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浅印象

1月份赶论文的间隙挤时间和小萝北(我与我的朋友“小萝北??”)一起飞了一趟里斯本,这次还带上了我们的另一个好朋友小傻蛋。

和以往的任何一次一样,感谢小萝北全程攻略和机票住宿,感谢瑞安爸爸往返不到40欧的机票。

1月份是旅行的淡季,欧洲境内飞葡萄牙、西班牙或者是意大利都非常便宜。最夸张的,从法兰克福飞西班牙马略卡岛才2.99欧,飞爱尔兰都柏林才5.99欧,和在法兰克福市内坐公交车差不多价格。

综合机票价格和风景之后我们决定去葡萄牙里斯本。

(西班牙巴塞罗那也很推荐,机票非常便宜,城市五颜六色非常美,到处都是好吃的海鲜饭和薄如蝉翼的火腿片,傍晚开始每个酒吧都有各种各样的Tapas,桑格利亚酒超级超级好喝。美中不足是景点门票比较贵,而且大多数高迪特色景点都收门票,是欧洲旅游城市中景点价格非常高的了。)

里斯本

从法兰克福飞里斯本大约3小时,时差1小时。我们在周三的下午到达。

里斯本是地中海气候,1月份正是雨季,整个城市灰蒙蒙的,初印象其实非常不好。

我们的民宿在MartimMoniz地铁站附近,出站还需要翻过好几个坡才能找到住的地方。阴雨天气给城市上了一层灰漆,古旧的建筑物显得更加斑驳,路边随手可见正在修葺的房子和设施。没有鲜艳色彩的里斯本显得十分破败。

第一份惊艳来自于我们的民宿。坐落在坡上,公寓是五层小楼的一楼,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房间大约50坪,呈长方形,客厅和卧室中间是浴室和开放式厨房。在不被人发现的角落里很好地藏着洗衣机、热水器、微波炉和烤箱,卧室墙上挂着有里斯本28路电车和街景的油画。

房东是个很有气质的姐姐,英语有很重的葡萄牙口音,有点难懂,但是为人非常热情,帮了我们很多。房间打扫的非常干净,厨具餐具没有一点油渍,连洗碗池都干净得反光。最重要的是,价格非常便宜。三个晚上只要欧左右,我们三个人均摊下来,每人每晚20欧不到,在附近这几个国家里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

民宿出门下坡的转角有一家很小的葡萄牙菜餐馆,里面只有几张桌子,每次路过门口都坐满了人。每天出门和回去的时候都会路过后厨,炸海鲜的味道特别香。可惜一直没机会吃上。好不容易一天中午出门晚了,想着就在这吃个中饭再走,没想到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可惜。

里斯本城内非常神奇。

我没有去过重庆,但是小伙伴是重庆人,她从到的第一天就在感叹仿佛回了重庆。这个城市好像没有太多的平地,到处都是上上下下的陡坡,交通票除了包括公交车、电车和地铁,有的还包括了电梯。很多观景台都有直达的电梯,乘坐电梯下去就到了另一条街。

城市临海,观景台上可以看到海边,搭配着错落的红房顶,很有特色。

从MartimMoniz坐上12路电车可以到超过年历史的贝伦塔(TorredeBelém)。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在灯光下整个天空都是粉紫色的。海平面很低,整个贝伦塔都暴露在海面上,露出了最底层曾经用来关押囚犯的储藏室。

从贝伦塔往回走不远处就是网红蛋挞店PasteisdeBelem。价格不贵,1欧左右1个蛋挞,附赠肉桂粉和糖霜。如果是用正宗的吃法,可能要撒上足足的肉桂粉。不过我不喜欢肉桂浓浓的味道,单单吃蛋挞就很满足了。蛋挞皮酥脆,甜度适中,对在德国待久了的我来说,真是非常好吃了。

来了德国留学,我发现我很喜欢吃甜食,尤其是松软的奶油蛋糕和各种香甜酥脆的小甜点。然而德国本土的甜点大多很“硬核”:蛋糕都是硬底的,面包口感也很扎实。相比起来,里斯本简直就是甜点的天堂,各种各样的蛋糕、面包、蛋挞、冰淇淋,便宜又好吃,幸福感成倍增加。

里斯本是个海滨城市。和几乎不吃鱼的法兰克福很不同,在这里大街小巷都是吃各种海鲜海鱼的小店。我们的第一餐就在蛋挞店旁边的一家小餐馆,吸引我的是厨师在临街的窗口正在现烤整只鸡。当然,鱼也是这家店的主打。我们点了一份蔬菜烧狗鱼、一份烤鱼、一份烤鸡。我注意到里斯本烤制食品的方式很特殊,无论是烤鸡还是烤鱼,都避免使用过多的酱料,烤的时间也比较长,吃起来有种烟熏的味道。狗鱼块倒是挺让我惊讶的,配着土豆块、西红柿、大块的青椒,和国内的做法倒是挺像。

不巧的是,在里斯本的第二天,下雨了。

冬季下雨的里斯本失去了一半多的美丽。我们冒着雨坐上了著名的28路电车,在里斯本起伏的小巷子里晃悠。

黄色的28路电车是里斯本的“吉祥物”。每一个来此游玩的人都会想花上几欧元,体验体验这个有着一百五十年历史的古老的交通工具。

电车非常可爱。可爱在于它只有短短的一节车厢,车顶很矮,高一点的人不注意就会撞到头。电车行驶的时候也很可爱。车的稳定性很差,坐在车厢里左右摇晃,配上黄色灯光下木制的车体、嘎吱嘎吱的声音,恍惚的时候会以为自己来到了十九世纪的欧洲,会觉得窗外的马路上会不会有来来往往的马车。

现代和古老的结合是欧洲城市的一大特点。无论是法兰克福、巴黎、布拉格还是里斯本,现代的交通工具开过几百年历史的马路,街道和建筑物几百年来只有些微的变化,不同的只有路上的行人,着装、发型、交通工具。国内的很多地方现在和过去是有界限的,城市的新老城区、新老建筑物,清晰、明白;而欧洲则要模糊很多,几百年的时间融合在一起,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快要下车的时候,电车突然经过了一片中国城。我非常惊讶。法兰克福是没有中国城的,顶多有一些中餐馆和中超,我以为在欧洲大陆的最西端,这里鲜少会有飘洋过海定居的中国人。没成想,不仅有,还很多。

这片中国城,一家挨着一家的外贸小店,从牌匾到装潢到店家,都是中文、中国人。从“丽丽饰品”“北京内衣”到“中医理疗”,结合着雨中里斯本灰败的街道,恍惚中好像来到了至少二十年前的某个小县城。

在欧洲待的时间长了,再回国的时候,真的觉得跟不上国内的节奏。

最明显的是支付方式。在德国的时候,钱包里不装满现金和银行借记卡,出门都没有安全感。去别的国家的时候,没有信用卡根本走不远。然而除了这三种支付方式之外,基本没有另外的支付工具。只有在机场免税区才会看到支付宝、







































哪里治白癜风治的好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wh/3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