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县海域发生23级地震,你感觉到了吗

发震时刻:-06-:28:36纬度:20.15°经度:.07°深度:15千米震级:2.3参考位置:广东湛江市徐闻县海域

该地震周边50千米范围内有以下中国境内城市:

城市:徐闻县(距震中约22.5千米)

城市:龙华区(距震中约27.6千米)

城市:秀英区(距震中约27.7千米)

城市:美兰区(距震中约33.3千米)

城市:琼山区(距震中约33.4千米)

城市:澄迈县(距震中约46.1千米)

城市:临高县(距震中约48.0千米)

那么问题来了:

2.3级地震严重吗?

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技能。

正所谓:防微杜渐,有备无患。

在室内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少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灯。照明最子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避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室外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要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

  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楼的门口处,以防碎片掉下来砸伤。

  3.汽车司机要就地刹车刹车,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媛地逐渐刹车,保证列车和旅客的人身安全。

  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千万不要跟着滚石往山下跑,而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

  5.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

在公共场所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习,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决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震避震。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中国地震台网

CEIC.ac.cn是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资助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它于年1月上线运行,之后陆续完善。根据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要求(年第号文件),网站从现在起用于地震信息及其相关数据产品的发布,根据要求,新版网站于年5月起正式运行。

本网站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台网部负责维护和管理。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年10月18日成立,它是中国地震局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业务枢纽、核心技术平台和基础信息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承担着全国地震监测、地震中短期预测和地震速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响应和指挥决策技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各级地震台网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各类地震监测数据的汇集、处理与服务;地震信息网络和通讯服务以及地震科技情报研究与地震科技期刊管理等。

张衡地动仪

公元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器------地动仪,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遗憾的是,地动仪实物和图样失传,只留下了文字记载,实物逐成千古之谜。

关于张衡地动仪的记载,见于《续汉书》(司马彪)、《后汉纪》(袁宏)、《后汉书》(范晔)三部史书。这些史料记述了地动仪的外观,内部结构,工作过程,以及验震情况。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古今中外,许多人都试图复原地动仪,但是,始终没有成功的复原模型出现,大多数都处于概念模型阶段,或者与史书不符,或者复原的实物模型不能正常工作。其中,由我国考古学家王振铎先生,在年复原的模型,流传最广。

该模型由于存在原理性错误,不能正常工作,始终受到中外科学家们的质疑和否定。随着文物考古研究的深入,模型外观上的失误也显露出来。

年以后,在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成立了“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家博物馆、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河南博物馆等多学科的专家组成。

该课题组建立了新的地动仪复原模型,实现了从概念模型到科学模型的跨越。

年通过了专家鉴定和国家验收。

年8月完成了定型模型的小型铸造。

地震历史大事记

第一台摆验震器。里斯本地震激发了人们对地震学的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ly/36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