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王国的黎明之前

丹麦

在北欧体验一次圣诞节是行程计划中很重要的一个安排,于是24号急急忙忙离开了里加,来到大城市哥本哈根,带着满满的期待。

刚到丹麦,就在机场迷路了四十分钟,因为他没有一个专门的取行李离开机场的出口,反而是就在登机口开了两个门,一个门供乘客下飞机,另一个是直接登机。我就背着包看着各种安检入境登机的牌子找出口,track1track2直到trackn,转了好多圈问了好多路才找到去火车站的方向。

火车站旁边的建筑~好像是个音乐厅什么的,很漂亮但是进不去

丹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物价高的飞起。之前感觉瑞典已经够贵了,可是和丹麦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一趟公交车四十克朗左右,下飞机办了张三天无限次换乘的公交卡,就要两百克朗,1克朗大概能换接近1.1元人民币。天真的我认为自己只在丹麦待三天,花不了多少,于是在国内换了一千克朗就出发了,没想到买张公交卡就花掉了五分之一。再后来去买邮票心里更痛,一张邮票25克朗,一张明信片7克朗,为什么我在里加不买人民币6块钱的邮票,而跑到这里买快30的,而且还有一口气买了十张。除此之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里50克朗以下的都是钢镚,换句话说是零钱,五六个20克朗的小钢镚放在手里也值上百块,坐两趟公交车就花光了。

市中心的中餐馆,墙上一碗拉面克朗的价钱要上天

这次住的青旅就在中央火车站旁边,这家青旅规模非常的大,大的感觉没有什么人情味。入住是全自动的,邮箱里发过来自己的房间号和密码,也就无需checkin,退房时不用到前台,密码会自动失效。相反你到前台倒是没什么人愿意理你。行李间放行李要花钱,用房间里保险柜要到前台买小锁头。一楼大厅里的活动倒是不少,台球桌,桌上足球等等,很多人互相不认识的欧洲旅客非常热衷于聊天交换facebook,经常能看到他们互相介绍家人,国人倒是更喜欢挤在一起看电影刷手机,交流还是少一些吧。

在欧洲二十天唯一的一家肯德基,像中国大使馆一样,从前台服务员到食客全都是东方面孔

在丹麦感觉比较深刻的是他比之前的国家“复杂”许多,跟瑞典芬兰比起来不再有随处可见的笑容,也没有塔林那里细致入微的友好,甚至在圣诞节这样的节日里面,冷漠依然多于善意。到哥本哈根的当天晚上就是平安夜,想去买点东西吃,街上所有的小卖店饭店都关了门,后来零零散散的有几个kiosk开着门,进去一看都是印度裔或者黑人的营业员,本来想客套的说一句merryChristmas,后来一想他们能过来看店,多半是不过节吧,于是就没好意思说出口,免得再碰了宗教的禁忌。

看着大街上中餐馆里+克朗的一碗面,左右的一份牛排,默默转身回去继续搜罗方便面和麦当劳,只是金拱门之流竟然下午三点多也关了门。里面有不少中国面孔在抢购现烤的肉串,20克朗一串,竟然好吃的飞起,于是我一下买了四串作了晚饭。后来非常幸运的找到了几家土耳其烤肉不停业,老板熟悉而又非常重的口音让我很肯定这是正宗的土耳其人,店里的烤肉便宜又好吃,二三十克朗的kibabbox,里面填满了牛肉鸡肉等等各种的肉,配上套餐里的薯条等等当作一顿饭绰绰有余。只是收银员第一次算错帐少找我20克朗,第二次又滥竽充数想拿50欧分冒充10克朗硬币照给我,让我对土耳其人的印象始终无法变好。后来找到了另一家店老板人很好,自己也就连着去了好几天,每次去还会和老板聊一会,终于能把自己的吃饭问题解决了。

这个是店里的一种卷饼,不是kibabbox,上面是蔬菜,下面全是薯条和烤肉

几天下来在哥本哈根市内转了好多圈,也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自己十分向往的圣诞节氛围,和国内的春节非常的像,店铺关的甚至比国内还彻底,大大小小的景点皇宫全都大门紧闭,也就索性习惯了到景点门前留个影就当去过了吧,只是这种圣诞节氛围和我预想的着实不大一样,除了冷清就是冷清,游记里红红火火的圣诞集市也在22号早早结束,没有什么四处可见的圣诞老人,也没有酒吧里热火朝天的乐队演出和庆祝,更没有那么多的主题活动在卖力招揽生意,剩下的只是满大街的各国游客。

市中心的一个王宫,大门敞开结果里面的楼梯上贴满了假期休息的标识,有点失望的悻悻走了出来

也没开门~

这几张是在一个堡垒,早年应该是防御工事,在海边绿地地下挖出了五角形的区域,加盖了城墙,外面的绿地四处是风车和小塔楼,非常漂亮~

在旅店大厅坐着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意大利的小哥,他最近在找工作,我理解的也不是长久的工作,就是工作几个月攒了钱再去下一个地方吧。他问我对圣诞节的感觉怎么样,我说在中国很少有人很严肃的过这个节,多数是找个机会出去玩,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吧,他好像对中国人很少有宗教信仰什么的有些了解,但是不是很理解,我比比划划的边解释边为自己的口语水平捉急。后来看我正好在玩传说对决,他就很好奇,捎带着给他讲了一下王者荣耀balabala的,然后他说是不是就像war3一样,这回轮到我懵了,我确实不知道两个游戏是不是一个类型。那局一开始我们被对面摁在地上锤,后来一波流扳了回来,然后小哥一边喊着congratulations,一边要和我击掌,我当时很尴尬哭笑不得,不过反过来也感觉很积极很有意思。

哥本哈根的市中心被零零散散的分割到了许多小岛上,无数的桥和摆渡船把他们穿了起来,什么国王广场新港哥本哈根歌剧院是最核心的区域,互相之间也要隔海相望。在无数的高耸建筑中间,一转身就会有几个很漂亮很神奇的雕像,我想他们都出自于童年时期曾经念念不忘的某个童话故事吧,不知道是不是时间久了,自己就认识一个美人鱼。

新港

各式各样的雕塑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丹麦让人感觉很多民族很多种族高度融合,遍地的印度裔土耳其人再包括很多东亚人。圣诞节当天无所事事的我在地图上看到一个christina自由城,评价上说是一个艺术区,类似于,我就折腾了好久找了过去,下车一看是一片低矮的农舍,墙上是很夸张很另类的涂鸦,转过来看很多农舍里面当真还养着牛羊什么的,下午三四点天色就已经很昏暗,大街上人也不算很多,只是零零散散路过的人里面,黑人出奇的多,几乎比白人还要多,再看看郊区一样低矮破败的房屋,特别夸张奔放的涂鸦,联想到之前什么难民安置的新闻,遍体寒意,上了返程的公交车早早离开了是非之地。

最有意思的时刻恐怕就是坐着公交船在市中心的海面上无所事事漂来漂去的夜晚了吧,船上只有我和驾驶员售票员,不断地在海面上跑着z字形,从这一岸到另一岸。看着两岸的灯火,好像突然在离家上万公里的地方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原来圣诞节没有我所想象的缤纷活动,取而代之的只有冷清,偶尔那么几分钟的烟花表演都能让自己兴奋异常,在这样冷清的夜晚,在哥本哈根最市中心的海面上,有人开着船带我领略两岸夜景也是蛮有情调。沿途路过公园建筑多数都空无一人,我就和驾驶员说稍等我一下,下船去转一圈,驾驶员一看时间还有富余,就放下廊桥,自顾自的玩手机去了。到了终点坐返程船的时候驾驶员看到还有人坐船很惊讶,问我到哪下,我又一次说,到终点站。

终点站旁边的购物中心,也是临海而建,另一侧有一个长长的坡道连着商场顶楼,似乎是可以把自行车直接骑进去

在丹麦72小时之后,整个行程也就结束返程回家了。我一直认为在一个城市

待上一天两天三天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一天的时候你只能匆匆去一些早就标记好的景点,回住处还要靠导航,第二天就打包离开;住两天的时候,你就有时间去探索一些计划之外的地方,带来一点惊喜,住处也不只有简单的歇脚作用;住三天的时候,你会想办法融入这个城市,到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去,和当地人吃一样的小餐馆逛一样的商场,在很多不起眼的地方发现很多不期而遇的乐趣,住处周边的大街小巷你也已经摸熟,好吃的饭馆和靠谱的小超市不用导航也能到,前台的服务员开始认识你,甚至最后一天你会有些疲惫,你会靠在前台或者火车站地铁站不愿意动,开始把期待放在下一站,或者干脆期待回家的幸福感。

离开的人总是留下背影

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丹麦的街头就有很多站街女,黑皮肤的黑的都看不清,白皮肤的简直是苍白,每个我拎着kibabbox回到青旅的晚上都会有一群站街女围过来“sexsex”的喊,在我连续三天摆摆手快速走开之后,角落里老鹁一样的黑皮肤胖女人终于放弃了我,随后也再也没人围着我叫了。

不知道下一次再能出来四处走走是什么时候,肯定越来越难了吧。起初我特别想去印度,但是因为撕逼的外交要是一个人去风险太大,后来看到去东南亚的票很便宜,可是总感觉没有很多的期待,最后就这么选了期待很高费用更高的路线,也有些自责。回头看这一趟行程跟我预想的也有很多不一样了,没我预想中停留时间长走得远,那种啃着面包从一个廉航换乘到另一个廉航,最终被“哎这家店看起来很棒今天去吧,那一家更棒明天去”所取代,也许是原来自己想的太野了吧,满打满算也二十天了。高三毕业那年第一次出国,我惊呼着“原来国外是这个样子”,到现在感觉“欧洲不过是这个样子”和“东西真难吃“,这个转变说大不大,更多的是心里预期的变化吧,就像一开始终于到墙外了抱着手机不停地刷twitter,后来看到特朗普一天发十几条实在烦也就没那么愿意刷了。

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希望以后想去的地方依然不只是想去,从小到大很多想法都在变,只有喜欢马不停蹄的生活这一点从来没变。

最后一张图放一个在大街上随手拍的吧,重点是牌子上的字,感觉很暖很有意思。

赞赏

长按







































微博营销
长沙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dl/1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