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海岸警卫队消息,年8月5日夜里22:30左右,桑迪胡克引航员TimothyM.Murray,在执行一艘抵达纽约-新泽西港油船进港引航任务时不幸坠亡。
桑迪胡克的引航船
引航员TimothyM.Murray是通过涉事船舶安放的“Trapdoor”式组合梯登轮的,登轮过程中不幸坠落在引航艇甲板上,TimothyM.Murray严重受伤。
纽约市消防局和海岸警卫队随后抵达现场,同时引航员也被第一时间送至医院,但终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引航员TimothyM.Murray
悲剧在重演!
在年12月30日上午,桑迪胡克的另一位引航员DennisR.Sherwood在执行进港集装箱船“MaerskKensington”轮引航任务登轮时,从该轮安放的“Trapdoor”式组合梯上坠落受重伤,被医院后,医治无效去世。
仅仅8个月同样的港口、同样的事故、同样的悲剧……
引航员TimothyM.Murray的坠亡,引发了全美约名引航员关于“船舶停止使用‘Trapdoor’式组合梯”的呼吁。
美国引航协会在今年年初,曾经警示过所有州的引航机构,不恰当的放置“Trapdoor”式组合梯存在极大的风险。
“Trapdoor”式组合梯
“Trapdoor”式组合梯的活动地板门孔
当今,这种组合梯在船舶上仍然普遍在使用。
“Trapdoor”式组合梯的引航软梯挂在舷梯平台的底部,舷梯底部平台带有一个活动的地板门,引航员从引航软梯登上舷梯底部平台时需将身体向上拉起,同时转动身体,并在舷梯平台上寻找脚的合适踩踏位置。
“Trapdoor”式组合梯的活动地板门未固定好,砸到引航员的事情也曾发生过。
美国海岸警卫队正对该起事故展开调查,相关消息等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
如此短的时间内接连发生相同的引航员伤亡事故,应该引起全世界对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思考。
8月7日,中国引航协会收到汕头港引航站关于《“环航19”轮引航梯状况不符合标准险些酿成人员坠海事故的险情报告》和“环航19”轮安装的引航梯照片。
鉴于“环航19”轮的引航梯严重不符合SOLAS公约的要求、视引航员生命如草芥的事实和引航员登离船时事故仍然频发的现状,协会认为重视引航员登离船安全刻不容缓、引航机构和引航员必须视登离船安全为第一要务并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一
引航员登离船时事故仍然频发的现状
近几年,全球已经发生多起引航员登离船时坠落的重大伤亡事故,既有船方的原因,也有引航员的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年9月,广州港某引航员结束引航任务离船时发生引航梯断裂,引航员从约8米的高度坠落到引航艇甲板而受重伤。
同年10月,连云港某引航员从出港大型集装箱船离船时发生引航梯断裂,引航员坠海也受重伤;
同月,一名伦敦港引航员在泰晤士河登船时发生意外坠河,不幸身亡。
年9月,一名台北港资深引航员在登一艘大型集装箱船时,从引航梯上不慎坠海,医院,还是宣告不治。
年2月,在葡萄牙里斯本港,一名引航员在完成集装箱船出港引航任务离船时不慎落海,遇难身亡。
同年6月,在美国科珀斯克里斯蒂港,一名引航员在登船时因为引航梯突然断裂不幸身亡。
年12月,一名经验丰富的纽约-新泽西港引航员在登上一艘进港集装箱船时摔下后殉职。
年1月,一名台湾省和平港引航员在涌浪较大时登船,右脚被引航艇挤压,骨折三段。
同年4月,南非德班港一名引航员在引领一艘原油船出港离船过程中,因引航梯突然断裂坠海,所幸无生命危险。
8月5日晚上10点30分左右,纽约-新泽西港一名引航员登一艘进港油轮时从引航梯上摔下后遇难。
据了解,国际引航协会现有会员八千余名,这样的重大伤亡比例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环航19”轮安放的引航梯
二
中国引航协会一直高度重视
引航员的登离船安全
中国协会在成立不久的年,召开了有关引航员安全转送装置的研讨会。
年,协会在宁波召开引航安全学术研讨会,讨论当年7月1日将生效的SOLAS公约修正案;
随后印刷了中英文对照的引航员登离船装置要求贴示图,要求引航员学习并掌握其中的细节,同时发放给被引船,督促船方根据新的公约要求安装或完善引航员登离船装置。
年,协会组织引航机构代表观摩了在宁波港举行的人员落水救生演习,一方面希望各引航机构提高引航员落水后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另一方面把宁波引航站“甬港引27”艇尾特有的升降救生平台推荐给大家。
年,协会在宜昌召开“引航员转运装置交流会”,提出了“港区外移、船舶大型化和航运不景气,引航员登离船的风险更大,引航员遇到明显不符合要求、有缺陷的引航员登离船装置时,应学会拒绝登离轮;
要发挥‘船况不良报告’电子平台的作用,使不符合要求、有缺陷的引航员登离船装置不能在各个港口继续危害引航员的安全;
引航艇要适合当地的环境,主要功能是方便引航员安全登离船等”要求。
年和年,在协会举办两次“超大型船舶安全引航交流会”,都介绍了SOLAS公约对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要求,目的是提高引航员甄别引航员登离船装置是否符合公约要求的能力。
年11月,协会针对连续两起的引航员登离船事故,在广州举办“引航员安全接送和登离船研讨会”,目的是举全行业的力量,共同探讨和改善引航员的登离船安全;
参加研讨会的中远海运集团领导承诺在引航员登离船安全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投入,使用30个月的引航梯不论质量一律更换。
年11月,协会举办“引航设备、引航员登离船安全研讨会”,来自营口、唐山、天津、日照、连云港、上海、宁波、舟山、厦门、广州、湛江港等引航机构介绍了应对不符合公约要求引航梯的做法、安全接送引航员的实践探索和增强引航员登离轮装置安全性的探讨等,相信这些交流对提升引航员登离船安全水平,进一步推动引航生产和安全的协调发展是有益处的。
三
各引航机构为
促进引航员登离船安全的做法是有益的
天津引航中心为了让引航职工熟悉引航员登离船装置新的要求,专门拍摄了视频宣传片。
上海港引航站和长江引航中心等单位向各代理公司发送具有法律效应的公函、中英文对照的引航员登离船装置要求贴示图,要求各代理公司承诺,督促船方落实有关引航员登离船装置新的决议,切实保障引航员的人身安全。
东营港引航站及时处理进口外籍船舶引航梯存在的安全隐患,强制要求船方必须购买新的引航梯后才能申请引航,保障了引航员登离船的生命安全。
宁波、上海、天津、长江、日照、烟台、厦门、深圳、营口、大连、舟山、广州和青岛等引航机构举办引航员登离船装置方面的讲座,为引航员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开展专项培训等,提高引航员的专业水平,确保引航员登离船安全。
海南、大连、宁波、厦门、广州、湛江、台州、上海、威海、长江、舟山、连云港、深圳、防城港、青岛、天津等引航机构纷纷开展水上安全救生演练活动,提高拖轮、引航艇船员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援能力。
深圳港引航站开发运行的“引航动态监控与智能系统”中的申报栏里有特别一项,要求船方(通过代理)申明,按照SOLAS公约要求安放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并由船员进行检验和检查,虽然仅仅是一句文字申明,但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船方不按照公约要求安放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情况大大减少。
唐山港引航站采取通过船舶代理向船方发送提醒函的措施来引起船方对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重视,要求提前准备符合要求的引航员登离船装置来保证引航员的安全;
要求部分船舶拍摄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相关视频和照片发送至船舶代理,再转发给引航机构,由引航机构检查其登离船装置是否符合公约要求,只有符合公约要求的船舶才接受引航申请,此举措引起了船方足够重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连云港引航站要求船方首先安排船员在引航梯上试爬,检验是否可靠等,这些做法是有益的。
四
各引航机构仍然需要继续加强对引航员登离船的重视,开展引航员登离船的培训,制定必要的应对措施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蔓延,各引航机构不忘引航员登离船安全。
天津港引航中心与轮驳公司召开业务交流与疫情防控座谈会,通过抽调恶劣天气情况下的拖轮、引航艇接送引航员的监控视频等形式,发现引航员登离船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引航员登离船安全。
连云港引航站与轮驳公司召开安全工作交流会,就如何保证接送引航员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形成共识,取得一致意见。
日照港引航站深入开展引航员登离船装置专项整治活动,主动走访代理公司,宣讲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安放规范,要求各代理公司提前告知船方必须按规范安放,对老旧、残损的引航梯应及时换新;
要求部分船舶将引航梯的实际情况拍照并上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