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里加 >> 里加群岛文化 >> 镜与灯

镜与灯

周记

最近学习的地方都安安静静的。偶尔有一两只鸟落在窗外的树上,今年春天的时令似乎格外好,我瞧着喜鹊都胖乎乎的,比去年饥瘦的光景好了不知多少倍。零零星星的柳絮在空中纷飞的日子过去了,香樟花都开了,连常年藏在砖缝里的草履虫也钻出头活动活动筋骨,我的春日印象,明媚如此。

我坐在巴黎贝甜,做英语专业八级的阅读,手上的那篇写SiliconValley,SanFrancisco。

窗外的雨丝不疾不徐地斜织着,地中海气候,旧金山湾区也总这样缠绵而多雨。

CELL1PHOTOREEL1ACELL1

学校通知拍毕业照,离毕业也不远了,社交平台上有朋友写长长的段落,虽不深刻,情真足以动人——我竟没有这样长篇累牍的回忆,只是在某个很偶然的时刻,想起高中时代的梦想。远方,坚持,执着,这些都是在中学时代才经典的词,如今早已不再有人挂在嘴上,但有一种渴望,赤诚如孩童,渐渐地成了不经意的习惯,长埋在我心底从未变过。

到了拍毕业照这天的早晨,果不其然地落雨。我研究的那位作家极不喜欢摄影,他说,人们走进照片里,或从照片里走出去——区区平面的定格难以捕捉心内的天圆地方。照片捕捉的是被想象堆砌起的抽象概念,而不是具体的人。

可我还是爱这样的时刻,爱这些时刻,以它们的方式,在生命这篇长长的文章里加上一行不起眼的脚注:今天,我短暂拥有了平凡的永恒。

CELL1PHOTOREEL1ACELL1

因为我想给这四年留些印记——为了适应这个世界,我所付出的难以想象的努力,这一路上,我遇见过的镜与灯。大学这四年,我在大学里遇见了许多面镜子。我学习他们的接人待物,学习他们的处事风格,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他们的渊博知识。有一件事,我领悟最深,拿理科思维来做事,用文科思维来待人——这样,人生就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盘有所为之的棋。大学这四年,我也在大学里遇见了许多盏灯。四年来,生日那天我都不提起,却每年有人为我捧上惊喜的蛋糕,送上礼物,我软弱的时候,总有朋友小心翼翼地问我是不是不开心,头发花白的老师曾同我讲:“我会比你早死几十年,但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我都会一直在你身后,给你我的支持。”我在镜子里学习坚强,在灯里明白温柔。

我把大学称作“前社会时代”,在学校的这段时间里固然要经历许多次跌落与失败,但我从不用“谷底”这样的词要挟自己,因为进入社会意味着面对更大的复杂性,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所以我珍重每一次失误,因为它们都留下了可能性,我也在一次次自我探索中学习预估与计算,出于自我保护的理性,但我也十分明白,只有在最广阔的意义上的计算才算是真正的“赢”,这其中需要知识与信息,需要理性的克制,需要经验的智慧,最重要,需要沉住气的耐心,这些均衡性加在一起,或可称之“格局”。我们太爱书本,却偏偏忽略了只有知识能在书中获取,剩下的全需要在人事里闯练,在观察与思考中体悟。不能事事都向书中求——书是一双鞋子,穿着它好舒舒服服地在人间行走,虽然没了它寸步难行,但走到哪里才更重要。往往,不是人间不值得,只是我们自己尚未走到那个更好的人间。

我一直在等那一天,有一天,我在世间再找不到一面镜子,那是我也成为一面镜子的一天——也许下个冬天,也许再十年。在此之前,让我好好保留这些时刻——这些我正在成长的凭据;也让我好好做一盏灯,像我曾被照亮那样,在他人的生命里也留些微弱的光。

濯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wh/7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