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Lafvia)首都里加(Riga)经常被誉为新布拉格,皆因她也随着布拉格的步伐,向世人揭开铁幕。城中的新艺术建筑堪称欧洲之最,其新兴的夜生活也让西欧的夜猫子为之疯狂。年,她被选为欧洲文化首都,将迎来更多的游客。
拉脱维亚民族是多么的热爱歌唱。旅游局的宣传句是:这个唱歌的土地。这是十分形象的形容,除了每年举办各种大小音乐歌唱节之外,拉脱维亚境内未经游人污染的山林里,也常能听见鸟雀欢愉的歌唱,来到这里旅行,身上的音乐细胞会慢慢的被唤醒,手脚随音符而微微起舞。
“波罗的海跳动的心脏”
里加临海,还有一条宽米的道加尔河蜿蜒其中,有河有海,里加是三个波罗的海国家中最大的城市。
里加也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枢纽城市及避暑疗养胜地,也是世界著名港口,位于波罗的海国家的中心地带,濒临里加湾,市区跨道加瓦河两岸,北距波罗的海15公里。自古以来,里加的地理位置就十分重要,被称为“波罗的海跳动的心脏”。在二战期间里加夜夜笙歌,间谍、舞女、记者、冒险家及文化人龙蛇混杂,聚集于此。这些传奇也自然成就了里加这样的城市。
里加分古城和新城两个区域,古城格局是典型的19世纪欧洲城市模样,街道比较宽,街道两岸的建筑多为19世纪所造,风格结实稳重,老城周围则被公园围绕。在古城众多小酒吧咖啡馆里,就经常能看见时髦的年轻人,有滋有味地过着新生活,步伐更贴近了欧洲。
每栋楼房都有生动精彩的表情
里加最漂亮的楼房大多建造于繁华的19世纪末,为当时盛行的新艺术风格(ArtNouveau),夸张的门面多以巨人和怪兽石雕装饰,那是一种炫耀性极强的风格。联合国文教科组织甚至评定里加的新艺术风格建筑,无论量或质来说,都属为欧洲之最。难怪曾在30年代游览里加的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写下了“里加,北方巴黎”这句话。
里加古城外围的Alberta和Elizabetes街是其新艺术建筑的大本营,街上几乎每栋楼房都有生动精彩的表情。德国称新艺术为青春风格,有机线条的立面让建筑更为轻盈,廊柱往往是体态健硕的大力士,歌颂力量和活力,门楣窗框镶上茂盛的花花草草石雕,自此建筑不再生硬,成了动人乐章。由于20世纪初的里加是座工业大城,不少设计师还采用了机械零件等作为装饰细节,反映了当时的历史。
栋19世纪木房子,名列欧洲之冠
里加的新艺术建筑大多为政府机关、高等学府等,展示了城市的大气,而独特小巧的木结构建筑则多为民居,透露了城市平易近人的一面。目前里加约有栋木房子,大多建造于19世纪,和新艺术建筑一样,数量比率名列欧洲之冠。
大部分的木房子都位于道加瓦河的西岸,这一带原是渔村,不少木房子原为渔民之家,苏联时代遭受冷落,年拉脱维亚独立后则面临城市建设热潮的压力,木房子纷纷被推倒。Kipsala是道加瓦河中的沙岛,和里加古城遥遥相望,收藏了不少造型独特的木房子,由城中心驱车前往也不过5分钟,却似乎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蝴蝶翻飞,鸟雀争鸣,庭院里的桑树忍不住由低矮的围墙冒出来。
木房子却成了里加最昂贵地段
过去这些木房子大多住着低收入者,直到近几年,拉脱维亚人才意识到木房子的历史和商业价值,眼明手快的人把老房子买下来,重新装修再高价卖出,成为时尚。过去人们很瞧不起这些老房子,但现在这一区却成了里加最昂贵的地段。保护这些老房子,就是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拉脱维亚人们生活富裕了,也更愿意主动去保护挖掘自身的文化,城市才会变得更为动人起来。
相关精彩回顾北京男孩的里加的慢时光
兰亭推荐
拉脱维亚与中国的一带一路
里加工业大学咨询中心在河南成立
拉脱维亚移民流程以及资格
欧洲后花园—拉脱维亚
河南省国际教育交流的一件大事
里加工业大学将首次与河南省教育交流
更多留学内容,请持续成都治疗白癜风医院白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