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巴林银行
巴林银行创建于年,创始人是德国移民后裔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巴林银行最初是一家商行,进行纺织品贸易及原材料国际贸易,在建立了国外的各分销分支网络之后,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开始意识到融资交易比实物交易更加有利可图,巴林通过提供信用保证促进了国际贸易。巴林公司成为伦敦第一个承兑机构,将贸易与金融联系在一起,并在之后成功转型为商业银行。
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无论是到刚果提炼铜矿,从澳大利亚贩运羊毛,还是开掘巴拿马运河,巴林银行都可以为之提供贷款。
巴林银行集团的业务专长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尽管是一家老牌银行,但巴林一直积极进取,在20世纪初进一步拓展公司财务业务,获利甚丰。90年代开始向海外发展,在新兴市场开展广泛的投资活动,仅年就先后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等地开设办事处,业务网络点主要在亚洲及拉美新兴国家和地区。截止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额为59亿英镑,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其核心资本在全球家大银行中排名第位。
然而,这一具有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控多亿英镑资产的巴林银行,竟毁于一个年龄只有28岁的毛头小子尼克?里森(NickLeeson)之手。
02
事件主角:尼克?里森
里森于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这之前,他是摩根?斯坦利银行清算部的一名职员。进入巴林银行后,他很快争取到了到印尼分部工作的机会。由于他富有耐心和毅力,善于逻辑推理,能很快地解决以前未能解决的许多问题,使工作有了起色,因此,他被视为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伦敦总部对里森在印尼的工作相当满意,并允诺可以在海外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职务。
03
如何亏掉14亿美元?
?(1)设立错误账户
里森于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来有一个账号为“”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错误。这原是一个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年夏天,伦敦总部全面负责清算工作的哥顿?鲍塞给里森打了一下电话,要求里森另外设立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总部。于是里森马上找来了负责办公室清算的利塞尔,向她咨询是否可以另立一个档案。很快,利塞尔就在电脑里键入了一些命令,这样账号为“”的“错误账户”便诞生了。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了电话,总部配置了新的电脑,要求新加坡分行还是按规矩行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依然保存在“”账户中,并直接向伦敦报告。“”错误账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存于电脑之中,而且总部这时已经注意到了新加坡分行出现的错误很多,但里森都巧妙地搪塞而过。
?(2)借此制造假账
“”这个被人忽略的账户,提供了里森日后制造假账的机会,如果当时取消这一账户,则巴林银行的历史可能会重写了。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加入巴林仅一个星期的交易员金?王犯一个错误:客户(富士银行)要求买进20手日经指数期货合约时,此交易员误为卖出20手,里森在当天晚上进行清算工作时发现了这个错误。欲纠正此项错误,须买回40手合约,表示至当日的收盘价计算,其损失为2万英镑,并应报告伦敦总公司。但在种种考虑下,里森决定利用错误账户“”,承接了40手日经指数期货空头合约,以掩盖这个失误。
另一个与此同出一辙的错误是里森的好友及委托执行人乔治犯的。因为乔治是他最好的朋友,所以里森示意他卖出的份9月的期货全被他买进,价值高达万英镑,而且好几份交易的凭证根本没填写。如果乔治的错误泄露出去,里森不得不告别他已很如意的生活。将乔治出现的几次错误记入“账号”对里森来说是举手之劳。但至少有三个问题困扰着他:一是如何弥补这些错误;二是将错误记入“”账号后如何躲过伦敦总部月底的内部审计;三是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每天都要他们追加保证金,他们会计算出新加坡分行每天赔进多少。
除了为交易遮掩错误,尼克?里森还犯了另一个严重的失误。为了争取日经指数市场上最大的客户菲利普?波尼弗伊,尼克?里森做了一次非常冒险的交易。他答应的菲利普的价格,但实际上这个价格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将客户的风险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并形成了巨大的损失。后来每天市场价格破记录地飞涨多点,由于清算记录的电脑屏幕故障频繁,无数笔的交易入账工作都积压起来。因为需要人工清算,结果造成了许多无法及时改正的错误。里森在一天之内就损失了万美元。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尼克?里森决定继续隐藏这些失误。年,里森对损失的金额已经麻木了,号账户的损失,由万、万英镑,到7月时已达万英镑。
?(3)破产直接原因
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年1月份,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分别在东京和大阪等地买了大量期货合同,指望在日经指数上升时赚取大额利润。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日本阪神地震打击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势头,股价持续下跌。巴林银行最后损失金额高达14亿美元之巨,而其自有资产只有几亿美元,亏损巨额难以抵补,这座曾经辉煌的金融大厦就这样倒塌了。
04
警钟长鸣
?(1)前台、后台人员各司其责
证券及经济业务部门的黄金规则之一就是前台、后台部门的职责分离,前台、后台部门都应该独立雇佣人员并有定期的轮岗机制,以防止前台、后台人员串通。后台部门员工的职责是确认、清算及记录前台部门的证券交易,并根据银行对手方提供的信息核实交易细节,包括交易类型、交易价格及每笔交易金额等。由于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运营规模较小,里森同时管理前台及后台部门,权力过大从而导致滥用职权。
?(2)跟踪现金流
期货交易及期权交易都会留下不可消除的现金流痕迹。当买入期货合约或卖出期权合约时,交易所都会要求支付保证金。合约要在每个交易日结束日盯市,任何因价格下跌导致的合约现金价值损失都要贷记入合约持有方的保证金账户,高级审计人员从一开始就应当跟踪现金流,而不能盲目轻信。
?(3)掌握业务知识
巴林银行及证券经纪部门的高管忽略了对衍生品市场的基础研究工作。金融机构的高管应充分了解衍生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工程的基础知识,定期学习其核心业务,形成对衍生品估值方法和衍生品配置的必要认知。
?(4)差异性分析
巴林银行的高管只对收入表示关心,并没有提出任何令里森尴尬的质疑。巴林银行的各个部门应根据经济及商业环境,针对各部门的利润情况制作预计利润表,了解预计利润及实际利润之间的差异,从而掌握公司实际运营情况。
?(5)建立交易头寸限制并严格执行
里森有权进行相对小额的交易,且可以在交易日内偶尔超额。在每个交易日结束时进行盯市的制度应得到高管的严密监督。理论上,巴林银行应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每日进行未平仓合约对账,并通过外部或独立渠道对每日内部控制进行确认。
?(6)监控未平仓合约
交易所应该严密监控谁是不同种类产品未平仓合约的主要持有人。银行高管也应该监控其各种交易业务可能产生的未平仓合约,并通过外部渠道进行审计。如果任何产品的主要客户头寸突然发生剧烈变化,就应当发起对于改事件的调查。
?(7)代理交易与自营交易的分离
当同一个交易员同时为银行的客户(代理交易)及银行本身(自营交易)执行交易时,就会产生明显的利益冲突,而且客户通常是被欺骗的一方。自营交易应该与代理交易分离,并且交易活动都应该有独立的交易部门。审计及控制制度也应从本质上有所区别:代理交易应该是银行对客户提供的一项服务。如果执行合适的信用风险及账户管理制度,银行原则上是不会有任何风险的。另外,自营交易使用银行的资本金,对交易员行为的控制十分重要,对每个交易员应该有严格的头寸限制,并且必须每日进行汇报。
姜晓羽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