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文汇报」
加梯数据库接入“一网统管”平台,加梯是否可行、加梯进度如何一览无遗;遇上电动车入内,“聪明”的电梯会自动感知,触发报警停用;发生电梯故障人员被困,一个电话便触发联动处置,工作人员在线安抚被困者情绪,而维修人员在15分钟内便会上门……当前,上海正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小小一部电梯也能“智慧化生存”。
17日,江苏路街道“E梯通”加梯服务中心正式启动,从加装电梯可行性调查、规划审批流程,到后期运维等全生命周期,加装电梯的各个环节都搭上了“数字化快车”。
今年初,街道“一网统管”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应用场景上线,结合对辖区内多个门洞全覆盖的加梯可行性评估调研,形成加梯“大数据”,对已启动的加装电梯,从意愿征询签约、审批流程办理、施工进度及监测等各个环节均可动态实时追踪,加梯进度一目了然。
社区里,随着一部部加装电梯火热开工,建成后的运行和维护问题也摆在了大家面前。街道自治办主任韦天良介绍,江苏路街道首批加装电梯建于年左右,眼下已临近“保质期”,今年以来,街道大力推进加梯这一民生实事,加装数量已超过符合条件门洞的60%,17日当天又有8台电梯竣工。
“为加梯后期的维保进行‘托底’,街道整合社会组织、加梯企业等多方力量打造了“E梯通”服务中心,接驳“一网统管”平台,对加装电梯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务。”
着眼于居民们乘坐电梯的安全感,“E梯通”服务中心为每部电梯制作了“电子身份证”,即通过梯控装置,在后台系统中自动记录每部电梯的运行时间、次数、故障情况等数据。同时,服务中心采取24小时全天候响应机制,遇到居民报修、投诉需求时,与城运中心“一网统管”同步派单,“中心工作人员将在15分钟内上门,初步排解故障。”
作为统管线上线下同步的“管家”,“E梯通”加梯服务中心承担着更多服务功能。历史风貌区里加装电梯有没有注意事项?同层邻居不愿出资怎么办?地铁上盖小区怎么装电梯?针对加装电梯过程中居民们提出的各类“超纲”的专业问题,“E梯通”便化身“智囊团”,为居民自治小组答疑解惑。
江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戴涛表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街道大力推动加装电梯这一“民心工程”,目前已加装电梯21部、在建10部、签约报规11部,规模化推进加梯的试点小区均已完工。
在此过程中,江苏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民主协商、科技赋能、文化助力”工作思路,探索“”的工作模式,形成了全覆盖精准排摸、全过程人民民主、全周期加梯管理的工作流程,以及一本通指引、一张网导览、一体化提升、一站式管家的工作规范。
江苏路街道所在的上海长宁区,加装电梯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今年全年,加装电梯开工数台,完工数台。值得一提的是,长宁区在加装电梯的同时,因地制宜采取叠加楼道美化、小区微更新、精品小区改造等做法,持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把一桩桩居民们的“操心事”变成了“舒心事”。
作者:周渊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