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书诗性语言的革命

图书基本信息

作者:[法]茱莉亚·克里斯蒂娃译者:张颖/王小姣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11-1页数:定价:52.00元装帧:平装丛书:马克思主义符号学丛书ISBN:2

作者简介

作者: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Kristeva

(-),原籍保加利亚,法国著名符号学理论家、精神分析师和小说家,与西克苏、伊里加蕾被并称为“当代法国女性主义的三驾马车”。主要著作有《符号学:符义分析研究》《语言,这未知的世界》《诗性语言的革命》《时间的冲动》“女性天才”系列等。她多次获得人文社科类的重要奖项和荣誉称号,如法国“荣誉勋位骑士勋章”()、挪威“霍尔堡国际纪念奖”(4),德国“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奖”(6),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司令勋位”()等。

内容简介

茱莉亚·克里斯蒂娃著的这本《诗性语言的革命》集中讨论了大量的哲学、语言学和精神分析学的文本(同时对它们进行了批判分析),用于支撑她的主要论点:19世纪后象征主义的先锋性在文学“再现”中引发了一场实在的突变。倘若这种转变的过程可以得到印证,那么人们也可以在其他历史时期的关键著作中找到类似的对于革新的酝酿。

目录

导论1.符号态与象征态1.1现象学视域下的阐释主体1.2配置驱力的符号态的“子宫问”(chora)1.3胡塞尔的质料性意义:判断主体的自然论题1.4叶尔姆斯列夫的预先假定的意义1.5命名时段:断裂(rupture)和/或边界(frontiere)1.6镜像阶段(miroir)和阉割焦虑(castration):假定能指中缺席的主体1.7弗雷格的意指(signification)概念:阐述(enonciation)和外延(denotation)1.8打破命名时段:“模仿”(mimesis)1.9易变的象征态和象征态中的替代物:恋物癖(fetichisme)1.10意义生成过程1.11非谋杀形式的诗歌1.12生成文本与现象文本1.13四种意指实践

2.否定性:抛弃2.1辩证法的第四个“术语”2.2黑格尔独立的和被压制的力2.3作为命名判定断面的否定性2.4“运动”(kinesis)、“烦”(cura)、“欲望”(desir)2.5人道主义的欲望(dOsirhurnanitaire)2.6非矛盾律(non—CODtradiction):中立的和平2.7弗洛伊德的驱逐力的概念:抛弃

3.异质性3.1驱力的两分法(dichotomie)和他律性(heteronomie)3.2易化、停滞和命名时刻3.3“再现物”的同构关系的格局(economiehomologigue)3.4穿透语言的原则3.5黑格尔理论与文本中的怀疑论和虚无主义

4.实践4.1经验并非实践4.2马克思主义中实践的原子论主体4.3恢复实践中的一种断裂:实践的经验(experience-pratique)4.4作为实践的文本,不同于移情的话语4.5对辩证法的第二次颠覆:政治格局和美学之后4.6《马尔多罗之歌》和《诗》:笑声作为一种实践4.7逻辑结论的消耗:《伊纪杜尔》

尾声智识的喧嚣索引表(中译者编)关键术语解释(中译者编)版本说明

长按指纹

一键







































儿童白癜风能治疗好吗
儿童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ly/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