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福建》,这套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礼品书,为金砖厦门会晤增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
书中藏漆,光耀金砖。在《守艺福建》中,以“古朴典雅,高贵华美”诠释了福州脱胎漆器。
无论是颜色、光泽,还是造型,福州脱胎漆器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内敛之美。诗人郭沫若曾写下诗句,盛赞福州脱胎漆器:“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两个多月前,在福州举办的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三合一”论坛上,福州漆艺研究院就以《荷瓶》等创新作品,向与会各国嘉宾展现了福州漆艺之美。
《荷瓶》礼品由福州漆艺研究院阮界望副院长带领的研发设计团队设计,用五片荷花瓣围合成瓶,使“荷”与“瓶”(谐音“和平”)共融于一个圆润的器形中,隐喻五行和合、和平合作、圆满美好。
福州漆艺与金砖国家交往的历史,推测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当时,俄商在福州设立了3家砖茶厂,通过“万里茶道”将砖茶和福建茶叶出口俄罗斯。那时候,福州漆器已经成为当地最出名的手工艺品,漆制茶叶箱、茶具也开始大量使用,而且俄罗斯民族爱漆早而有之,漆器必然伴随着茶叶贸易输往俄罗斯。据有关文章介绍,修建于彼得霍夫的沙皇夏季宫殿中就建有一个用髹饰技艺装饰的中国式大厅,而位于圣彼得堡的冬宫地下室中,在沙皇时期也藏有一些黑漆制作的脱胎漆器。
晚清民国时期,福州漆器常常被作为礼品赠送国外贵宾。年初,陈仪(曾任福建省政府主席,时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在欢送陆军大学苏联顾问团时,赠送苏联顾问及苏联大使馆武官罗申和副武官兼秘书长安德烈每人一件福州漆器,以作纪念。
新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的馈赠,福州漆器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年12月,苏共中央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盛大的生日庆祝仪式。毛泽东主席前往莫斯科为斯大林贺寿,并以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义赠送了包括福州漆器在内的礼品。
新绍安隆记款,金漆彩绘鱼(自印度回流福州)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福州漆艺与前苏联、印度等金砖国家交流最为热络的时期。
年,文化部委托全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服务部、北京特种工艺公司、北京土产出口公司订货19万元福州漆器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前苏联、东欧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福州漆器销路的拓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时期在上述国家举办的多场工艺美术展览会。
福州土产公司监制
薄料彩绘山水人物棒槌瓶
福州土产公司监制
黑漆彩绘山水人物瓶
早在年10月,我国在莫斯科国立特列嘉科夫艺术馆举办了“中国艺术展览会”,是新中国第一个赴境外举办的大型展览,包括福州漆器在内的多件展品参展。年11月30日开始,“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和“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陆续在前苏联首都莫斯科及列宁格勒、里加、基辅等城市举办,展览会一直延续到年初。年2月5日,上述展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开幕。
福州漆器精品借助展会平台,受到普遍欢迎,也被印制为明信片广为流传,沈绍安家族的竹节大圆瓶、竹节矮瓶、珊瑚桃盘还被前苏联国家博物馆所珍藏。
沈正镐作品竹根瓶
俄罗斯喀山大学博物馆列宁收藏的福州漆器和软木画
近几年,福建与金砖四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福州漆艺在这一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福州漆器作为商品、礼品、展品、藏品陆续走进了金砖国家,漆艺文化交流也有所加强。“年中国文化海外行——金辉南非营”分别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开普敦两地举行文化营活动,吸引多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及当地学生参加,首次添加的脱胎漆艺课程,掀起了学习热潮。
营员在闭营仪式上展示漆画学习成果
金砖十年,成色十足。金砖新十年,期待福州漆艺再谱交流合作新篇章。
来源:鼓楼旅游
(遇见福州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