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规的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作者:易军评
本文授权转载自:易评天下(ID:yptx)
拒绝参与中俄联演后,印度转换立场与中方在莫斯科进行防长会晤。下周进行外长会晤可能性也较高,
时隔两月,处于焦灼状态的中印边境局势再次升级,此次发生在中印边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的越线闯境事件不仅是自今年5月以来两国发生的一系列边境对峙摩擦事件的延续,也空前加剧了边境态势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态势甚于三年前发生在中印边境中段的洞朗对峙事件,如果印度方面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正面军事冲突,届时印军所谓“先发制人”式的赌博冒险将成为笑话。
早在6月15日,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发生人员伤亡事件之后,易评君就指出自今年5月以来发生的中印边境新一轮摩擦有着鲜明的战略背景,即根源是印度方面加强对拉达克地区的经略,在“消化”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后,势必将强化对中印边境附近地区的军事力量和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布局。在这种背景或曰政策的驱使下,印军从四月份开始在北至达普桑盆地,南达巴里加斯,途径加勒万河谷与班公湖的整个中印边境西段地区频繁越线挑衅。
在历经班公湖畔印军官兵被俘事件后,中印边境态势已然十分紧张,在此背景下两军进行多轮军长级对话就脱离接触,逐步降级达成共识。然而,印军一线指挥员无视共识擅自行动,最终致使印军惨败加勒万河谷。加勒万河谷人员伤亡事件并没有终结中印两军在西段边境的紧张态势,由于印度国内存在强烈的“复仇”情绪,印度政府不断增兵拉达克,数万兵力大有在寒冷的高原地区过冬的架势。因此,中印两军仅在加勒万河谷实现了脱离接触,在达普桑盆地强化兵力部署,在班公湖北岸继续对峙。
在西段多个对峙地点中,班公湖的僵持出现时间最早,情况最复杂,且至今没有结束趋势。为了亮明意志,失去耐心的印度军方选择在8月29-30日夜间,越线抢占班公湖南岸的多个制高点,由此引发解放军的强烈警告。
据印度时报(TimsOfIndia)以及观点报(ThPrint)报道,印军参谋长拉瓦特“警告”中方如果两国就边境对峙无法通过谈判解决,印度将考虑动用“军事选项”后,8月29-30日夜间,印军出动特种部队和轻步兵越过班公湖南岸实控线,非法抢占了多个制高点,包括绰号“头盔”“黑顶”“曼冬错山口”(也被译为斯潘古尔峡)以及“热钦山口”。
印军给出的拙劣理由是“印度掌握了中方可能采取新行动的‘情报’,因而先发制人越线占领班公湖南岸的多个高地。此举是‘防御性’举动。”
通过观察班公湖南岸地图我们发现,班公湖南岸实控线大致呈W型,自湖畔南岸山脊线向南经曼冬错山口延伸至热钦山口。实控线以西由印度控制,被称为楚舒勒(Chushul)谷地,实控线以东的曼冬错湖与热钦山口等地为中方实控。与北岸相比,班公湖南岸相对平坦开阔,便于中小规模的机械化作战,年解放军曾在班公湖南岸歼灭入侵的印度军队。不过,中印双方对班公湖南岸实控线没有太大分歧,因而两军在南岸长期相安无事。值得一提的是,楚舒勒—摩尔多是中印两军开设的五个边防会晤地点之一。
然而,印军在加勒万河谷损兵折将后,双方进行多轮会谈未能取得关键突破,印度军方逐渐失去耐心,除了向拉克达大规模增兵外,还将新近到货的阵风战斗机部署至西段地区,印度政府层面包括莫迪和防长辛格也先后视察前线向印军传递强硬信号。升任印军参谋长的拉瓦特甚至公开威胁,如果中印无法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印度将考虑军事选项。
数天后,印军出动特种部队,印藏警察部队于夜间越过班公湖南岸实控线,拆除中方设置的侦察监视设备,占领至少四个制高点。印军声称,这些制高点犹如“通行证”,占据高地不仅赋予印军在侦察监视和情报获取的优势,而且有利于印军进出部分关键地区(印军长期以来注重对高原山地制高点的掌控,通过设置地堡、哨所和火力点来获得在和平时期的边界优势)。为了防止解放军重新夺回上述制高点,印军不仅携带了反坦克导弹,还增派了坦克、火炮和步战车,也就是后来国内媒体披露的双方兵力均处于对方炮火射程之内。
班公湖南岸卫星图,红线为中印边境实控线,上图圈红区域为印军抢占的南岸制高点与热钦山口制高点。下图为平视图,可直观看到班公湖南岸地形。
从8月底至9月5日,印军不仅没有撤离趋势,还通过社交媒体不断挑衅。隶属印度内政部的“印藏警察部队”(ITBP)总干事迪斯瓦尔(SSDswal)亲自视察了由ITBP驻守的“黑顶”,“印藏警察部队”声称,迪斯瓦尔穿越海拔米的山口,到达了“以前从未抵达的新位置”,在占领“黑顶”之前,印藏警察部队仅在班公湖北岸的第二指和第三指进行巡逻。此次行动由印度陆军、特种边防部队(SFF)和印藏警察部队(ITBP)共同实施,分别驻守在“头盔”“黑顶”“热钦山口”等制高点,监视中方动向。
随着中印双方相互增兵,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万(MMNaravan)对拉克达前线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他表示,“实控线(LAC)的局势十分紧张,印度军队已在某些地区进行了预防性部署,为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了准备。看到印军士兵和当地指挥官士气高昂,身体健康,这使我充满信心。印度军队以其决心和意志而闻名。”
印军参谋长拉瓦特则警告巴基斯坦,不要试图利用中印边境危机,印度已准备好应对任何“不法之徒”。拉瓦特称,印军正在采取措施应对中巴的联动,“如果印度北部边界周围发生任何威胁,巴基斯坦可能会利用这一优势并给我们造成一些麻烦。因此,我们采取了充分预防措施,以阻止巴基斯坦可能采取的任何行动。如果他们尝试任何冒险,可能会蒙受巨大损失。”他还称赞美日印澳组成的“四国集团”——作为“良好机制”确保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航行自由。
印度方面发布的班公湖实控线以及等高线图,该图可清晰看出印度在班公湖北岸的主张。中方以北岸第四指(伸向湖泊的山脊,犹如指头)为界,印度要求以第八指为界。
了解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后,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印军越线抢占班公湖南岸的多个制高点,不具备任何维度的“防御性”意义,本质上是无视中国主权,无视两国实控线,无视双方达成的边境危机管控机制和降级共识,采取的先发制人式的冒险赌博。直接原因是印度失去耐心,认为通过制造新的摩擦,可以增加筹码,加快双方就班公湖北岸僵持态势的谈判解决。
第二,此次越线与加勒万河谷事件不同,不是前线指挥官的擅自行动,而是多个单位联合进行的有预谋行为。从提前组织好的借口,到夜间突袭再到出动特种部队,此次越线毫无疑问是自上而下的侵略冒险。
第三,印度低估了中方决心。事件发生后,西部战区发言人明确表示印方此举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严重破坏中印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了解中国外交风格的人都会知道,中方在处理对外事务时“抓大放小”,即注重双方在战略上,在政治上等宏观层面的互信与合作,不拘泥于细节得失。这种风格不仅体现在中美关系上,也体现在多数外交工作里,也就是说,如果中国与其他国家能够就宏观层面达成合作,中方愿意在细节层面做出一定让步,反之,如果战略互信崩塌,那么中方会格外“不好说话”。背信弃义这个词,如果成为印度在中国决策层心目中的印象,那么印度以压促谈一定不会如愿。
印藏警察部队总干事视察前线,该部队隶属印度内政部。
这就是为何印度方面先拒绝参加上合组织框架下的中俄联合军演,后转变态度愿意进行中印防长-外交直接会谈的深层因素。虽然中国当下战略中心不在西南方向,但如果印度错判形势,认为多线操作,另开战场能够迫使中方妥协退让,那么结果大概率是中方调整对印预期,加强斗争准备。届时,不仅是班公湖北岸对峙不会缓解,解放军也将在南岸加强战备,毕竟和平时期占据制高点能带来点战术优势,一旦进入战时,拔掉这些孤立于海拔米左右的“钉子”不会太费功夫。班公湖南岸的平坦地区天然适合机械化作战,如果印军失败,其长期以来担忧的解放军借此直插列城就不再是个猜测了。
此次班公湖南岸事件与年洞朗事件有一定相似性,都是印军为达成一定目的主动越线侵犯中方主权,事件不大却影响极坏。但与三年前不同的是,彼时中印高层会晤圆满解决了对峙事件,而今天,中印互信愈发匮乏,如果印度不正视这一背景,一旦两国防长、外长会晤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中印边境很可能出现军事摩擦乃至军事冲突。
致无可替代的你:
在看是了解点赞是态度分享是美德
点亮星标不走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爱你的星火君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