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人物为,在机场等待的三行人,本片也正是叙述这三行人的青春故事。
第一个故事(湖南):机场的小明,想着每天在北京枯燥的上下班和拥挤的地铁,每天来往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却少了小时候的情感,回忆起小时候,家附近有家没有牌坊的湖南米粉店,用舌尖上的美食模式介绍着,他和奶奶经常一起吃他们店的米粉。
长大后,城市里有着各式各样的湖南米粉,但是面是机器打的齐齐整整,汤里加了鸡精,所以味道上价格上都不同于以前,又少了小时候的味道。
最后想起奶奶去世那晚,奶奶说不能在再端米粉和小明一起吃了,而小明说,他都还没又端米粉给奶奶吃,奶奶说没关系。
我在时间的银河里流淌,我在路上学会了遗忘,只是有些东西你永远忘不掉,像是某个老味道,某个旋律,某个熟悉的面孔,你总是向前走,记忆在原地驻足停留,你回头招手时,他轻轻微笑,缺永远不会再靠近你了。
第二个故事(广州):姐姐从小喜欢大红色的衣服,身材高挑,长大后当了模特,妹妹不喜欢多人的场合,姐姐一直照顾着妹妹,她一直想当个合格的姐姐,所以让在校的妹妹和她一起住,妹妹发消息给姐姐说准备了生日蛋糕,却因为姐姐参加公司为她庆生没有及时回复妹妹,冷落了妹妹。
后来职场失意,让一个比姐姐年轻的女孩子抢走了风头,姐姐开始思考要不要放弃这个青春饭的模特职业,回家后又和妹妹吵了一架,再找经纪人辞职时,经纪人告知周四有个重要的人要见她。
周四,妹妹和经纪人为姐姐准备了一个小时装秀,那些衣服正是妹妹设计的,而且是姐姐喜欢的红色。姐姐重拾信心。
第三个故事(上海):因为职场不顺的李墨回到家乡工作,在搬家时,因为发小错搬来一个中考时用来存试卷和杂物的盒子,打开一看,有个满是灰尘的磁带,看到磁带的李墨却不记得是谁给他的,后来发小说,是小雨给他的,他给了李墨妈妈,妈妈把它放到了盒子里。李墨拿着磁带就家里跑,想用录音机听磁带里面的内容。
在这跑回去的一路,李墨回忆起青春的点点滴滴,发小开玩笑说小雨喜欢李墨,李墨帮脚受伤不能去上课的小雨录英语课内容。
美好的点点滴滴在临近中考时结束了,小雨要报考复旦附中,市级高中离家很远,所以小雨说如果考上会搬家,而当时的李墨成绩是上不了附中的,所以他和小雨说了,但是小雨说想听父母的……
后来小雨通过磁带告诉李墨,她决定上初中学校对面的普高校了,跟着李墨,因为她喜欢他,但是李墨却想考上附中跟着小雨,当磁带到李墨妈妈手中,当想妈妈交给李墨时,李墨以为是发小给的磁带并没有理会,最后小雨上的普高,李墨上了附中,李墨搬家了,他们还是分开了。
上高中之后的,因为一个是乡镇学校,一个是市级学校,他们两个之间就存在着差异,小雨还是用着录音机,而李墨已经用CD机了,所以小雨也知道李墨应该是不会再听那个磁带了,于是在高考之后到美国留学,不辞而别。
故事的最后是李墨在经营着一家民宿,而这天小雨来到了他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