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的餐桌风景:吴映蓉博士的30道舒适餐食与营养生活学》以自身经验为例,30组色香味与营养价值兼具的舒适餐食,是吴映蓉博士的日常餐桌景致,亦是健活的缩影;无论中西日式各种调味与烹饪法,或者蔬果、淀粉、奶蛋鱼肉等等不同食材分类,皆能有效含藏各大类营养于其中。吴映蓉老师让营养概念根植于心,简单而自然的运用于饮食之中,提供适于外食族、瘦身族与居家小孩、长者的饮食型态。简单的概念,往往是多数人做不到或因过度自信而搁置的,没有华丽的食材,没有艰难的技巧,追求原态食物为原则,用少调味料,在短时间内完成均衡的一餐,此非讲究手艺的食谱,而是健活的落实。
《营养师的餐桌风景》
书号:0
作者:吴映蓉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解开大众对饮食生活的疑虑——
1,先吃水果还是正餐?食欲不振与宵夜暴食该如何调整?保健食品可以搭配吃?如何改善孩子偏食的问题?如何维持身体代谢功能?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精神力?过敏、失眠、焦虑……现代人文明病的预防与调整?如何打造健康骨质?糖、脂肪、盐的控制?如何分辨碳水化合物的优劣?吃素等于健康、营养?「早午餐人」是否破坏了应有的饮食节奏?美丽与营养息息相关?日常运动与营养的正确配合?
2,从垃圾食物爱好者,到营养学博士,映蓉老师是健康人生的身体力行者,她将研究领域带入真实生活,阅读、聆听、传授……关于健康的每一步路,都是她彻底理解而亲自走过的,唯有此,才是真正的分享。
3,映蓉老师的营养哲学是深入浅出的,经常通过大大小小的比喻,提供大众*合理正确的饮食概念,让营养学不再只是难以入口的标示、指数与化学反应式。
作
者
吴映蓉,中国台湾营养基金会执行长、台北医学大学保健营养系兼任助理教授、美商AnytimeFitnessTaiwan首席营养顾问。出版有《永不复胖的逆转餐盘饮食法》《蔬果植化素,启动不生病的奇迹》《吃对了,才有好情绪》《瘦不了的错误》《你吃对营养了吗?》等著作。
前
言
在好几年前,我开了一个粉丝页——吴映蓉博士营养天地,除了不时分享营养信息之外,也帮很多朋友回答许多营养学上的问题;在这之间,我发现许多朋友的基本营养概念不是很正确、完整,甚至连六大类食物是怎么分类都搞不懂,有时候我用文字回答也无法让大家明白。有一天,心血来潮,干脆把自家早餐贴文到粉丝页,没想到受到空前欢迎。在大家的鼓励下,我每天分享自己的早餐将近半年,还有粉丝说,看我的早餐分享,是他们一天的动力,这也是让我一直持续下去的最大动力。
其实,我的手艺非常普通,比我会烹饪的人比比皆是,我用的都是非常简单的食材、方法来烹饪,唯一我确定比一般人厉害的强项,就是每一顿早餐我都能把六大类食物“塞”进去,为什么要用“塞”这个字?因为,没人有时间在早上慢慢吃一盘炒青菜,我喜欢把菜剁碎“塞”入饭中;很多人也没时间好好吃水果,我喜欢把水果“塞”在牛奶或酸奶中一起制成饮品;尤其,我擅长蔬菜、水果的“隐藏术”,对小朋友而言,格外管用!
在我餐桌上的菜肴,并没有特别华丽的食材,多半是冰箱打开都有的;也没有特别难的烹饪技巧,多半是烹饪新手都会的;我讲求原态食物来烹饪、用最少的调味料、而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均衡的一餐。这只是个简单的概念,却是大部分的人做不到的,现代人常常每天早上就是吃单一的食物,像是蛋饼、三明治、烧饼油条……等,其实,多是偏重在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材,至于蔬菜及水果则是严重不足;然而,不只早餐,大家的午餐、晚餐一样不均衡。
虽然这本书以早餐为出发点,但是,一样可以应用在午餐和晚餐,这本书特别强调的两个概念是“原态”与“均衡”,这是我想传递给大家的讯息,为家人或自己制作简单、美味、均衡的一餐,是非常幸福的事,让我们一起手作幸福料理,为全家人的健康把关。
试读
瘦身族减重、瘦身是很多人一辈子的课题,但是,在此要提醒大家,与其一直盯着体重计斤斤计较,应该更关心的减掉的是什么?是脂肪?是肌肉?其实,我们应该把“减重”的目标订得更明确些,应该把目标订在“增肌减脂”才对,我们应想办法减掉脂肪,也要想办法增加肌肉量!而且,把体重控制当作一辈子生活管理的一部分,不是一味的狂吃、不理自己的体重,到发现衣服穿不下了,才开始减重!
以下有些饮食重点,在增肌减脂时很重要,供大家参考。
一、戒掉我们饮食中的“糖”吧!
减脂的第一步骤,先想办法把糖从饮食中移开。这里的糖是指额外加入食物里的糖,像喝咖啡加的糖、豆浆里加的糖,含糖饮料里的糖,做糕饼时放的糖,煮红烧料理时放的糖等。不管我们加的是蔗糖、冰糖、黑糖、果糖、甚至蜂蜜,都应该尽其可能的减少!
基本上这个糖完全是用来满足味蕾的,其实,我们完全不需要,身体所需要的血糖可以从主食类,如谷类(如米饭、玉米、薏仁等)、根茎类(马铃薯、地瓜、山药等)产生,不需要直接吃糖来维持血糖。当我们吃额外的糖分,血糖很快升高时,胰岛素必须出动来把血糖拉回原来的水平,而胰岛素也是帮助我们合成脂肪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一直吃甜的,就会一直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体内脂肪合成的机会。
因此,减脂第一步戒甜、戒糖吧!只要努力个2至3周一定会有成效!除了减脂之外,糖也是造成我们慢性病、老化的元凶,目前也有研究,癌症细胞也是嗜糖一族,因此,我们应该要好好来减少这种甜蜜的负担!
二、逆转餐盘饮食法
这是我身体力行在每一餐的饮食原则,先吃大量蔬菜,再吃蛋白质类(豆鱼肉蛋类)的食物,再吃全榖根茎类的食物,最后,才是吃水果!
然而,这个饮食方式,前一阵子引起很多讨论,但是必须先表明,如果一餐狂吃,一顿吃了大卡(如自助餐),再怎么计较先吃什么?又有什么意义?但话说回来,如果在热量限制下,例如,一餐控制在~卡,那这种进食的顺序的确是会影响体重。
前一阵子,一群年轻的营养师拿自己做实验,把便当的食物用不同的顺序进食,然后,马上测自己的血糖。结果发现,先吃菜或肉,会比先吃饭的时候,有比较低的饭后血糖值。基本上,一餐中若先吃蔬菜或是蛋白质类的食物,的确会造成这一餐的GI值是下降的,其实,在〈DiabetesCareVolume38,Julyp.e98〉这份研究报告也看到这一现象。问题来了,一餐的GI值比较低,是不是比较容易瘦?在〈AmJClinNutrJulyvol.76no.S-S〉这份研究报告中,不管是人体实验,或是动物实验,都有看到相同热量的食物,若GI值较低,真的有利于减重。
虽然目前,尚未找到直接去观察吃饭顺序与体重的人体研究,但是,归纳一下我的看法:1.每餐不能狂吃,在热量控制下,先吃低GI的食物(蔬菜类或豆鱼肉蛋类),或许,有助于体重控制。2.每餐进食时,不要让血糖恣意飙高,对身体的确是一件好事。3.根据自身经验,都是每餐先吃足量的蔬菜,对于控制体重、控制体脂肪的确是有帮助。
三、两个三角形控制体脂肪
如果大家餐餐都有大量蔬菜让我们得以进行逆转饮食法,那是最理想的,但是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不可能餐餐有足量蔬菜,此时,我教大家都是用两个三角形来控制饮食!
现代人无法做到餐餐均衡,但是可以做到天天均衡,其实我们可以把含糖分较多的食物(如主食类、水果类),早餐吃得最多,午餐吃再少一点,晚餐吃最少。因为,吃进去的糖分有一整天的活动可以消耗,吃进去的糖分不太容易累积成脂肪。而蔬菜类、菇类、藻类、蛋白质类的食物,几乎不含糖分,尤其是蔬菜、菇类、藻类,早餐吃的份量总是不够,尽量在晚餐时补回来。我常在晚餐吃大量蔬菜以及适量的蛋白质类食物,而主食类、水果类在晚餐时就少一点,这样执行下来,体脂肪真的控制得很不错。
四、运动前后都要吃对
上述介绍的三项饮食法,对于减脂的功效很有帮助,但是增肌就无法光靠饮食了,必须要有肌力训练加入。不要以为多吃些蛋白质,肌肉就会变大,那是不可能的,否则,一些健美先生就不用练得如此辛苦了。
关于要如何重训、做肌肉训练,一开始一定要请教专业合格的教练指导,才不会有运动伤害。经由正确的运动指导以及饮食的配合,就可以增加肌肉的部位,一旦肌肉增加,才是真正拥有吃不胖、不复胖的本钱。因为,一旦肌肉量增加,新陈代谢率会增加,而且,肌肉增加也可以帮助燃烧较多脂肪,除了帮助瘦身外,目前“存肌肉本”已经是每个人应该注意的课题了,尤其是老年人要防止肌少症。
运动的事交给专业教练,在此,我们先来谈谈,运动前后怎么吃!
运动前要不要吃东西?
很多人运动前不太敢吃东西,想说不吃东西,等一下去运动,消耗的热量会多一点。这样对减肥应该有帮助?错了!若空着肚子去运动,尤其是一大早空腹做运动后,可能会有低血糖的状况发生。此外,在没有吃一点东西补充的状况下,身体会分解肌肉来产生能量,这是我们最不乐见的,因为,肌肉的保存是何等宝贵,绝对不要因没吃东西而被消耗掉。
运动前要吃什么?
运动前1~2小时,主要是吃一些优质的碳水化合物为主,可以选香蕉、燕麦、全麦面包、地瓜,热量可以依照您要做的运动而调整份量。如果只是快走半小时,运动前热量补充大概只需要大卡左右。如果是慢跑半小时,可以增加到大卡左右。补充的热量取决于运动的强度及时间。
但不要在很接近运动前的时间,吃下太甜的食物,如喝一杯很甜的饮料,运动时反而容易发生“反应性低血糖”(rebound-hypoglycemia),太甜的食物会刺激大量的胰岛素分泌,再加上运动本身也消耗血糖,在双重作用下,可能会发生低血糖的状况。
运动前食谱范例(份量应依照实际的运动量调整)
大卡左右
食物
份量
热量Kcal
总热量Kcal
建议组合一
香蕉
1根(克)
蒸马铃薯
1个(克)
建议组合二
甜玉米粒
5汤匙(75克)
70
全麦土司
3片(72克)
建议组合三
地瓜
1个(克)
麦片
6汤匙(60克)
运动后可以吃东西吗?
这个问题是更多人的疑问,觉得好不容易花了很多力气消耗掉一些热量,又要马上补充,岂不是白做工了?其实,运动完吃东西反而不用担心变胖,因为,我们运动完时,肌肉摄取养分的能力比脂肪强很多。所以,我们在运动后吃下去的养分大多是跑去滋养肌肉,而不是用来堆积脂肪。
但是要注意,“量”的问题很重要,也不要以为因为有运动了,就可以狂吃。如果,你的运动只是快走或是慢跑半小时,而你运动前已经有补充优质的碳水化合物了,此时,你做完这种中低强度的运动后,不见得要吃东西。但是,如果你运动的目的是要增肌,那运动后的进食的时间、种类、份量变得相当重要!
我一直强调,身体的代谢绝不是热量进与出的单纯加减数学题目,肌肉量的增加才是让我们有吃不胖的本钱,所以,建议我们规划的运动中,一定要有重量训练来增加肌肉量。提到增加肌肉,重训完的饮食补充就格外重要,练完重训一定要把握时间补充营养,肌肉才有养分长起来,因为运动后吃东西,大部分的养分会跑去长肌肉而非用来堆积油脂。
运动后要吃什么?
做完重训后,休息一下喘口气,就可以去觅食了,要在运动完20~60分钟内用餐。若运动完2~3小时后,才开始想到要吃东西,当你大吃一顿时,大部分的营养素就不是跑去合成肌肉了,有可能会变成脂肪!
重训后用来长肌肉的餐点,最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3:1~4:1左右最为理想,但是不要只吃蛋白质,效果不大。因为,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有碳水化合物的帮忙(因为,我们吃进去的碳水化合物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而胰岛素会帮助胺基酸进入肌肉组织合成蛋白质!所以,只吃蛋白质时,有孤军奋战的感觉!)。而一般的重训,训量完的蛋白质摄取量不用超过20克,除非你的训练强度很强,想变成“大只佬”,否则,有研究发现超过20克的蛋白质对于肌肉的建立不会有太多帮助,多吃无用反而增加身体的负担!
在这样的原则下,重训完可以来碗鸡肉饭、土司夹蛋、优格坚果、饭团配豆浆、地瓜加茶叶蛋等,热量约~大卡。
运动后食谱范例(份量应依照实际的运动量调整)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3:1
大卡的食谱范例
食物类别
全谷根茎类
豆鱼肉蛋类
水果类
食物份数
2份
1.5份
1份
建议组合1
烤地瓜1条(约克)
茶叶蛋1.5个
小苹果1个(约克)
建议组合2
小餐包2个(约50克)
豆浆1杯(cc)
小番石榴1个(约克)
大卡的食谱范例
食物类别
全谷根茎类
豆鱼肉蛋类
食物份数
3份
1.5份
建议组合1
玉米1根(约克)
烤鸡胸肉(去皮)(约45克)
建议组合2
全麦土司3片(共75克)
鲔鱼(45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