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广告投放运营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3782.html
中日美对一个东南亚地区反反复复的争夺,美国最后从战略角度出发,放弃了菲律宾殖民地。
美国要构建的是新的世界秩序,是西班牙3.0版,联合王国2.0版。
1、经济管理的模式不一样。
美国改变了曾经的掠夺手段,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中国、日本倒向美国以后,参与了美国打造的世界秩序,用血汗工厂堆积起来了GDP。当时的中国、日本想的是,如何拓展自己的战略空间。于是双方都把目光投向了东南亚,你懂的。东南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于是中国和日本开始争抢着与东南亚签订自贸协定,反而是中日之间,达不成某种共识。但是,中国和日本投资的都是美元,于是美国人发现了中国和日本搞的副业,于是杀猪过年,这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东南亚的经济彻底垮了,因为中国和日本发现自己做的都是无用功。年,东南亚的经济和中国比肩,危机以后经济崩溃,最最最重要的是社会流动性的消失,导致东南亚再难经济复兴。这就是美国和英国管理或者说掠夺的方式不一样的地方,美国的更加隐蔽,手段更加高明,产出更加高效,所以美国的方式不需要菲律宾,相反菲律宾还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累赘。
2、战略弃子。
从战略和战争方面讲,菲律宾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二战时,美国为什么会被提前卷入二战?答案是菲律宾。美国当时扩张的时候,只想的是占领敌对国家西班牙的殖民地,根本没想到自己把自己的战略触角伸到了东南亚。东南亚还有几个老牌的殖民地帝国,他们是荷兰、英国、法国、日本,还有在东南亚有几千万华人的中国。
其实美国想吞并菲律宾,只需要在宪法里加一句为亚洲人民的幸福和福祉而努力就可以了。
但美国不愿意参合亚洲这个既得利益固话的小圈子。
所以二战时期,美国奉行先欧后亚的战略,给苏联一百多个亿的援助,给中国仅十亿美元,对于美国而言就是中国丢失了,战败了,对于他的全局也影响不大。美国要的是大西洋湖,不是太平洋湖。从偷袭珍珠港来看,菲律宾就是美国在亚洲的鸡肋,假如日本先偷袭美国,然后德国再进攻波兰,美国何以自处?先亚后欧?所以说菲律宾使美国的战略主动,变成了战略被动。
所以杨修说:食之无味啊。
战争只是表象,战争背后是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以越战为例,中国先灭法国,再灭美国,再灭苏联,最后打越南,中国得到了什么?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心里是有一笔账要算的。同理美国心里也很清楚,美国的战略利益不在这里,假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升级,惹火烧身,即使最后美国赢得了战争,美国能获得什么?三十亿饥民和暴民混杂的乌合之众?
所以美国早早的就撤出了东南亚,因为菲律宾食之无味,东南亚食之无肉。
美国的核心利益是大西洋湖!不是日本、菲律宾、东南亚、东亚。对于美国而言控制力北大西洋(东侧的西欧),就控制了全世界。
然后你再看东南亚和菲律宾,对于美国没有任何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