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冰淇淋1

小孩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http://m.39.net/pf/a_4577583.html

·

1

冰淇淋的

起源与发展

《罗马假日》里有这样的一幅画面,赫本饰演的安妮公主来到民间,漫步在罗马的广场上,靠在石阶上吃甜筒冰淇淋。本来优雅庄重的安妮公主,被一支小小的冰淇淋点缀得天真可爱,转身又遇到心爱的人。小小的一支冰淇淋,渲染出这样的温情、甜蜜的画面,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沉浸在冰淇淋美味中的公主还不知道爱情已悄然来临

冰淇淋,常给我们在夏日里带来清爽和享受,也象征着甜蜜与快乐,那么这支充满魔力的小小冰淇淋,到底是从何而来,又衍生出怎样的惊喜呢?

什么是冰淇淋?

冰淇淋是一种冷冻的奶制品,是以饮用水、牛乳、奶粉、奶油、植物油脂、食糖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食品添加剂,经混合、灭菌、均质、老化、凝冻、硬化等工艺制成的体积膨胀的冷冻食品。

冰淇淋是从何而来的?

冰淇淋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相传,数百年前,中国人就知道将冬天结成冰的河水,切割成块,储存于地窖,待夏天取出,同捣碎的水果搅拌后食用。元代开始生产冰激凌,直到13世纪马可·波罗离开中国时,将冰激凌的制作方法带回意大利,后又传到法国和英国。

1

中国起源说

商周:“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诗经·豳风·七月》)

冷饮在古时被称为“冰食”。冷食的传统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这是当时的奴隶们唱的一首农事诗,二之日、三之日指的是旧时的十二月和正月。意思是说:十二月,将冰凿得通通的响。正月里,把它藏进冰窖。

凌阴凿冰

清朝三九寒天的冰窖采冰人和送冰者

“凌阴”就是藏冰室,当时的富贵人家已知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更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凌人”即管理冰库的人。西周时期,“凌人”更上升为朝廷中的一个职位,专门负责冷饮的制作。

《周礼·天宫·凌人》记有:“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这里的“三其凌”,即以预用冰数的3倍封藏。西周时期,冰库建造在地表下层,并用砖石、陶片之类砌封,或用火将四壁烧硬,故能具有较好的保效果。

最早用来储存冰食的“冰箱”——曾侯乙铜鉴缶

鉴和缶的盖子

鉴壁上的龙形耳,共8个

鉴的兽形足

向左滑动查看细节

春秋:“挫横冻饮,酹清凉些”(《楚辞·招魂》)

到了春秋末期,冰的用途就更广泛。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

《楚辞·招魂》中有“挫横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赞赏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可见当时冷饮制作的水平相当高。

冰镇糯米酒是诸侯宴会上最受欢迎的冰饮

三国:“华酌既陈,有琼浆些”(《楚辞·招魂》)

三国时期藏冰之俗更盛。屈原《楚辞·招魂》有“华酌既陈,有琼浆些”,后面又提到一种“柘浆和瑶浆”。柘浆,是甘蔗榨成的液汁;瑶浆,泛指用各种鲜果榨汁加工后的糊状冷食。这琼浆柘汁,可以说是现代的奶酪、冰糕、杏仁露及枇杷露的原始产品。

如今的奶酪和杏仁露

唐代:“盛夏蒯地人卖冰于市”(《唐摭言》)

唐代更开始公开出售冰制品,据《唐摭言》载,盛夏蒯地人卖冰于市,过路人热不可耐,人人都想一食为快。晚唐时,商人为了招徕生意,更在冰中加糖,吸引顾客。

唐代的《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如何制作冷饮的方式,流质的“酪饮”与“糖酪”,前者为饮料,后者为水果的佐料而并非主料,另有低温凝固如小山状之奶油类食品“酥山”等。

在唐章怀太子墓“仕女图”和唐代壁画“野宴图”中,都出现了“酥山”,而章怀太子墓“仕女图”中的6位人物,有两位都捧着“酥山”。

??运送酥山的仕女(章怀太子墓《仕女图》)

酥山相当于我们今天吃的冰淇淋。根据文献记载,酥山最底层应该是冰,上面覆盖着奶油、酥油,还要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

而所谓“酥”,与我们今天的奶油、黄油大致接近,是一种乳制品,是从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的。在当时,“酥”被认为不仅滋味美妙,而且营养价值极高。除了白色的“酥山”,后来还出现了“贵妃红”或“眉黛青”染出来的红色或绿色的“酥山”。

酪樱桃

唐人品尝樱桃,有一种非常流行的方式,就是以奶酪浇到鲜摘樱桃果上,同时配浇蔗浆,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酥山,又被称为“酪樱桃”。

宋代:“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底碎,雪向日冰消。”(《咏冰酪》杨万里)

冷饮在宋代发展得很快,而且种类繁多,出现了冷饮专卖店。杨万里《荔枝歌》写道:“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北宋汴京(今开封)的冰店里就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出售,当时的冰镇酸梅汤,更是风味独特。南宋临安(今杭州)街上卖的有“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雪泡”就是饮料里加了冰雪水)。

宋人还极爱喝茶解暑,他们喝茶很讲究,要"点茶"(点茶是唐、宋代的一种煮茶方法。宋代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还要"斗茶"(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南宋的《斗浆图》中就描绘了中国宋代平民街头斗茶的情景。《清明上河图中》也细致描绘了冷饮摊的场景。

《斗浆图》南宋·佚名

《斗浆图》南宋·佚名

斗浆即斗茶之意,图上描绘的是中国宋代平民街头斗茶的情景。画中的6个斗茶者,有的人提着茶瓶倒茶,旁边的壮年男子和一位老人在细细品茶,身边两位老人手提茶瓶、茶盏似乎在交流着什么,最边上的老者正在夹炭理火,形象栩栩如生。画家通过6位斗茶者不同的姿态和形式各异的茶具,定格在点茶、观茶、品茶的一瞬间,生动反映了中国宋代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和斗茶风气之盛。

向左滑动查看图解

《清明上河图》中的饮食店

汴青伞下高挂“香饮子”字样的招牌

另一处冷饮摊,青伞下挂有“饮子”字样的招牌

清明上河图中的高档饭店

汴河边的一间茶坊

向左滑动查看多图

在南宋时,中国已掌握用硝石放入冰水作为致冷剂,以奶为原料,边搅拌边冷凝制作“冰酪”的方法。宋人杨万里就对“冰酪”情有独钟,有诗词“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底碎,雪向日冰消。”

“冰酪”做法近于老北京的雪花酪,即将冰块刨碎,上浇牛奶,并在冰窖中保存一段时间后再食用,与现代冰淇淋工艺颇为相似。

牛奶冰酪

元代:“洮水冬日结小冰,圆洁如珠,盛夏以蜜水调之加珍珠粉。”

(《继夷坚志》)

元代以后,冷饮有了新的突破,在冰中加入蜜糖和珍珠粉。元好问《继夷坚志》中就有:洮水冬日结小冰,圆洁如珠,盛夏以蜜水调之加珍珠粉。

元代起冰酪添加了更多不同的食材

明清:“樱桃已过茶香减,铜碗声声唤卖冰。”(《都门竹枝词》)

明清时,不少美味冷饮名品相继出现,仅《红楼梦》中就有酸梅汤、玫瑰露、木樨露、凉茶及玫瑰卤子汤等记载。当时北方的卖冰者们,常以铜盏相碰作响来招徕顾客,为此,清代诗人王涣洋曾作诗赞道:“樱桃已过茶香减,铜碗声声唤卖冰。”由此可见,当时的冷饮已经比较普遍。

▲向左滑动查看细节(《卖酸梅汤》马海方)

将好乌梅用开水沏泡加上白糖、桂花,放在一只大瓷坛里,再把瓷坛放在冰桶中。夏日里,清凉可口的街头酸梅汤上摊卖了。小贩一手持两个小冰盏互相击撞,发出清脆悦耳的铮铮声。干果铺里这时节也卖酸梅汤,还有冰粉、杏仁儿豆腐等冷饮。

酸梅汤

酸梅汤主要由乌梅、山楂、甘草等熬制而成

冰粉

杏仁豆腐

民国:“6月15日,夜同方仁,广平出街饮冰酪。”(《鲁迅日记》)

在《鲁迅日记》中,年的夏天似乎特别酷热难耐,鲁迅多次将出门吃冰消暑之事记入日记。如“6月15日,夜同方仁,广平出街饮冰酪”,“6月26日,途经北冰洋冰店饮刨冰而归”等。说明在这两年冷饮冰食开始变得更加常见。

民国时期乡间公路边卖冰棍的摊位

民国时期的街边冷饮摊

向左滑动查看多图

民国时代的冰酪,仍是一种刨冰。就拿曾在北平流行过的“雪花酪”来说,有的地方就径直称为“刨冰”。

其做法是用带手摇钻的刨床,把冰块卡在圆盘上的卡头上,圆盘上有口子,口子上有长片的刨刀,用手一摇,冰被削成碎花,如同雪花一样,散落在下面的盘子里或小碗里,再在上面浇一些各色的调味汁。调味汁品种繁多,有各类水果汁、糖浆、乳浆,当然,也可能代之各类廉价的色素、香精、糖精勾调的浆汁,口味和种类也变得愈加丰富起来。

民国时期街边的冷饮摊,小桌上摆满各种浆汁

早期的冰棒没有包装纸,盛放在盒内,有点类似冰淇淋。后来海宁洋行开始生产和出售带有包装纸的冰棒,深受市场欢迎,其他公司纷纷效仿。

年海宁洋行从美国引进冷饮生产设备,并建起一座四层楼高的钢筋水泥结构冷饮生产车间,开始生产各种口味的棒冰、冰淇淋等冷饮产品,全中国第一批冷饮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向左滑动查看多图

▲各式各样的冰棒包装和海报

▲民国时期不同饮料的海报

2

西方发展史

公元前四世纪

早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埃及时,将阿尔卑斯山的冬雪保存下来,将水果或果汁用其冷冻后食用,增强士兵士气,给士兵消暑解渴。西方也有记载,巴勒斯坦人利用洞穴或峡谷中的冰雪驱除炎热,这是冰淇淋配置的先河。

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记载他在元大都最爱吃的冻奶,将配方带回威尼斯,并在意大利北部流传开来。

15世纪

西方真正使用奶油制作冰淇淋始于15世纪,距今不足年。冰淇淋在意大利称为“牛奶花”,在英国被称为“冻奶油”,这说明在当时冰淇淋的主要成分离不开牛奶。

1年

1年,法国一位国王与意大利皇室的一位成员结婚,婚宴中制作出冰淇淋,由此冰激凌由意大利传入法国。

电影《绝代艳后》中皇室正在享用冰淇淋

年前后,巴黎最早开业的咖啡店“CaféProcope”,意大利人Cotelli制造出在橘子或柠檬中加入香味的果汁后,冻制成冰果进行销售。但这时产品冰晶较大,较之冰淇淋更接近于冰冻果汁。

树莓和草莓口味的冰果

普罗可布咖啡厅

普罗可布咖啡馆由意大利西西里人FrancescoProcopiodeiColtelli开设于年,是巴黎营业至今最古老的餐馆,得名于东罗马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它在-年按18世纪风格重新装修,采用了红墙,安放了水晶吊灯、18世纪人物的椭圆肖像,制服拥有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特色。

向左滑动查看多图

咖啡厅内部细节

年,法国路易国王的御用厨师开始制作被称为“奶油冰”的早期形态冰淇淋。

年,南希·约翰逊发明了手摇曲柄冰淇淋机,使冰淇淋的制作工艺更加简单。

南希·约翰逊女士(NancyJohnson)与手摇冰淇淋机

年,美国人扎尔布·费斯赛尔在美国巴尔的摩开办了美国首家冰淇淋制作工厂。

美国早期冰淇淋工厂内部环境

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期间,又有人把鸡蛋、奶和面粉烘制的薄饼折成锥形,里面放入冰淇淋,供参加博览会的人品尝。这就是后来蛋筒冰淇淋的雏形。

至今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需求的变化,冰淇淋又不断演变出更多的种类与形态,售卖方式和场所也越来越不同。

最早出现的“好心情”冰淇淋货车

小巧便利的冰淇淋自行车

外观更有设计感、功能更丰富的冰淇淋售卖车

配料越来越丰富的冰淇淋

在这些色彩缤纷、配料丰富、造型奇特的冰淇淋中又有着怎样的奥秘呢?下一期将带您走入冰淇淋里的植物世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ly/6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