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国二月时期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做出了

白癜风全套检查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6/5791815.html

引言

战争教育了人民,唤醒了群众,造成了革命形势。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唯一正确的口号和行动方针,就是变现时的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各国社会民主党叛卖的情况下,唯有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坚决实行这个方针,领导俄国人民为推翻沙皇政府而英勇斗争。在大战期间,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到了年初,战争夺去了俄国数百万人的生命,使大约一千四百万人脱离生产去服兵役。资产阶级和地主大发战争财,工人和农民却饥寒交迫。战争破坏了整个国民经济。

工业产量锐减,农业因劳力不足而萎缩,交通运输一团混乱,赋税激增,币值猛跌,物价飞涨,城市的燃料和粮食供应极度紧张。年冬天,莫斯科的面包房门口经常出现“今日整天无面包”的牌子。年1月底,彼得格勒仅存十天的面粉,三天的油脂,肉类供应完全断绝,面临饥饿的威胁,罢工斗争迅速高涨。年8至12月罢工人数为三万四千,年为五十四万,年增至一百万以上,斗争越来越带有政治性质。年10月,波罗的海舰队的主力舰“甘古特号”水兵举行起义。

农民运动也不断加强,“农村呈现年的景象”。在战争时期,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和中亚的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起来反对殖民压迫,年,哈萨克爆发的民族起义声势最为浩大。同时,沙皇专制统治上层也出现了危机。内阁大臣频频换马,在战争进行的两年多时间中,接连换了四个首相、六个内务大臣、四个军事大臣、三个外交大臣。尼古拉二世及其宫廷奸党急于同德国单独媾和,强化残暴的军事独裁统治,解散国家杜马,打击资产阶级反对派,以便集中力量镇压国内革命运动。资产阶级责难沙皇政府无力镇压革命运动,并担心沙皇同德国单独媾和。

他们的头目在英、法政府的支持下,企图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尼古拉二世,另立一个执行资产阶级意志的沙皇。年初,革命形势更为高涨。1月22日,彼得格勒十五万工人举行纪念“流血星期日”的政治罢工和示威游行。3月3日,大型军火工厂普梯洛夫厂工人举行罢工并走上街头,得到其他许多工厂的响应。3月8日,首都九万工人响应布尔什维克的号召,又举行了政治罢工。10日,革命运动波及彼得格勒全体工人。各区的政治罢工发展为全城的政治总罢工。工人们在红旗上写着“打倒沙皇!”“打倒战争!”的口号,并同警察展开了激烈的冲突。沙皇命令军队“制止首都骚乱”,在街区和桥梁上密布岗哨,架起机枪,准备实行大屠杀。

但是,在工人群众斗争的影响下,军队已开始分化,其中一部分转到人民一边来了。3月11日(俄历2月26日)布尔什维克党号召继续进行反对沙皇制度的武装斗争和成立临时革命政府。经过激烈的战斗,到第二天晚上,工人和士兵占领兵工厂、弹药库、火车站,捣毁警察署,逮捕沙皇的大臣、将军和宪兵,释放狱中的革命者,控制了整个城市。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消息,迅即传到其他城市和前线,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当地工人和士兵反对沙皇的斗争。统治俄国达三个世纪的罗曼诺夫王朝沙皇专制制度终于被推翻。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了。虽然因沙皇警察的迫害,布尔什维克党的许多领导人被监禁、流放,许多组织被破坏、削弱,但是,党仍然坚强地领导着革希斗争,在工人和士兵中做了大量鼓动和组织工作。

从革命的最初几天起,布尔什维克党就发动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苏维埃。正当布尔什维克党直接领导工人和士兵战斗在街头的时候,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却骗取了苏维埃代表的多数,夺去了彼得格勒苏维埃的领导权。他们害怕革命的继续发展,甘愿把政权拱手让给资产阶级。3月12日,即起义胜利的同一天,国家杜马中的自由派代表同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暗中商定组成了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3月15日,国家杜马委员会代表团同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代表团谈判达成协议,宣布成立以李沃夫公爵(-)为首的临时政府。

这是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其中资产阶级立宪民主党和十月党攫取了重要职位,小资产阶级社会革命党首领克伦斯基(-)担任司法部长。临时政府执行资产阶级的意志,保存旧的国家机器,不敢触犯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却把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由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叛卖,由于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浪潮对广大群众的侵蚀,政权暂时被资产阶级所窃取。但是,当时与资产阶级政府并存的还有另一个政权,即工兵代表苏维埃。这样,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因此,摆在布尔什维克党面前的任务,就是领导俄国人民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把革命推进到社会主义阶段。

俄国二月革命“没有改变战争”,但是,它造就了任何国家、西方大多数革命都没有过的组织,即苏维埃,它蕴藏着新的巨大的革命力量,“表明俄国革命能够战胜战争”。殖民地、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大战过程中,帝国主义把许多殖民地附属国强行拖入战争,把它们当作相互争夺、相互厮杀的战场,空前加强对它们的剥削和掠夺。帝国主义宗主国强迫殖民地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整个战争期间,法国在其殖民地征发了将近一百四十万人,英国征发了四百五十多万人。英国从印度财政收入中掠夺了一亿四千六百万英镑作为战费,还搜括了大批粮食、畜产品和战略物资,强征到中东作战的印度士兵就达一百万。

中国也有大批劳动者被劫运到欧洲,强迫为协约国服劳役,遭到无辜伤亡。这次战争给殖民地、附属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人民的负担急剧加重,耕地面积缩减,物价飞涨,实际工资普遍下降。被当作战场的国家受到更严重的破坏,人民遭受更残酷的迫害。战争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某些殖民地附属国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控制,因此这些国家的轻工业和采掘工业等部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无产阶级的队伍都有所增长。总之,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帝国主义宗主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了。工业无产阶级的壮大,帝国主义的凶残压迫和暴行,使这些国家的劳动群众成了世界政治的积极因素,成了用非命推毁帝国主义的积极因素,并使这些国家的革命运动讯发展起来。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

英国和法国武装了殖民地人民,帮助他们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新式机器。他们将利用这种学识去反对帝国主义老爷们。”在此期间,印度人民革命情绪不断高涨,反战起义此伏彼起。至年间,孟买纺织工人连续举行大罢工。年,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在勒克瑙分别举行代表大会,要求英国给予印度以充分的自治权,并在提拉克的倡议下成立了印度自治同盟。在大战期间,伊朗实际为英国和俄国所占领。随着战争的拖延,伊朗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日趋高涨,在伊朗各省几乎都有农民组成的游击队。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领导的“森林军”,在北部地区展开了反对俄国帝国主义的游击战。在中东和北非,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人民都展开了反对土耳其暴政的斗争和要求民族自决的运动,摩洛哥和利比亚人民也举行了反对法国和意大利民族压迫的暴动。

世界大战的结束,战争的第三阶段

到年底,德军参谋部承认单靠陆军已无法制胜,下令各条战线的德军转入战略防御;同时决定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德国参谋部估计,卡断海上交通,半年后就可以迫使主要敌手英国投降。年2月1日,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开始任意袭击往返于协约国港口的交战国和中立国的一切船只。起初,潜艇战似乎有效。协约国方面被击沉的船只,2月份是七十八万吨,3月份是八十八万吨,四月份增至一百零九万吨。但是,由于对方采取了武装商船、设置水雷、实行护航制度等一系列反潜措施,德国企图用潜艇战取胜的打算落空了。

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打着中立的旗号与交战双方大做军火生意,从中牟取暴利。美国统治集团期望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两败俱伤,尔后它伺机参加一方作战,以便战后参与分赃,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大战的前三年,美国同协约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它向协约国提供了约二百亿美元的物资和贷款,因此它与协约国的利益息息相关。俄国二月革命后,国内革命形势继续高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地位摇摇欲坠,美国害怕俄国与德国单独媾和,导致协约国的失败,损害它在协约国的利益。同时美国对德国的称霸世界的野心十分恐惧,德国的扩张势必成为美国夺取世界霸权的障碍。这些因素促使美国决定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

德国宣布无限制潜艇战后,美国就以此为借口,于2月3日宣布对德断绝外交关系。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年4月,英法军队在西线集中大量兵力,从佛兰德至安纳河发动全面进攻。德军参谋部事先获悉这个计划,作了充分准备。双方伤亡惨重,而英法军队一无所获,没有突破德军战线。在意大利战线,意军从年5月起在依崇佐河地区连续进攻,最初略有进展。10月下旬,德奥联军举行反攻,意军仓皇溃退,威尼斯平原大部分被占领。在英法军队增援后才得以稳住战线。在东线,二月革命以后建立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应协约国集团的要求和出于加强自身军事独裁统治的需要,于7月1日在利沃夫冒险发动大规模进攻,不久就被遏阻。

9月初,德军进攻里加湾。为了对付迫在眉睫的无产阶级革命,克伦斯基政府和俄军指挥部放弃了里加,向德军敞开了通向彼得格勒的大门,妄图借德国反动武装镇压国内革命力量。协约国为了逼迫希腊参战,策划了6月政变,驱逐了亲德的国王,而由亲协约国的首相掌权。6月29日,希腊宣布同德、奥、土、保四国同盟断绝外交关系,随后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在高加索、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德土军连遭挫折。英俄军队打通了高加索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联系。巴格达、耶路撒冷先后被英军占领。当两大帝国主义集团正在拚命厮杀的时候,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象一声春雷,冲破了帝国主义战线,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二月革命以后,俄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条件已经成熟。4月16日列宁从国外回到了彼得格勒,这对于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举行了武装起义。工人和士兵迅速占领了首都的火车站、邮政局、电报局、国家银行和政府各部。停泊在喀琅施塔得港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轰击临时政府盘踞的冬宫。阿芙乐尔的炮声宣告了十月革命的胜利。7日夜间,在斯莫尔尼宫召开了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全部政权已转归苏维埃。

次日,在大会上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胜利诞生了。苏维埃国家执行无产阶级的对外政策,立即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并号召各国人民以革命手段制止帝国主义战争。8日,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由列宁签署的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缔结和约,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和平法令坚决地揭露和谴责了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滔天罪行,决定公布和无条件地废除俄国地主资本家政府所批准和缔结的全部秘密条约,号召英、法、德三国的觉悟工人同俄国无产阶级一起,“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

田早苏维埃政府的和平建议遭到协约国的拒绝,而德国为了集中力量同英法作战,同意和谈。但它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力图夺去前沙俄帝国境内的一大块土地,并把波兰、乌克兰及波罗的海沿岸诸国变为它的保护国。当时国内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疯狂地进行破坏活动,各帝国主义国家企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在这种条件下,继续战争,就无异于把刚刚诞生的苏维埃共和国的生命作孤注一掷。为了赢得时间,建立红军,巩固无产阶级新生政权,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坚决主张缔结和约,并准备作出某些必要的妥协,“以便后来容易捕获和枪毙强盗”。年3月3日,苏维埃政府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

苏维埃政权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暂息时机。世界大战的结束年,同盟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物资耗尽,后备兵源枯竭,反战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但是,德国在布列斯特和约签订以后,侵占了东欧大片领土,狂妄地认为自己已占优势,决心在美军到达以前彻底击溃英法,在夏季胜利结束战争。年3至7月间,德军在西线集结了二百零五个师,倾全力发动了四次攻势,但在受到协约国部队阻止以后,再也无力进攻了。这时,协约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3月26日,决定成立联军统一指挥部,4月,任命法国的福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美国的军队和大英帝国各自治领的军队不断开来。8月8日,协约国联军在亚眠东面全歼德军十六个师。9月底至10月初,联军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德军连连败退。

在前线溃败、国内革命运动高涨的情况下,德国统治者急忙采取换马的办法,任命以巴登亲王玛克斯为首的自由派组成“国会制”新政府,并吸收社会民主党人参加,妄图以此同敌方谈判,争取停战,保存帝国军队,挽救君主制度和霍亨索伦王朝,加强镇压国内革命。10月4日,新政府向美国总统威尔逊发出照会,请求停战。在德军败退的同时,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也都连吃败仗。9月15日,萨洛尼卡方面的联军对保加利亚发动强大攻势。保军溃不成军,士兵举行起义,宣布成立共和国,并向索非亚前进。保加利亚政府惊慌失措,赶忙宣布同同盟国断绝关系,并于9月29日投降。10月,土军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被击溃,30日,土耳其宣布投降。

奥匈帝国土崩瓦解,民族解放运动蓬勃掀起,南部斯拉夫人、捷克斯洛伐克人和匈牙利人都相继宣布独立。10月24日,意大利军队对奥匈帝国发动最后进攻。28日,奥军指挥部请求停战,11月3日投降。此时,德国四面楚歌,陷入绝境。11月3日,基尔港水兵起义。几天之内,革命席卷全国。9日,柏林爆发革命。德皇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第二天逃亡荷兰。政权转到了右翼社会民主党人艾伯特等人的手中。11日,德军正式投降,德国代表团在贡比涅森林福煦的行军火车上接受了停战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11月13日,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现代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矛盾急剧尖锐化的结果。这次大战持续四年之久,参战的国家达到三十多个,十几亿人被卷入战争。这次帝国主义战争使上千万人丧失生命,给劳动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而垄断资产阶级却在战争中大发横财。

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者原来企图用发动战争的办法摆脱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但结果却与他们的愿望相反,战争促使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更加尖锐。年,在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一环的俄国,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爆发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胜利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结语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掀起了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德国、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爆发的革命,使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都垮了台。“成打的皇冠从皇帝头上落下来,没有人去拾”。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也气势磅礴地展开。正是这股席卷东方和西方的革命风暴,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统治,制止了帝国主义战争。毛泽东同志指出:“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参考资料:《世界近代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wh/10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