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坐骨神经痛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其实这种病的病因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患者的坐骨神经痛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被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它的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剧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势;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如病变位于神经根时,椎管内压力增加(咳嗽、用力)时疼痛加重。
肌力减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变部位、损害的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可有坐骨神经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瘫痪。可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
有坐骨神经牵拉征,Lasegue征及其等位征阳性,此征的存在常与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经根或神经干此征可消失。
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可有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包括外踝的振动觉减退,亦可有极轻的感觉障碍。
那有可以治疗的方法吗?
汉方通痹汤疗法
第一阶段:温经止痛,活血化瘀
痹症若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主或因肿胀酸软功能受限,不论其兼证的偏寒、偏热,在临床上都有一个特点:得热则痛减,得热则舒,遇冷痛剧。因此,在中医辨证论治上都应以温经止痛,温通行滞,温通参湿为主治,再结合证型之偏寒、偏湿、偏热、偏瘀而加减。
第二阶段:调理气血,舒经活络
在疼痛缓解的基础上,采用标本兼顾的论法,调理气血非常重要,即把止痛药和调理气血药结合起来,但不宜骤用竣补之品,必须待疼痛、肿胀基本消失,舌苔转薄、口中和,方可用补,还应间以行滞、豁痰、通络之品。
第三阶段:峻补真阴,调和营卫
汉方通痹汤强调要以峻补真阴之品以使气血流行,则虚热自退而疼痛解,此乃治本之法。初期止痛,用药俱偏于辛温,不如此则不能止痛;中期则温通与调理气血并行;后期则以补虚收功,这样才能巩固前一阶段的疗效。
以上为汉方通痹汤治痹三个步骤,三者是可分而不可离,不能截然分开,是互相联系,但又各有侧重,不可偏执。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