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敦煌线日记Day5

你们试过留言吗?试过投票吗?自从开了投票以后,漫天的投票消息,各种留言,但是,投票不是通过留言啊亲们,下面这么留言是木有用的……要通过投票那个专门的区域投票!!那么接下来先公布一下昨天两篇文章中的获奖者,我们最终结果以票数为准而不是百分比哦,因为有两个组呢~结果如下,冠军是苗智涵同学,亚军是孙艺嘉同学哦!

好啦,赢了不要骄傲,输了不要气馁,好好写的日记都是好日记,所以,我们开始新一轮投票啦!!

投票窗口在最下方!投票窗口在最下方!投票窗口在最下方!

看日记喽

·1·荆姿颖

敦煌,顾名思义就是盛大辉煌的意思。而敦煌的莫高窟就是敦煌的点睛之笔。

早上5点起床,仅仅睡了3个小时的我到了巴士上就已经昏昏欲睡。不一会儿就到了我日思夜想的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一个集千万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于一体的雄伟建筑物,几经改朝换代所蕴含的精神也不曾改变。

从前秦到清朝,几千年的沧海桑田。随着人群慢慢走近一个又一个石窟,每进一个石窟,首先迎面而来的是阵阵清凉的气息。隔着玻璃轻抚着这些千疮百孔的壁画,它们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天灾人祸,皆是满目疮痍。每幅壁画和塑像的背后,一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令我记忆最深的第96窟的弥勒佛了。一进门,身边弥漫着佛教的气息。映入眼帘的是这尊佛像的一双大脚。进去后一眼并不能把这尊佛像全部看到,使劲抬头远眺,弥勒表情庄严似乎是在念经。出了莫高窟,内心顿时有一种孤独感。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梦里身回云明,觉来泪满天涯。”

下午一直坐巴士前往嘉峪关,晚上各小组自行吃饭,身为组长的我需要安排好每个同学的晚餐。可天不随人愿,不仅没有让组员吃饱而且金额超支,在此我深表歉意。

可是组员们并没有责备我,而且感到比以前更熟悉更团结了。只愿友谊地久天长,友谊万古长青。

·2·吕瑞芃

星期五晴

提到敦煌,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立即想到上千年前兴建的莫高窟,作为本次“西游”行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我有幸来到这个闪耀着佛教圣光的石窟参观。

据导游讲解,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几个朝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它的命运可谓多舛。它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败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又随着清政府腐败无能而饱受列强的掠夺。。。,如今,政府已意识到莫高窟无与伦比的历史艺术价值,为了保护莫高窟,据称三年后,石窟将不再对游客开放,我们也算是有幸赶在这之前,一饱眼福,因此本次参观格外认真。

在数字影院观看了两部莫高窟历史及现状的宣传片,我已经被它庞大的规模深深震撼:现有洞窟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尊。。。我虽然不是佛教信徒,但是我还是被开凿洞窟、绘制壁画的古人们,被他们的聪明才智、被信仰的巨大力量所折服。我们分别参观了出自隋、唐、明、清大师们的佛像和壁画作品。其中唐代的塑像技术更为写实逼真,佛祖的袈裟层层叠叠,其坐下的莲花台如隐如现。。。

参观完八个洞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惟妙惟肖的壁画、塑像,而是那一片片残缺的壁画,那是列强侵犯中国的罪证,也是中华民族永久的伤痕。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当年清政府的血泪教训,我们决不能重蹈覆辙。尽管我们中华民族正在迅速崛起,但如今“南海仲裁案”足以说明某些霸权主义国家没把我们放在眼中,我们要做的,是万众一心,变得更强大。

我静静地望着这藏在大漠深处的莫高窟,岁月匆匆流转,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千年的回忆——莫高窟。

·3·张炜恒

告别了无边无际的戈壁,来到了具有千年文化历史的莫高窟,莫高窟的地理位置极好,这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所以经济好,这里的风水好,原因我不知道,这里也被佛家立为圣地,因为地势高,太阳升起时就像佛光普照,特别美丽。

在电影院了解了莫高窟后,便坐着专车到了莫高窟,导游每人发了一个耳机,便来到了我们的第一窟,莫高窟主要以壁画和塑像为主,是宣传佛教的石窟,原先是用来修行的,后来开始藏经书,然后最主要的是壁画和塑像。

我们见到的第一窟里面有三尊大佛,六尊菩萨,每尊佛旁都有两尊菩萨,佛的眼里有琉璃珠,光一照会有闪闪的亮光,看起来炯炯有神。而菩萨们慈眉善目,降世完全是为了为人民除害。

再看壁画,许多石窟里壁画与塑像完美结合,小点的内石窟里坐落着一尊大佛,旁边两个菩萨,然后一个大点的外石窟,又坐落着两尊菩萨,窟顶有无数个小佛,小佛形态各异,打的青罗伞也不同,他们的名字也都不一样,因为几乎每个窟都有这么多佛,所以莫高窟也有个别称,叫千佛洞。

很多佛下面和脸上会贴纯金的金铂,便有许多人鬼迷心窍把金子挖下来,或在佛脸上划上一道,或是在墙上写字,或是毁坏一些文物,才使我们看到许多被毁坏的壁画。

最令人心痛的是藏经洞了,王道士发现它后,便低价卖给了许多外国探险家,真可谓丧心病狂,他拿着国家文物“发家致富”,导致了现在中国只剩下八千个经书,就这还不算,王道士还私自毁掉了许多塑像的头,自已又换上些丑了八叽的,他还沾沾自喜呢!

经过古代各种人的毁坏,莫高窟已面目全非,又经过现代许多不文明人不经意的破坏,更是加重了莫高窟毁坏的程度,也许就在不久之后,莫高窟就会封闭,所以,趁在这一幕未出现之前,保护莫高窟,从我做起!

·4·王香凝

西北,慢点走

浪迹天涯的孩子,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以梦为马,永远随处可居。

--------题记

清晨阳光熹微,乘车来到莫高窟,优美的线条,华丽的色彩,形态各异的佛像,盘旋不息的色彩与信仰,精彩的故事构成了我对莫高窟的最初印象。她传递出前人的智慧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从艺术性还是规模上,恐怕在中国都

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仍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依然回荡着历史的低吟浅唱。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这里有太多让你惊讶的东西,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艺和他们一代代坚持下去的毅力,都深深打动着你。

一边留恋忘返于中国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精美多彩,线条优美的佛像、壁画,一边痛心于我国的文化宝藏被国外列强的掠夺,一边惊叹于这些古老的文化居然被如此现代的方式所传承宣传,每一个游客佩戴着耳机可以听到讲解员娓娓道来每一个画面,每一个故事。每一个雕像的色彩,由来和奇妙的变化,比如光线的不同,每一个彩塑佛像上呈现的表情各异的变化,让你发出声声赞叹,甚至激动的要流泪,不知道是一种自豪或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羞愧又或是为这伟大的绝无仅有的文化被失传被掠夺而愤恨,痛心。

起初我不是很理解那些一次又一次去莫高窟的人,当我亲眼目睹那绚丽的壁画时,我觉得自己也有可能会成为这样的人,这是一个历史沉默的地方,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沉下心来感受历史的地方。

·5·苗智涵

千年的历史——莫高窟

对于莫高窟,我们早就听说过了,那是一个让人们向往的地方。莫高窟据说是这样建成的:从前有一个僧人,他从还没建莫高窟地方的上面看到云彩闪着金光,那个僧人就以为是佛祖在召唤他,于是,就在那个沙山的下面,建了一个窟,那个窟就是这个僧人修行的地方。后来有更多僧人经过这里,于是都仿效前一个僧人,都在这里建造窟洞,逐渐增多,才成今天的莫高窟。而莫高是最高的地方,莫高窟,意思就是最高的窟洞。

我们一人戴一个耳机,快步走了进去,还是和原来一样不准照相,不准触摸佛像。来到第一个窟洞门口,发现里面非常的凉爽,我就问了一下:“为什么这窟洞里边这么凉爽?”“因为这些窟洞都是在山里面打进去的,所以会比较凉爽。”导游细心的给我们讲解了这个困惑。只见佛像端正的站在那里,身上的颜色比较鲜艳,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像是闪着金光一样,旁边是两尊小的雕塑,衣服的颜色还是非常的鲜艳。导游给我们讲:“衣服颜色很鲜艳是因为这些雕塑都是在清代重新修过的,所以颜色较鲜艳,而两只眼睛为何闪着金光?是因为在佛的眼睛里加了琉璃珠,所以看起来像是闪着金光。”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们是自己以小组为单位来吃饭的,因为前面有个知识分享大赛,这个大赛是决定今天在夜市可以拿到的钱。我们现在夜市找了许久,然后定下来在一家烧烤店的外面坐了下来。这次吃饭让我觉得我们组都非常和睦,这次吃饭也是我第一次和朋友们独自去吃夜市。

·6·张有容

其实出门前,就已经知道了莫高窟的盛名。莫高窟,佛教徒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它虽然不与耶路撒冷、麦加一样是宗教诞生之地。却也是乐尊高僧感知圣佛召换的仙境。鸣沙山东崖的断坡上,成为一个沙漠无比的高处。艺术界的新星已冉冉升起。莫高窟,这个名字,从此开始震惊了世界。

踏着朝阳的光辉,大巴一路向莫高窟飞奔。我憧憬着窟中那些飘逸清秀的壁画,形态各异的雕塑。幻想着乐尊是如何感受到圣佛的感知,从此开凿莫高石窟,闭门修行。

来到莫高窟,让我激动不已,仅刚才的幻想要比实景平淡许多。那浓烈的艺术气息,浓厚的艺术氛围,怎能够不产生如此的艺术巨作。

先去了几个小窟,那些壁画、雕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足以让我惊叹不已,使所有游客目不转睛,啧啧称奇,感叹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当我看到洞中那些壁画上空白的缺陷,心中涌起刀绞般的疼痛。——这是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痛,对我们民族艺术珍宝流失的痛。拥有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繁荣昌盛,早已被外国人所垂涎。美国人华纳尔来到中国以考古之名窃走数副壁画。而英人斯坦因也以寥寥数金劫走几千副经卷…

这是为什么?清末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何来时间与金钱保护文物?落后,曾经的中国政府软弱江山社稷都保不住,何谈保护文化遗产。希望我们的中国母亲更加强盛,早日收回流失海外的文化遗产。

莫高窟一行,收获很多。

·7·孙易涵

清晨蒙蒙亮,阳光从窗户缝里钻出来,轻轻笼到我的身边,今天是愉快的一天。简单收拾一下东西,踏上前往莫高窟的路上。

敦煌莫高窟是几大窟之首,洞内以经书、壁画、塑像为主。一踏入莫高窟的大门,三层土墙映入眼帘,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墙上翩翩起舞的飞天画。古老与神秘的石窟,庄严与肃穆的颜色,使莫高窟看起来充满了传奇。

进入曹氏修建的石窟,红、白、蓝三色佛像壁画给人以清肃、庄重的感觉,让人不禁涌起敬意。飞天那对一半黄色、一半蓝色的对称的翅膀让是一种惊艳的美,古人能够只凭想象而创造出来,并设计的优美典雅,让我惊叹不已,整个展厅四壁全是佛像画,个个栩栩如生。

进入睡佛的石窟,只见一尊侧卧的塑像安详而卧。佛像眉间清秀,目光炯炯有神,好似悠哉的看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淡定而从容。她身后72个弟子,个个神态各异,有惊呀的、有安详的,每个对佛像表达的态度不同,也从中看出塑造他们的人们对佛的一种表达。

号窟有个有趣的传说,石窟里有一个约30米的大佛。在武则天登基前,为防止天下叛乱和巩固地位,派人事先造了一本经书,内容是说天下会有一位女皇帝将要执政,并造福人民,人们相信并造了这尊大佛,据说佛的神态也与武则天相似。大佛盘腿而坐,双目十分传神,制作的典雅端庄。

从石窟里出来,乘车来到嘉峪关,在附近夜市上我们被分为4个小组,每组元自行解决晚餐。经过大家一番讨论,我们来到了一家比较干净的烧烤店,点了烤串、菜、米饭,嗨到很晚,集合、乘车、回宾馆。今天确实很快乐。

敦煌莫高窟,我来过;嘉峪关我来过。

·8·张子钰

敦煌莫高窟,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它。那是一段中国近代史上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

在进入洞窟前,我们首先观看了两场震撼人心的电影。雄浑的声音,磅礴的气势,恢宏的音乐,壮烈的场面,无一不牵动着我的心。这场穿越千年千佛洞的旅程,就此拉开帷幕。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今日,我与你,穿越历史的洪流,相遇于此。

莫高窟,中华文化艺术精华的瑰宝。即使早早看过了两场电影,即使做好了被它深深吸引的准备,但当我真正站在它的面前,看到那些被西北荒漠的烈风吹了几千年的岩石,以及那些饱受摧残却沉默不语的洞穴时,我依然不可自拔地陷了进去。

我依然,颤抖地想哭。

这无关感动,无关脆弱,无关世间种种,只是当你在梦寐以求某件事物时,却发现它就在你眼前,坚定地,不容置疑地矗立在那里。

你穿越世间汹涌人潮,只为能看它一眼。它默默忍受千百年来无数孤独的折磨,只为向后人证明它存在的意义,价值。这是一种无可遏制的情感。

长歌当哭,而我只觉得,歌哭都难。

进入石窟,你便会发现,那外界所带给你的触动,也不过尔尔。那是一种真正的来自心灵的震撼,雄伟瑰丽,奇特壮美。无论我如何仔细斟酌用词,都无法将那一刻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那一尊尊佛像,无不代表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所有的一切都是精致的,一切都可以一目了然的领略到。任有目光流转其中的细节,那深藏在背后的,是一份份不为人知的美、隐秘、朦胧。

它在荒凉中沉默了五百多年,本以为下次可以重新立于世人敬仰之中,但等来的却是更深一次的黑暗。你又一次被深深的伤害了。

临行前,我再次回首莫高窟,它在伤痕累累中依然沉默如谜。

这世上,谁人能比媲美你绝代芳华。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这一日,带给我太多太多从未曾有过的感觉。莫高窟,请让我再次深深地为你歌颂。你是美好,是希望,是古代人民所渴望的佛的救赎。

每一个苦难的生命,最终都会迎来一个救赎,你要相信佛祖的强大与慈悲,以圣光破开世俗的纷扰,最终抵达丰饶之地。

·9·李雪桐

嘉峪关天气:晴

佛,一千尊佛,他们从头顶上俯瞰我,或者说,审视我。洞窟的凉意扑面而来,雕塑威严,壁画精彩。站在敦煌莫高窟面前,我无法不心生肃穆。沙漠里的圣地,丝绸之路上的明珠,莫高窟的存在本就不可思议。一千年的开凿,掏空山体塑造佛像,个中艰难,不言而喻。我以为,一千年后,莫高窟会被地震、潮湿、狂风摧残得面目全非,却没想到,迎接我到来的,仍是那普渡众生的佛。

他神色安详慈眉善目,却威严神圣,不容亵渎。经由清代重修后,佛像大都色彩鲜艳,看不太出千年的痕迹,唯有我与他四目相对时,历史不容抗拒地再次在眼前打开。一千尊佛,镀着金光,列坐在头顶的四坡上,他们审视着我,叫我无处可躲,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不敬之词。“举头三尺有神明”,当真是这样,佛无处不在,他普渡众生,不仅仅是救百姓于水火,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审视、修正、提升自己的力量。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却是壁画,是衣袂飘扬、御风而行的飞天,是姿态优美、造型奇特的反弹琵琶,是天马行空、亦真亦幻的故事。幅幅原作,窟窟历史,精巧绝伦,美轮美奂。站在石壁前,你无法不被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所震撼,哪怕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些壁画给予人的视觉冲击都是其他任何事物无法比拟的。越是倍感惊艳,越是倍感心痛。流失在外的四万经卷,荡然无存的原始风貌,被破坏损伤的壁画雕塑,化为一柄利刃,狠狠地刺伤中国人的心脏。陈寅恪先生称敦煌莫高窟为“中国学术之大伤也”,字字血泪,留与谁听?徒留一声长叹长存于心。

佛在窟中,窟也成了佛。几百洞窟的修建、礼拜、修葺、开凿,造就了这座文化殿堂,这个灵魂故乡。莫高莫高,沙漠之中,至高无上,佛家慈悲为怀,感化着每一个往来游子,用穿越历史的绵长力量,守护灵魂栖息的地方。

从莫高窟出来,是五个小时的辘辘饥肠和期盼已久的夜市。凭借前几日的团结一致,我们拿到了块银子。十一个人兴高采烈,大步带风,穿行在夜市的街道上。

并没有期待中的路边小吃,有的是数不尽的馆子。选好地方,坐下点餐,两份水果捞摆上桌,一切看似顺利实则.........,“怎么还不来?!”当肉串和菜都被哄抢完毕,主食却杳无音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催促无果,我们只能等待。眼看时间分秒流走,内心愈发焦灼。

“麻烦快一点!”这句话说了不下五遍,得到的结果永远是“我去看看”。小伙伴甚至去超市买了酒,徘徊半天送给了导游,饭菜却迟迟未动。

索性结了账,不要那珊珊来迟的米饭,一行人另寻出路。兜转片刻,找了家粥店,一人一碗粥,再带上几个小吃,火急火燎吃完。两个小伙去买了冰激凌,大家东一口西一口分完,虽说一波三折,但好歹填饱了肚子。

·10·张子豪

莫高窟和一抹绚丽夜空

古香古韵的莫高窟和一抹绚丽的星空成为了今天最美的点缀,交相辉映在生命中的绝佳风景里。

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它始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相传在最初时期,这里有上千个佛像,可随着时间的变迁和人情事故,莫高窟里的佛像越来越少了。听导游讲,这里曾发生过地震,很多佛洞被震塌了,佛像也随之消失了许多。但令人感到惋惜的是王道士的故事。王道士在公元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与此同时,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等外国探险家误打误撞来到了敦煌的莫高窟。看到了那么多流传千古的经书,心想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带会一卷去。当时王道士向政府汇报,政府却没有给予肯定的答复,而王道士正想着在莫高窟为每一窟修建一个门来保护佛像,正愁没有钱,这时,外国的一系列探险家来到这里,并愿意出高价交换经书,王道士当然同意了,这才导致了莫高窟五万多卷经书,留在国内的却只有八千多卷的惨剧。听到这,我心里不禁一声叹惋,王道士是好心办了坏事,可这样以来,那四万多卷经书该怎么收回呢?我默默地想着这个大难题。

虽然一想到这个问题会有些伤感,但在参观时,那些大佛宏伟的样子却震撼了我,不得不惊叹于古代的技术,大赞莫高窟!

莫高窟之行在大佛目光的注视下结束了,很快便到了激动人心的傍晚时光!

为什么说今晚是激动人心的呢?因为这次晚饭由我们自己做主,自找地方。这既是一次放松,又是一次考验啊。我紧紧地捏着老师发的元钱,望着后面紧跟的十一个队友,手里不禁捏了把汗。

走在灯红柳绿的街道上,不同的建议,队友见的争执,似乎要把我们打垮了。一番争论后,大家做了下来,望着车水马龙的街头,同学们都沉默了,低着头若有所思。“你们想吃烧烤吗?”良久,我问道,队友们都点了点头。不久后,我们便一起围坐在烧烤摊旁。

望着一夜星光,想着一天来的方方面面,祥和如此,真好!

·11·范双山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我翻阅着百度百科,了解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莫高窟。

进入景点后,需要先看两部宣传片,但因昨晚休息不好,所以讲的啥我也不知道。随后坐车进入真正的莫高窟,带好耳机后开始游览今天的内容,八个莫高窟,在路上听导游说现存的洞窟有个,有壁画的个。

进入第一个洞窟,是清代重修的佛像,面部表情僵硬,而且身上的袈裟线条十分粗糙。所以我认为莫高窟不过如此。但进入下一个唐代洞窟后,颠覆了我对莫高窟的看法,唐代的洞里的佛像面色红润,姿态优美,身上的袈裟就像自然垂在莲花宝座上,十分的逼真,十分符合唐代写实的特点。身边的弟子们对称的站在两旁,十分美丽,陆续看了几个洞窟后,在文殊菩萨的洞窟中,文殊菩萨的整个像都被盗取,科学家只能依靠他的座驾,一个狮子尾和壁画五台山来推断,在屋顶上的四大天像,也被所谓的探险家取走。

在墙壁上也见到了国人刻的××到此一游,我看到这些感到失望。那些被盗走的文物被放在博物馆中,保存完好,而在中国的那些却不被重视,像那些经书,原有五万余卷,但当时没能清政府无力保护,现存的少的可怜。

所以王道士只是一个时代的替罪羊,要怪就怪那个时代吧!

·12·徐琳美惠

像读一本书,却读不完那千古盛世;像品一首曲,却品不透那蕴藏千年的深邃经典;像赏一幅画,却赏不出那从容自信的唐代才子。这,正是莫高窟。

从观看电影以来,震撼二字就一直在心中久久不能挥去,我惊讶于在技术相对落后下古人的创造力,惊讶于文化相对封闭时古人的艺术感,惊讶于材料相对缺乏时古人的发掘力……

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排排凹凸有致的小佛像,那是用模子拓印出的,又粘在壁上的佛像,错落有致,鳞次栉比。那些被取下或掉落的艺术品使我不禁感到遗憾。但又不禁想起那句“须弥芥子,芥子纳须弥”的千古绝句。

古代对于佛教的信仰是充其一生的,是历尽心血的,是毫无回报的。他们走万里路,历经万难。为的是自己的心中所向,目中说崇。向我们,走在人生路上,也得由此精神。

落日,余晖。

十几个人团坐在三张桌旁,开始了一天最后的“盛典”——晚餐。我们举起手中的杯子,拿起桌上的烤肉,准备为这次的相聚庆祝,准备为以后的历险开辟新的精神。

在今天,我们为了世界遗产的美妙而惊叹;为了古人执着的信念而瞻仰,为了一路相遇而感恩……

不禁,又想起那句: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13·刘麟呈

星期五晴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好一幅敦煌的胜景!茫茫大漠间,烈烈西风中,莫高窟沉静而骄傲地立在天地间。莫高窟名字中“莫高”其意为最高,多么自信的命名!而这自信正源于他内在高度的文明和昔日的辉煌。

炽热的阳光打在石窟上,竟泛起淡淡的金黄。沿着石板路向前,我心怀着敬畏和虔诚,向着这个刻在人类文明史上的明珠走去。

初入第一个洞窟,映入眼帘的是三尊大佛,栩栩如生,神态安然慈祥。此刻,我定定的立在原地,即为这精湛的技艺,更为佛像所展现的他们普度众生所带来的满足的意境,给了我内心的坦荡,仿若心中的任何杂念都烟消云散!

几经游览,我最喜欢的还是要数—飞天壁画。尽管他们面容因岁月的沉淀而模糊,但依旧无法掩盖她带给我们的惊艳!一个个仙女身着华丽鲜艳的霓裳漂浮在空中,那迎风摆动的裙裾,飘扬的彩带,使身姿显得更为轻盈、潇洒、妩媚动人。这一切的魅力都是来自历史长河的另一端,年前的繁华。她穿越时空隧道来此与我们相会,我也只能感叹文明的源远流长和时光的荏苒。

夜晚属于我们这群现代的“汉武帝”,大家并肩走着,落座于烧烤店旁,手拿羊肉串,谈笑风生乐得自在。可惜主食上得太慢,只得另寻出路,于是一人拿着一个小饼抱着一碗粥吃的火热。我领导安排不周,却无人抱怨,心里不免有些愧疚于他们。

此次旅行,对我来说,风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同行的那些人和情!

·14·刘曦禾

一道佛光的出现,第一座石窟的开凿,一位修行者的归宿,千百年来的辉煌历史,它们都属于一个同样的地方,莫高窟,纵观历史,它在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有精美的壁画,美轮美奂的塑像,以及经书很多文物,因为它们的存在,莫高窟才闻名于世。在电视上我以前看过,因为当时政府的无能,自然天气的恶劣,长时间无人看管,这给外国人可乘之机,使莫高窟的文物大量流失,壁画严重受损,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屈指可数的洞窟。走到第一个窟内,本来一个昏暗的小房间,通过手电筒的一照,一座雕塑展现在眼前,墙面上的壁画栩栩如生,每一幅壁画都描述着一个传奇动人的故事,因为塑像是清代修复的,佛塑的造型笨重死板。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庞大的洞窟,是曹家人开凿的,在洞窟的侧面,有几幅贵妇人的图像,她们身穿漂亮的衣服,头戴华丽的装饰,脸上涂满了胭脂,听导游说,她们化的妆是梅花妆,为了对少数民族的尊重,把三位公主的母亲画在第四位,我们在窟的顶部看到有一些突出的小佛像,整整好几面墙,但有些已经掉落了,有些是因为时间长,有些是一些人为了保平安,拿走放在家里供养着。几个石窟逛完了,我对这些壁画的颜色和塑像的造型感到惊叹不已。但我更为文物大量流失国外,部分壁面残缺感到惋惜,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更加珍惜文物,保护文物。

·15·周笑同

今天应该是我整段旅程中最难忘的一天,不是因为风景多美好、心情多好,恰恰相反,可以说一天都糟透了。

不知是吃了什么东西,加上肠胃本就不好,从晚上开始就开始上吐下泻的折腾。本以为早上能好些,结果变本加厉,不说饭了连刚吃下去的药也吐了出来,感觉自己体能一点点被抽空却无能为力。旅行中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出现了,而且不光自己难受,更麻烦带队的老师,真想一下子躺在床上哪都不去,可是不行,今天的莫高之行是我期待已久的,岂能这样错过,于是依旧“义无反顾”踏上行程。

首先是两场电影,场面拍摄十分震撼(尤其是球形银幕),但由于睡觉太少且背景音乐舒缓,使我有些打不起精神来,只能心自强撑着。由于身体不适,在参观途中也是三步一踌、两步一停、一步一歇,还因控制不住吐在了景区墙角地上,大大影响了大家参观的质量,为此一直悔恨愤懑不已。不过即使这样,还是不能减弱莫高文物对视觉和精神的冲击。色彩艳丽,形态逼真的尊尊塑像、密密麻麻却无一重复的壁画,以及形象传神的故事情节,无一不体现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匠心。

不过由于鄙陋无知的王道士和迂腐软弱的官员将中国的文化瑰宝拱手让人,眼睁睁让一卷卷经书流落到外国的博物馆中。正如陈寅恪先生所书“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敦煌在中国,敦煌文化也应在中国,而不是流落他乡。的确,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王道士在历史中不过扮演了一个小丑,真正原因是政府的迂腐和时代的悲哀。主导这整个国家文化的悲哀。好在仍有这些文物得以保存,使后人瞻仰和赞叹。

晚上是最期待的小吃街,却因身体不允许只能眼看其他同学撸串,那种心情对于一个资深吃货来说,简直就是“万箭穿心”之痛啊,不过在清凉的晚风中看着露天电影,捧着一碗粥默默心塞地看其他人吃得津津有味,听着吉他卖唱人的歌声,和同队同学聊些无关紧要的话题,这个夜晚依旧在我记忆中留下抹不去的印迹。

不过唯一缺憾是菜点多了点,可能因为我们组平均年龄小,所以吃不完剩下一堆。代队长特可爱,十分惶恐地请求我们不要在日记里怪他(咳咳,这回我要成坏人了),不过实际上他已经做得很不错了,钱基本上刚刚用完,而且打破我们组一直的冷场局面,。至于时间不够或许因为太过考虑每个人的意愿了,虽出发点是好的,但多少会影响做决定的效率。

今天感触最深的,还是来自团里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帮我找药的、在路上停下来陪我的、帮忙搬椅子和各种关心,医院拿了一堆药,回来时导游一路上也帮着想办法。

尽管才相识短短5天,这个团体中每个人都如老友一般令我感到温暖和感动,尽管旅行终有结束那天,但途中有什么能让我忘记呢?

希望身体快点好起来,后面旅程一切安好!

投票啦

投票截止到明天(18号)早上6点钟哦!!

欢迎留言哦

喜欢荆姐,就来加







































鐧界櫆椋庢湁浠涔堢壒鏁堣嵂
涓撲笟娌荤枟鐧界櫆椋庡ソ鐨勫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dl/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