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钞中的贵族拉脱维亚ldquo拉特

拉脱维亚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北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爱沙尼亚和立陶宛统称为波罗的海三国。年5月1日加入欧盟,年1月1日正式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与欧元实行无限期兑换制,1欧元=0.拉特。由于该国的人均收入较低,因此拉脱维亚也被称为最穷的发达国家。

-年拉脱维亚人均月收入表(欧元)

自年8月22日恢复独立后,拉脱维亚央行于年6月28日起发行本国新货币——拉特。与旧钞的兑换比率为1拉特≈卢布。7年,央行对版拉特进行了防伪升级。其中拉特和拉特使用了捷德GD公司最新的Varifeye?窗口条纹技术及FEEL热敏变色油墨。根据收入表显示,7年拉脱维亚居民的人均月收入只有欧元,相当于拉特(最低工资仅超过拉特)。而9年发行的拉特大额钞票就像富人一样非常稀有,因此没有人会将拉特作为流通货币使用,就连拉特在平时也都是非常罕见的。之所以发行拉特,只是因为人们需要存放货币价值和现金储蓄。

拉脱维亚纸币设计带有该国环境和文化象征元素:橡树、道加瓦河、家园、帆船、克里沙尼·巴隆斯男爵、戴着民族头饰的女性肖像。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元素已成为拉脱维亚国家的象征。因此,纸币上也象征性地描绘了拉脱维亚民族的发展历程。这条路始于道加瓦河沿岸的圣橡树下,经过精心照料的拉脱维亚家园以里加为中心,发展成汉萨同盟之城。钞票背面的图案刻画了拉脱维亚祖先所创造的生活、工作以及节日时刻。包括卷轴上的木雕、古老的弓形胸针、编织的传统装饰品花纹图案、里加市的历史印章、Lielvārde腰带以及青铜头饰装饰品。

正面:拉脱维亚民歌之父克里沙尼·巴隆斯男爵Kri?jānisBarons-;右侧为拉脱维亚民族服装上的腰带花纹图案Lielvārdebelt。

背面:主景为民族服装上红白相间的腰带花纹图案Lielvārdebelt;右下角为拉脱维亚大型国徽。

正面:戴着民族头饰的女性肖像;透视窗口为小型国徽形状,上面三颗星代表了拉脱维亚的三个历史区域,下方为程式化的橡树叶;右侧为拉脱维亚民族服装上的腰带花纹图案Lielvārdebelt。

背面:主景为民族服装上的腰带花纹图案;透视窗口内显示三颗五角星和字母“LS”,下方为程式化的橡树叶;右下角为拉脱维亚大型国徽。

克里沙尼·巴隆斯

Kri?jānisBarons-

克里沙尼·巴隆斯男爵是拉脱维亚的民俗学家、作家、民歌收集者。他于至年间收集整理了20多万首民歌,编入《民歌档案柜》,因此被誉为“拉脱维亚民歌之父”。1年,“民歌档案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欧洲和北美洲世界记忆名录》。他的文章也为拉脱维亚文学语言的流行科学风格奠定了基础。

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民歌档案柜”原件

年10月31日,克里沙尼·巴隆斯男爵出生于Strutteln庄园。家族中有七个兄弟姐妹,他是最小的一个。十岁时父亲去世后,巴隆斯男爵结束了庄园的童年时光,于年踏入学门。年,巴隆斯男爵进入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在那里学习了数学、物理学、天文学以及俄罗斯文学。并结识了K.Valdemārs和J.Alunāns,与他们组成了一个由国家组成的拉脱维亚学生团体,这是拉脱维亚青年运动的主要开端之一。

年,巴隆斯男爵开始在《MājasGuest》报纸中发表文章,并于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首诗。同年又提出了收集拉脱维亚民间文学艺术的想法,却没有意识到这将成为他毕生的工作。年,由于缺乏资金,巴隆斯男爵停止了在塔尔图的学业,回到了邓达加。年5月,应J.Alunāns邀请,他来到圣彼得堡,参加了《圣彼得堡》报纸的创立仪式。从年起,巴隆斯男爵成为了该报纸的主编,他几乎以不同的笔名撰写了所有文章。除了新闻和科普文章外,巴隆斯男爵还发表了他的许多故事《祖父的婚姻》《什么是犯罪》《被宠坏的市场游乐设施》《狡猾的人》等。这些故事反映了巴隆斯男爵对童年庄园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对现行道德规范的抗议。另外,巴隆斯男爵的《河流和人类生活》《神墓》《我们的宝藏》等诗歌也表达了人类的进步与努力,美化了英雄主义并唤醒拉脱维亚人民的自信。在讽刺作品中,表达了现实的黑暗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及不满。

年,《圣彼得堡》报纸关闭。巴隆斯男爵通过考试,在圣彼得堡国家教育部担任翻译,并编撰了波罗的海地区土著人民的书目索引。年移居莫斯科,在沃罗涅日省的贵族家庭中担任家庭教师。年,男爵接管了由F.Brīvzemnieks发起的拉脱维亚民歌收集和整理工作。随后于年搬到里加,在那里收集、处理、安排和出版民歌。–年出版了6卷共8本拉脱维亚歌曲,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诗歌出版物之一。该出版物是拉脱维亚语言学发展的基础,通过对民歌进行系统化,巴隆斯男爵创造了拉脱维亚民歌的首个学术收藏、分类、变体等的科学原理,并以此将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加以推广。

里加大公墓——巴隆斯男爵墓碑

巴隆斯男爵于年3月8日在里加去世,享年88岁,被埋葬在里加的大公墓中。遵循他生前的愿望,墓地周围被装饰了绿色的草坪。

戴着民族头饰的拉脱维亚女性肖像

在拉脱维亚,这个具有民族化身的头像被称为米尔达(Milda)。该头像是经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其原型取自拉脱维亚语言学家泽尔玛·布劳埃ZelmaBrauere(-)。泽尔玛在拉脱维亚国家印刷厂担任高级校对员43年。

泽尔玛·布劳埃

ZelmaBrauere(-)

著名的图形艺术家里查德·扎里什RihardsZari??被年轻、美丽和热情的泽尔玛所吸引,于是用泽尔玛的肖像设计了几种纸币和硬币。从年开始用于拉脱维亚5拉提银币,泽尔玛在拉脱维亚民族服装中的肖像成为拉脱维亚民族的象征。该肖像也用于设计拉脱维亚欧元硬币,分别为1欧元和2欧元。随后,财政部决定拉脱维亚货币上的肖像必须以“未婚女性的脸”装饰,以象征自由。因此泽尔玛的头像被艺术化,突出了迷人的笑容以及散发出女人的善良味。

泽尔玛·布劳埃素描画

老设计与新设计对比

人们渴望一种高尚而美丽的东西。拉脱维亚民族是拉脱维亚人民的血统,是多愁善感的浪漫主义民族,因此把年轻的泽尔玛·布劳埃形象以艺术的形式将其变成美丽与理想的化身。

但塞尔玛本人命运坎坷。年,在克鲁斯特皮尔斯机场,塞尔玛的飞行员未婚夫丧生,此后便没有再次结婚。她一生都住在帕道加瓦MazaNometnju街上的木制房屋中。这所房屋一直保存至今。年,塞尔玛被电单车司机撞倒不幸去世,随后被葬在拉丘普斯公墓中。

Lielvārdebelt利尔瓦德腰带

利尔瓦德腰带是拉脱维亚的民间服装元素之一,被认为是手工编织装饰物的杰出典范。腰带由两种颜色(红、白)的图案组合,中间或边缘交织有绿色、蓝色或紫色的线,并带有可变几何图案。一般长3米,宽10厘米。到目前为止,已发现74种不同的腰带纹饰变体。这些都在拉脱维亚国家历史博物馆中展出。

利尔瓦德腰带上的几何图案

利尔瓦德腰带的起源非常古老,据说图案中包含了宇宙密码及现代神话基础,具有特殊的保护力量,当然也包括异教徒的邪恶咒语。在拉脱维亚当代文化中,利尔瓦德腰带在人们的脑海中具有象征性的独立生存意识,其图案经常用于当代文化中。因此,利尔瓦德腰带拥有远胜于其它腰带的神话般力量,这不是因为制作腰带的技术或由于其复杂的图案以及漂亮的色彩,而是因为其强大的象征意义。

身着利尔瓦德腰带的当地女性

拉脱维亚国徽是在年11月18日宣布独立的拉脱维亚共和国成立后,于年6月16日正式通过的。年,苏联占领拉脱维亚之后使用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徽章,直到年2月15日再次恢复。国徽结合了拉脱维亚国家建国的象征以及其历史地区的象征,由拉脱维亚艺术家RihardsZari??设计。

拉脱维亚国徽(小型)

小型国徽上方三颗金色五角星代表拉脱维亚的三个历史区域:维泽梅(Vidzeme)、拉特加尔(Latgale)和库尔兰(Kurzeme,通常也代表塞米加利亚Zemgale)。金色太阳与蓝色背景代表着自由,太阳由17条射线构成,象征着17个拉脱维亚人居住的地区。红狮代表库尔兰和塞米加利亚,银狮代表维泽梅和拉特加尔。

拉脱维亚国徽(中型)

中型国徽的底部装饰着橡树枝,这是拉脱维亚的国家象征之一。

拉脱维亚国徽(大型)

大型国徽底部增加了红白相间的彩带,左右两侧以狮子和狮鹫守护。拉脱维亚对于三种类型国徽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总统、议会、总理、内阁、政府各部、最高法院、总检察长以及拉脱维亚外交和领事使团都使用大型国徽。议会机构、部长内阁和其他机构在政府各部的直接或间接监督下使用中型国徽。其他政府机构、市政当局和教育机构在官方文件中使用小型国徽。

了解完钞票上的文化内涵之后,再来聊聊防伪主题吧!拉脱维亚是世界上第二个使用捷德GD的Varifeye?窗口条纹技术的国家(第一个是保加利亚)。Varifeye?窗口是在抄纸过程中即形成孔洞。孔洞由自然的物理作用而成,因此其周边的纤维不受破坏而自然形成毛边。纤维与烫印在透明窗口上的塑料薄膜相互融合,从而达到独特的防伪效果。

背面烫印塑料薄膜条纹

窗口正面窗口背面

Varifeye?窗口可融合各种光学可变技术,如:Pixel像素窗口、Magic魔术窗口、C2窗口、换色窗口等。拉脱维亚的Varifeye?窗口上使用了OVI光学可变墨水,倾斜钞票可见隐藏在窗口中的“LS”字样由绿变金。

Varifeye?变色窗口

目前世界钞票上所使用的最新Varifeye?窗口多数为Varifeye?ColourChange换色窗口,这种窗口具有高科技特色,它通过窗户和金属箔这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相互作用而实现,具有引人注目的活力。年12月首次运用于新版塔吉克斯坦索莫尼上,阿曼年新版纸钞上也使用了该窗口技术。

最大看点还是钞票上使用了热敏变色油墨。捷德的FEEL—(FastEnergyEffectiveLink,快速热敏变色印记)是纸币的交互式防伪标识。将指尖按在纸币特定位置,指温足以使颜色褪去,这让识别真伪变得十分容易。但有时候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将油墨褪色。

金变绿

加温褪色后的印记

不知为何,目前FEEL这项防伪技术用在纸币上的应用还是十分少见。除了拉脱维亚和拉特以外,本人也只见过捷德GD的个别测试钞上有所运用。

在钞票中还嵌有捷德GD的全息安全线程Holographicthread(Hologramthread)。这种安全线程表面具有全息特征,通常宽度为2.5~5毫米,可嵌入纸张中。

全息安全线程表面呈虹彩状,潜像(面额数字)包含在全息条带中,字母“LS”呈块状横向排列,倾斜观察,全息条带具有变色效果。透光观察,可见正反面额数字“”及字母“LS”。

毕竟,这两枚钞票分别发行于7年和9年,微镜技术和箔条纹技术还没有运用于钞票中。因此,拉脱维亚钞票上的防伪运用在当时来说已经是非常高端的。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辅助防伪技术运用。

人像水印

对印技术和复杂的多色底纹

多色荧光纤维丝

双色荧光号码

光变油墨

凹印手感点

潜像

雕刻凹印

截止到目前,全世界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钞票上使用了Varifeye?窗口技术。这些国家分别是:保加利亚、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斯威士兰、蒙古、塔吉克斯坦、阿曼、阿联酋、伊拉克、苏格兰、亚美尼亚(按发行先后顺序排列)。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尽早收藏!

精彩每一天,等你来分享

喜欢我的文章就请动动手指转发出去吧!让更多朋友来了解塑料钞上的文化故事。我的新书《世界塑料钞收藏与研究》正火热销售中,如需订购,请与我联系,谢谢支持!书价:元

本书涵盖了自年到年底,世界塑料钞发行30年来所有的塑料钞知识。全书共页,13万文字,多幅图片,配中英文翻译。从塑料钞的历史、分类、防伪、研究、版别等多方面系统地进行了阐述。此书填补了国内该领域多项空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收藏研究工具类书籍。

购书请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mj/8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