位高僧,于明朝初年前往中国(据说就是杭州灵隐寺),曾受到朱元璋的接见,朱元璋问他徐福在日本的相关事情,此碑上的诗词,是这位高僧与朱元璋的对诗。

徐福登陆处西南方向直线距离米处,是徐福公园,这一路上的街道非常质朴。

徐福公园最早据说是徐福的故居所在地。

后来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修建了公园。

秦朝时,徐福诡称能找到长生不老药,由此获得秦始皇的支持,率队向东航行,从此下落不明。

据说徐福到了日本,并定居于此。这里也有块徐福的墓碑,是德川时代立的。

日本一高僧,在明朝前往中国,朱元璋曾问他徐福在日本的事情,这是高僧与朱元璋的对诗。

新宫有种乌药,据说就是徐福要找的长生不老药。

这个冢里埋着的,是跟随徐福的7位官员。

在彬彬有礼的公园管理员帮助下,我与徐福合了影,这是此次日本之行,我的唯一一张照片。

公园管理员帮我拍照后,专心致志地干活去了。服装整洁、热情、有礼、专注、细致,在日本极为常见。

  看罢新宫诸景,乘火车前往大阪。进入后车厢看到,整节车厢里加上我,只有4位乘客,类似情景从到日本的第一天,就连续不断地看到,即使在东京早上8点、下午6点乘坐地铁,也没见到太过拥挤的现象,不禁令我深感意外。记得看过一份世界各大城市人口密度排行榜,第1名是东京,第3名是上海,第7名是大阪,第8名是北京。可上海与北京的地铁里,很少能看见个位数乘客的情形,在东京与大阪,都曾见过。

  开车后不久,列车员推着餐车走过来,我买了杯咖啡,折合人民币10元,还送了一小袋点心和湿纸巾,并给我一张下杯咖啡半价的优惠券。这些天,在不同的咖啡馆喝过N次咖啡,基本上都是折合人民币10-15元之间,想想我的家乡北京的物价,不禁唏嘘不已。

新宫到大阪距离大约公里,行车时间4小时。这条铁路线始终沿着海岸线,景色非常漂亮,一边是太平洋,另一边是连绵不断的山峦,植被茂密。我的下一站就是大阪。

日本的火车站大都很小,进出站特别方便,步行距离极短。

新宫有开往大阪的列车,公里,行车4小时。

发车时,这节车厢连我在内,只有4位乘客。

买了杯咖啡,折合人民币10元,还送了一小袋点心。

窗外是太平洋。

另一侧是山地,时不时地看到一些村落。

  列车行驶4个小时后,抵达大阪。如果说京都相当于西安、奈良相当于洛阳的话,大阪无疑相当于上海。大阪市区中间有2条河,最北端的河叫新淀川,河流北侧有新大阪车站,这里似乎可以理解为是大阪的郊区,因为新干线没有进入大阪的老城区,而是从这儿经过,所以有了个规模较大的换乘站。新淀川往南去,还有一条河,可能叫安治川,它与新淀川之间的区域,是大阪的北区,大阪车站就在这个区。北区往南,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大阪市区,靠着河有很多历史建筑,大阪城就在距河边不远的地方,市区南部是天王寺车站,这周围是游客较多的地区。

天王寺建于年,是日本最古老的官寺。

不过,多数建筑已经毁于战火,现在所看,大都为事后重建。

天王寺规模很大,旁边还有院落,都是当地人的墓地。

墓地与市区为邻,这情景在我国很少见。

大阪地铁有女性专用车厢。

每个地铁站的出口极多,基本无需走上地面,全在地下,就能到达想去的地方。

大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可地铁车站并不拥挤。

即使在早晚高峰,也没把人挤成相片,稍微晚点或早点,车厢里就是这样了。百思不解。

  我坐的这趟列车,终点是新大阪,但我要去的地方,距离天王寺较近,所以,当列车进入天王寺站时,我便下车了。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车站,事后发现,JR铁路在大阪的3个主要车站——天王寺站、大阪站和新大阪车,都是巨型的。不过,日本火车站普遍的现象是,主要车站虽然很大,可设计得很合理,基本上无需走太多路,就能来到你想去的地方——无论是乘车、乘地铁抵达车站,进站上车,还是各种列车之间的换乘。此外还有个优点,车站标识设计的很好,每走几步就会有个标识,顺着一个个标识走下去,就到了,与是否会说日语,根本没关系,因为标识很多、很清晰。这一点与我国的车站存在较大差异,咱们的车站一般都是单纯追求大,至于乘客走路的多少,设计者似乎并不关心。尤其是最近几年新建的一些高铁站,在关怀旅客方面,做的很充分,其一是尽量让标识复杂些、含糊些,以鼓励乘客主动思维,努力钻研该往哪边走,以免大脑僵化,将来会老年痴呆。其二是想方设法让乘客多走路,生怕锻炼少了,于健康不利。

  对于一家人度假旅游来说,以吃吃喝喝为主题,大阪是个不错的选择,何况这里有直达我国的多个航班,物价比东京便宜些。黑门市场、道顿堀,是非常好的去处。但是,此次我的旅游是以求学为主题,我在大阪的主要目标是:大阪城与适塾。算了算要在大阪乘坐多次地铁,来到游客中心买了张地铁通票,直奔大阪城去了。

  虽然早在年前,日本第16代天皇:仁德天皇就在难波(大阪)修建了宫殿,随后大阪又成为日本的首都,但保存至今的古迹,并不算多,主要是大阪城、天王寺和住吉大社,这里面真正原汁原味的古迹只有住吉大社。这一路走来,大阪的古迹或许是最少的一座城市。

大阪城与日本其它城一样,分为内城外城,最里面的城叫本丸,本丸最高建筑是天守阁。

  大阪城是丰臣秀吉时代修建的,当时我国是明朝万历年间。据说当时的大阪城分成内城、中城与外城,共3层。如今有些高大的石壁仍然保存完好,真难想象如此巨大的石头,是如何搬运的。

城墙有巨石垒砌,石块如此之大,真难想象如何搬运。

  与所有城堡一样,大阪城内也有天守阁,高8层,登顶可观看市区全景,楼内各层是展览馆,与名古屋那座天守阁差不多。大阪城内有座西式建筑,现在也是个展览馆,在历史上,它是第4师团的司令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组建现代化陆军,最早设立了7个师团,第1师团在东京,第2师团在仙台,第3师团在名古屋,第4师团在大阪,第5师团在广岛,第6师团在熊本,此外还有个警卫皇宫的近卫师团。这几个师团被称为甲种师团,兵员人数最多,装备也最好。不过,由于大阪在历史上一直以商业为主,参军的人们,带着浓重的商人风俗,精打细算,不愿做亏本买卖,与那些动辄誓死效忠天皇的日本军人,有着不小的差距。年日本与苏联在中蒙边境上爆发诺门罕战役,第4师团被派往前线,据说有不少士兵为了躲避,纷纷跑进卫生所看病,拖延了好一阵才终于上路,慢吞吞地走到前线,结果仗已经打完了。以至于有人评论,如果日军都是第4师团这样,中日之间的战争也许早就结束了。

外城与内城,都有各自的城墙与护城河。

大阪城的天守阁与名古屋城基本一样,内部也都是展览馆。

大阪城内有座与古城堡很不协调的建筑,它是第四师团的司令部,现在是展览馆。

年,每日新闻与松下电器做了个时代文物秘藏容器,将件20世纪的文化财产埋入地下15米,留给后人。

大阪城对面是大阪博物馆,门前有个公元5世纪大阪屋舍的复原建筑。

博物馆对面还保存着一个古迹,但我没弄懂是什么。

从牌子看,似乎是纪念一位学者,以及此处曾有的学校。

  事实上,大阪不仅是今天非常繁荣,早在三四百年前就是如此。在德川时代,大阪的商业就已经很发达了。当时,幕府、大名、武士的礼仪、服饰、享受支出甚多,财政逐渐困难。以幕府为例,每年收入46.7万两,支出却是万两以上。商人势力由此抬头,比如三井、住友等家族。在大阪,一位叫淀屋的巨商,向他借贷的大名多达33人,其资产约为1亿2千万两。随着商业的发达,城市的町人阶层,不甘心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提出了人性解放、四民平等的主张。他们提出:“营利,乃商人之道。如果说营利为欲而不是为道,那么孔子又是如何使子贡为其弟子的呢?子贡以孔子之道用于买卖,他不营利岂能致富?商人的营利与士之食禄相同,不营利,有如士之无禄。”

  这句话,诞生在我国的清朝中前期,可见,当时日本虽然还没有明治维新,但人们的观念就已经很进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离开大阪城之后,坐地铁来到淀屋桥,下车后走了一小段,走到一个叫适塾的地方,找到了答案。

  适塾是个私人学校,是个叫绪方洪庵的人,在年开办的(我国道光年间)。当时,虽然日本还处于闭关锁国时期,但日本的闭关锁国并不像中国那么严密,起码允许荷兰人与中国人,来到长崎经商。于是,荷兰人将西方先进的科学带进了日本,日本人将其称为“兰学”。这个适塾,就是专门传授“兰学”的地方。

在一片现代建筑当中,古老的适塾很好地保存着。

他是这家私人学校的创办者,为的是向民众传播科学知识。

日本非常善于学习,当他们发现荷兰人带来的西方先进科技之后,立即兴起了“兰学”。

虽然转为学习西方,但中国文化在日本同样根深蒂固,这位平八郎,就是德川后期的一位儒学学者。

再往前走不远,是一条河,整个大阪由数条河,被分成从南到北数个区。

在这一带,明治维新时代的建筑还有一些。

距离市区不远,是大阪港口的所在地。

港湾一角,有座天保山,因为天皇在这儿观看过舰队,于是立了个纪念碑。

  入夜后,先是跑到黑门市场逛了一圈,然后又去了道顿堀,后者实在太热闹了,堪比北京的蓝色港湾。一路走,一路吃,看到新鲜的就买一点儿,不知不觉,肚子鼓了起来。尽管如此,当走到一个很窄的小巷子,看到神座拉面,恍惚记得以前听说过,在当地很有名,于是进门点了一碗,日元,约合人民币接近50元了,对咱们来说,真是不便宜。前些天吃的类似东西,一般在-日元之间。也许就跟咱们的烤鸭一样,前门全聚德是老店,一只,您要是上大鸭梨,就够了。牌子很值钱。

日本桥附近的黑门市场,很热闹。

出售各种食物的摊档,非常多。

这支大虾买0日元,折合人民币50多块钱。

右边这盘寿司是日元,左边这盘卖日元,折合人民币大约元。

单个买,日元起,折合人民币大约8元。

这种煮什锦之类的东西,在我国吉野家里也有。

豚肉就是猪肉,猪在古文字里写豚。这种豚肉折合人民币,6元钱2两,等于是30元一斤。

最贵的大概是牛肉,这个黑毛和牛卖0日元2两,折合元人民币1斤,还没算税。

兵库县生产的神户牛更贵,折合0元人民币一斤。

距离黑门市场没多远的道顿堀,就更热闹了。

这一带有数条街道和小巷,有大量的餐馆。

明天,想去看看安葬在大阪的数位中国军人,然后继续往南走。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什么医院好
贵州白癜风治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ly/4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