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新干线,也就是JR的车型。日本新干线是由川崎重工业、日本车輌制造、日立制作所、近畿车辆、东急车辆制造、东海旅客鉄道浜松工场等企业联合制造。日本新干线普遍采用动力分散式的运营方式,而不是用机车(火车头)牵引。所谓动力分散,就是每节车厢的车轮都安装了驱动方式——电动机,将列车的动力分散到各节车厢。新干线的出口成绩不好,只有一次成功出口(中国台湾)和一次技术转让(中国大陆),所以新干线所有车型基本都在日本国内运营。0系(已退役):年东海道新干线通车时最早的新干线列车,世界第一种高铁,年退出东海道新干线,年于山阳新干线正式退役。
系(已退役):东海道新干线和山阳新干线上的第二代列车,年退出东海道新干线,年于山阳新干线正式退役
系(已退役):在0系基础上发展而来,和0系非常相似,年在东海道线和山阳线通车后,东北新干线及上越新干线通车,已于年退役。
系(已退役):大名鼎鼎的希望号,也就是铁胆火车侠中的原型,日本东海道、山阳新干线的第三代列车,于年退役。
系(已退役):行驶于山形新干线的迷你新干线列车。于年4月18日,最终列车「つばさ18号」运行完毕后,彻底退出营运服务。为第二款退役的新干线列车。
系:年投入,替代系作为希望号运行,创下达公里每小时最高营运时速记录。系于年年中行走“回声”号(こだま)班次,并对列车进行改造,分拆成8节车厢形式的列车(V编成),于年12月1日起取代退役的0系担任站站停车的回声号(こだま)班次之营运。年2月28日后,已全部退出“希望号”(のぞみ)班次。
系:于年年投入运营、是最大营运速度虽只有公里,但平均营运时速较系高的车型,前方车头长9米,因造型独特被日本人昵称为“鸭嘴兽”。除了作为光号与系希望号使用外,西日本旅客铁道也使用系推出不一样的新车型(系0番台),命名为铁道之星(ひかりレールスター,HikariRailstar),在编组车辆数、车辆涂装、车内座椅数与配备上,都与原有的系不同。之后川崎重工把系买到了台湾,就成了T,也是现在台湾唯一的高铁型号。
N系:由系改良而来的新型列车,首度导入摆式列车技术的第五代新干线车辆,这种技术可以允许列车在通过弯道时不需要大幅度降低速度,故提高了平均旅行速度。N系列车已于7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最高营运时速也达到km/h。该型号列车投入运行后,东京到大阪之间只需要2小时25分。
系:4年随九州新干线开通开始营运,系只在九州新干线运行。作为燕子号(つばめ,Tsubame)列车的使用车辆。虽然极速只有公里/小时,但因系是配合九州地区多山特性所设计的摆式列车,因此反而拥有新干线里最高的过弯车速。九州新干线全线开通后,服务于每站必停的慢车班次。
E1/系(已退役):原本在开发阶段预计命名为新干线系的新型列车,随着日本国铁私营化后,由JR东日本铁路公司(JREastJapan)接管该项目,所以在实际量产后改用新的命名规则,以代表“East”字首的英文字母“E”作为之后所有新车型的名称,而改名为E1。年9月退役并报废。
E2系:年长野新干线,秋田新干线开通,E2、E3、E4在97年同步推出。E2系营运时速为公里/小时。作为疾风号(はやて,Hayate)、山彦号、那须野号、浅间号(あさま,Asama)、山神号(やまびこ,Yamabiko)、谷川号、朱鹮号列车的使用车辆。因北陆新干线轻井泽以西路段采用与东北新干线的50Hz交流电不同的供电制式(25KV,60Hz),故E2系为新干线系列里唯一的双电源制式车辆。6年E2出口中国,成为和谐号CRH2型,并完成国产化。
E3系:年伴随秋田新干线开通做迷你新干线用车,东京至盛冈/福岛区间km/h,盛冈至秋田、福岛至新庄区间km/h。小町号(こまち,Komachi)、翼号列车使用。年3月,E3系已经完全退出秋田新干线小町号(こまち,Komachi)的运营。
E4系:世界载客量最大的双层高速铁路列车,达人(两列E4重联情况下),行驶于上越新干线上。最高营运时速公里/小时。爱称Max朱鹮号和MAX谷川号(Maxとき、MAXたにがわ)
E5系:JR东日本于年3月9日正式投入东北新干线使用的最新型新干线,执行东京~新青森间班次,为FASTECHS的简化量产版,爱称はやぶさ/Hayabusa(隼号)。运行速度为宇都宫以南km/h、宇都宫~盛冈间km/h、盛冈以北km/h。
E6系:于年3月16日正式运行,同E5一样脱胎自E95试验列车,于迷你新干线(秋田线)运行,运营与秋田新干线的小町号和东北新干线的隼号、山彦号、那须野号,在东北新干线都与E5混编。
E7系:是JR东日本与JR西日本共同拥有的新干线列车。JR东日本为E7系,JR西日本为W7系。设计时速为km/h,运营时速为km/h,年3月15日开始作为浅间号(あさま,Asama)在长野新干线上运行。年3月15日,W7系开始于北陆新干线上运行,执行北陆新干线延长段(长野-金泽段)的运行。
------------------------------------------------------------------------------------------------------------------------------------------接下来说中国高铁,也就是CRH车型。中国高速列车发展基本分为三个阶段,前CRH阶段,CRH阶段和中国标准动车组阶段。前CRH阶段的主要车型都为中国企业自行研发,属于探索阶段,为中国高速动车制造积累了很多经验。CRH阶段始于4年,中国为快速发展快速铁路技术开始引进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的成熟先进技术开始生产CRH系列列车,目前CRH系列列车均已能够国产化。中国标准动车组是我国高铁发展的下一阶段,这一阶段的高速列车将形成中国自己的标准体系,其功能标准和配套轨道的施工标准都高于欧洲标准和日本标准,具有鲜明而全面的中国特征。前CRH阶段——DDJ1"大白鲨"(已退役):大白鲨同样诞生在上世纪末,当时随着我国铁路的提速,对高速列车的需求很急切,于是大白鲨在“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的“公里/小时电动列车组”正式被列入发展项目。在年铁道部召集了国内多所铁路机车车辆制造及研发的核心力量联合进行时速公里的高速列车的研制。到了年4月,研究成果出来了,那就是被命名为大白鲨的DDJ1,是我国第一种电动车组。大白鲨仅生产一辆,目前已报废。
X-0"新时速"(已退役):X-0是由瑞典Adtranz自年起研发和生产,使用不锈钢车体,最高运营速度达-km/h,属于摆式列车,编号的列车于年初运抵中国天津,被命名为“新时速”高速列车,其编组比北欧的增加了一节客车。随着新型动力分布式高速动车组CRH1于7年投入到广深线上,广深线的信号系统也做了更新和升级,原本在X-0列车上的车载信号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线上的新系统。
KDZ1“春城号”(已退役):春城号电力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的电力动车组车型之一,由长春客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昆明铁路局于年联合研制成功。春城号电力动车组是为迎接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而开发制造,也是中国大陆首列投入商业运行的电力动车组,采用交—直流电传动,最高运行速度为公里/小时。9年,春城号电力动车组开始被封存于广通机务段,而另一节备用头车被封存于昆明机务段。
DJJ1“蓝箭”(已退役):DJJ1型“蓝箭”电力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的高速列车之一,由株洲电力机车厂、长春客车厂及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于0年联合研制成功累计生产8组。“蓝箭”电力动车组为动力集中式的推挽式电力动车组,采用交—直—交流电传动,最高运营速度为公里/小时。严格意义上讲蓝箭都不应算作动车。年11月21日,鉴于“蓝箭号”车底在进行性能评估时已达退役标准,“蓝箭号”不再担当旅客列车任务并正式“退役”。
DJJ2“中华之星”(已退役):“中华之星”是DJJ1型“蓝箭”的后继产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公里动车组”。“中华之星”和上一代的DJJ1(蓝箭)电力动车组一样,均属于动力集中式设计。2年11月27日,以两辆机车及三辆客车的短编组“中华之星”在新建的秦沈客运专线进行高速试验,其最高速度创造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5km/h,成为轰动一时的时事。但随后的试验中“中华之星”多次出现重大安全故障。3年1月至5年初期间,“中华之星”持续在秦沈客运专线上进行线路运行考核,约每天不载客来回往返沈阳及秦皇岛一次,总运行里程达到53.6万公里。随后“中华之星”正式配属沈阳铁路局,于5年8月1日起正式投入载客运营,运行秦沈客运专线,6年8月2日停运,存放在沈阳车辆段,年2月27日送至中国铁道博物馆。
DJF1“中原之星”(已退役):“中原之星”电动车组(DJF1型电力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的准高速电力动车组。是“交-直-交”电传动、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具有运行平稳、安全系数高、编组灵活等特点,适用于中、短途快速旅客运输。“中原之星”动车组属实验性质,仅生产了一列动车组,制造厂商株洲电力机车厂,于1年9月21日出厂。1年11月4日,“中原之星”停靠在石家庄电力机务段的列车整备线。于1年11月18日起投入服务,是当时中国铁路编组最大的电动车组。目前此列车已经停用。
DJF2“先锋号”(已退役):“先锋号”电力动车组中国国内首列交传动动力分布式列车,被国家计划委员会列为“第九个五年计划”的重点科技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北京那家白癜风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