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惊变铁老大来了

导读:许多人只知道中国铁路局改名了,不知道改制后的铁路公司要进军房地产了,可能是中国土地储备最充足的(地产)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全部资产,包括土地、站场、设备、路轨等,估计价值万亿!

一、别了,中国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18个铁路局在完成公司制改革工商变更登记后,于昨天(19号)正式挂牌。至此,中国铁路正式告别路局时代,从传统运输生产型企业,向现代运输经营型企业大步迈进。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网(本文不代表金融五道口立场)

18个铁路局改制为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昨天正式挂牌

此次变更后,各铁路局名称全部改为“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路局集团依然为铁总的全资控股公司。各铁路局企业性质由原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有限责任企业”,注册资本普遍扩大。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管理与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堃:把这个路局改成集团公司,可以让他们有更大的自主权,让他们可以与社会资本的衔接,对引入民营资本,推进这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有很大的作用。

据了解,伴随本次改革,不少铁路局集团经营范围都有所扩张,扩张领域涉及物流、金融、广告经营、房地产开发、农畜产品等。

此外,中国铁路总公司本级的公司制改革方案建议,已经报国家出资人代表——财政部。铁路总公司内设机构精简调整,机关部门、二级机构、人员编制分别精简10.3%、26.6%、8.1%;其所属非运输企业年内将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

新时代已到来,旧有体制不再适合今天发展

铁总今年曾公开表示,其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分布在18个铁路局的31个省、市、自治区,达到3亿平方米。虽然坐拥巨量土地储备,但却未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比如截至目前,铁总账面上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年一季度,铁总净亏损58亿人民币,虽然同比已大幅减少了33.3%,但常年的持续亏损,确实让铁总“压力山大”。……

告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铁路局改制落地,标志着中国铁路从传统生产型企业向现代经营型企业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新的铁路公司,是一个更加体现中国制度优势、更加符合铁路行业特点、更加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由铁路总公司行使出资人职责,不设股东会;设立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

依法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改制后的公司坚持党的领导,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

在决策机制方面,将党委会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充分发挥党委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以及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与此同时,民间资本进入铁路有了新进展。据报道,铁总已经分别向阿里、腾讯、一汽集团、顺丰控股等民营资本发出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邀请。

业内普遍认为,铁总此次如果能进行彻底的公司制改革,真正实现市场化运营,对促进其它国有企业改革也会产生极大示范效应。同时,铁路的市场化改革也能激发活力,更好为顾客和客户服务。

二、楼市惊变!一个强悍的军团杀来了

来源:刘晓博(本文不代表金融五道口立场)

年11月,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但至今未能引起足够的专注:

一个强悍的“铁血军团”,正全面杀入中国房地产市场!

先看第一张图:

这是一家企业年11月14日变更经营范围“公示信息”的截图(点击可放大查看),很明显,这家企业新增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而它原来的主营业务是:铁路客货运!

这家企业是谁?它就是刚刚启用新名称的“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也就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旗下的18个铁路局之一的“昆明铁路局”。

顺便说一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是.6亿元,而中国最大房企之一的万科,注册资金是.39亿元;碧桂园的注册资金是.4亿元。

再看第二张图:

上面这家企业在今年的11月8日变更了经营范围(点击可放大查看),也加入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它的新名称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最新的注册资金是.9亿元,比之前大幅增长了22.8%!

再看第三张图:

上面这家企业在今年的11月8日变更了经营范围(点击可放大查看),同样也加入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它的新名称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是.5亿元!

再看第四张图:

上面这家企业在今年的11月13日变更了经营范围,加入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它的新名称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是.94亿元!

再看第五张图:

上面这家企业在年11月14日变更了名称,从“郑州铁路局”变更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不过,它好像有先见之明,在年10月14日已经提前在经营范围里加入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它的注册资金是:.8亿元!

再看第六张图:

这家企业在年11月13日变更了名称,从“成都铁路局”变更为“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不过,它也好像有先见之明,在年9月7日提前在经营范围里加入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它最新的注册资金是:.7亿元!

顺便交代一句:作为上述企业的唯一股东,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注册资本是亿元。

据报道,截至年11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18个铁路局都已完成公司制改革工商变更登记,正式挂牌。这意味着“中国铁路总公司”从传统运输生产型企业向现代运输经营型企业转型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这次改制过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一批此前没有把“房地产开发经营”纳入“经营范围”的铁路局,借这个机会实现开“扩张”。当然,扩张的内容还有很多,只不过“铁老大”介入房地产显得更加引人注目。

笔者大致翻阅了一下资料,在此次改制中增加了“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还有“兰州局”和“呼和浩特局”;此前就有“房地产开发经营”,改制后继续维持这个经营范围的,则有“乌鲁木齐局”、“上海局”、“哈尔滨局”、“南宁局”等。改制之前、之后都没有把“房地产开发经营”纳入的,只有“北京局”等极少数局。

众所周知,这一轮国企改革中,大国企的房地产业务被压缩、集中,整体上,国企似乎有弱化“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态势。

但这种态势在最近一个季度有了新变化,随着“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两大改革的启动、加强,国企在上述领域的作用开始被强调。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土拍市场上频频出现“只租不售”的地铁,而且基本上“清一色”被国企拿下。

北京和上海在共有产权、租赁住房等改革方案里明确提出,地方国企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坊间频传中国即将进入“住房公有制”的新时代。

事实上,根据官方强调的“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原则来看,未来楼市将三分天下。开发商主导的商品房,在中心城市占新增住房的份额将下滑到40%甚至以下,中端、低端的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共有产权住房、人才房)则将由地方政府、国企主导。

“铁老大”突然“全面增加房地产经营项目”,很有可能出于这种判断。

我此前在专栏里提出过一个观点,随着高铁网络“越织越密”,中国将进入“内陆复兴”的时代。既然地铁公司可以在各城市开发中,通过拿地、搞房地产“补贴家用”、分享自身创造的“土地红利”,各铁路局为什么不可以?

由于手握铁路话语权,是根红苗正的大国企,“铁老大”通过铁路规划、建设、运营,从相关城市的房地产开发中“分一杯羹”有什么不可以。更何况,相关城市的“价值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铁老大”。

总之,“铁老大”来了,中国房地产新变局正在发生!

来源:金融投资(ID:hjy)综合自网络(本文不代表金融投资立场)

-END-

赞赏

长按







































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ly/1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