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roamingnotes
《一意孤行欧洲漫游笔记》
第三部西欧十国之旅
1.再回欧洲,重游荷兰比利时
又见阿姆斯特丹
时隔一年,今年暑假再次来到欧洲。这次旅行直截了当不再谦虚,首先要重访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弥补去年丢失的照片,然后向东去德国奥地利,最后计划徒步横穿阿尔卑斯山再访意大利,预计要走十个国家。
雨中的伦勃朗公园
今年七月的阿姆斯特丹与去年不同,赶上两天断断续续的下雨,傍晚出游,雨稍驻而风劲吹,刮走了去年此时此地柳绿天阴世俗水乡的温和感觉。
自行车很普遍,没人炫富。
偶尔会见到来阿姆斯特丹吸大麻的游客
阿姆斯特丹市政厅
两天后乘火车出发向南,那是我一直耿耿于怀的比利时。一路天色阴沉,灰云凝重,到了安特卫普大概是下午四点。时隔一年,今天又见到这华丽又略显阴郁的巴洛克风格火车站大厅,见到熟悉的站北花园广场。
向西经过商业大街,再访北边窄街里的圣雅各布Sint-Jacobskerk教堂。从街道上观其外表,这个哥特式教堂并不起眼,但却是前往西班牙圣地亚哥朝圣之路的北方起点。年还只是一个小屋,年始建,那时的安特卫普是欧洲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从16世纪中叶起开始衰落。到年建成时巴洛克建筑已经盛行,所以现在看到的内部装饰已是巴洛克风格。
刚一进门,教堂里值班的老先生马上走过来指着我的相机,并非禁止照相,反倒客气地说道“你可以照相”,这样特意的提醒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在17、18世纪,圣雅各布教堂是安特卫普知名人士的本教区圣堂,当地教区的一些知名人士在堂内兴建了几个小礼拜堂作为私人墓地,最有名的当属安特卫普的著名画家鲁本斯的小礼拜堂,在他年去世的五年之后才完工。我从正殿慢慢往南走,远远就看到了小礼拜堂正面的鲁本斯绘画,下边安放着石棺,左侧立架上摆着一幅小油画,画的是一具骷髅,作为当年把他的遗骸从墓地移到教堂内的记录。在这空荡荡的殿堂里,此情此景真让人感慨万千,欧洲巴洛克绘画大师鲁本斯,生前是何等的辉煌,同在本城的宅邸又是何等的豪华,身后终归白骨一具。
走出教堂后心情一直低沉压抑,在这阴云无风的下午,安特卫普那灰色多云的天空,也因此而更显阴郁。这种情绪的余波长久地流传下来,以至于几周后在慕尼黑老美术馆见到了那幅鲁本斯夫妇像,衣着华丽神态自得,更感到人生的某种荒谬与虚诳。
向西经过旧市政厅,一群青年人席地而坐,老槐树下传来悠扬的琴声。在中间有大喷泉的中心广场,四周布满高高瘦瘦的尖顶哥特式民居,看上去仿佛是住着魔鬼的地方。在市政大楼反复询问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确知今日闭馆,于是信步来到西部大河边。宽阔的斯海尔德河缓缓地向北流入大西洋,河风掠过,浮云惨淡,依似去岁旧时光。直到向东返回经过社区,见到楼间空地打篮球的少年,多少让人感到安特卫普还有一点现实生活气息的。回想去年也是在这个居民区内的空地,亮阴天下很多中老年人像模像样地举办着一场旧货拍卖会。今次不见如此世俗场面,好在东边有一家成人用品商店,远远的一对情侣望着展窗忍不住地笑着,近看窗内展示着各种各样的构思夸张的明信片。比利时人在低级趣味上的幽默感由来已久,与老博鲁盖尔描绘的乡村舞会一脉相承。他们既冷漠严肃,又幽默朴实,这样的人们这样的性格和这样的国度,对于我来说至今都牵思绕魂,是一个难解的情结。
练习街舞的年轻人
次日下午到达尼德兰画家凡艾克的故乡根特,看来晚上要有什么嘉年华之类的活动,正在装修的圣巴瓦教堂附近游人如织,我只好用想象力回忆一下帷幕包围的侧殿里那幅三联画《神秘的羔羊》。
另一个画家梅姆林的故乡布鲁日却是宁静秀美,到处是红砖小楼。
又是一位特意给我带路的热心人。必须感谢,同时也有损失,我因此失去了从容观景照相的自由感。
旅馆干净整齐,接待的女服务员十分热情,分给我的房间里布满了十余个上下床,没有顾客。随后一个罗马利亚的女青年入住,悄然整理着行包,一脸朴实的样子。又进来一位在法国留学的中国男生,见到我兴奋异常,据称他已经半年没说中国话了,我们一起到小小的庭院中喝啤酒。
傍晚游览布鲁塞尔市政厅广场,紧邻市政厅那华丽的法院三层楼,是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
次日再经布鲁塞尔,无需出火车站就直接转乘了南下的列车,在阴云密布的下午向西南城市图尔内进发。
图尔内火车站不大却也显得古朴厚重,穿过雨后的广场来到向南,在十字路口有个老头淘气的举手挡住我的相机镜头,坏笑的表情与当年大兴化纤厂基建科长马大明极为神似,比利时人的风趣幽默,在这阴晴不定的薄云天里反倒更显亲切。
向南远远的看到了中世纪的图尔内主教堂的尖顶,必须忍住激动,我已经惦记它很多年了。照例先要围着教堂漫游一周,街道广场空旷冷清,咖啡桌成片却没什么顾客。教堂外墙被往日的煤烟熏成黑色,突出部分又覆盖了灰白的浮尘。这个教堂在美术史上颇有名气,罗马式风格的中殿完成于年,之后完成的塔楼部分却是哥特式风格,属于横跨12世纪末两个时代的典型代表。教堂内部人物浮雕既丰富又写实,表面陈旧而光滑的石材诉说着久远的往事。
注意到西门外的小巷地面起伏,布满煤渣,让人想起当年吴作人、聂荣臻那一代人留学比利时的情景,想象着早在18世纪,比利时确是欧洲大陆第一个进入工业化的国家。
下集预告:再访法兰西,从里尔到鲁昂
图文原创丨王志祥
版面编辑丨王瑜瑶
Europeanroamingnote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