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奇人王希付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www.yunweituan.com/m/
#优质作者榜#

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联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大世界基尼斯:奇人、奇事、奇景、奇观(年版)》和《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获得者的故事》一书。人称“武功奇人”的王希付的名字赫然在列。

一、

王希付年12月出生在河北省三河市泃阳镇沟北村一个普通家庭,其祖父曾在泃阳镇开过米行,父亲曾是银行职员,母亲则是一位家庭妇女。

小时候的王希付患有支气管炎,身体瘦小虚弱,经常被同伴欺凌。为此,父亲鼓励他说:“牛牛(王的乳名),你要有牛的精神,有牛的气力。”祖母也教育他不能依赖别人,要自力更生,尽量不求人。

父亲这句“要有牛的气力”和祖母“尽量不求人”的话,影响了王希付的一生。

8岁那年,父亲将王希付送到燕青门著名武师冯志维门下,拜冯志维为师,学习燕青拳。

燕青门为中国武术中的一大门派,属长拳少林派正宗嫡系,相传为梁山好汉浪子燕青所传。当年的燕青以一手“燕青十八翻”名震江湖,后独创了燕青拳这一武术门派。

燕青门和霍元甲所属的精武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说燕青在梁山征讨方腊回朝后,辞去官职隐居,在民间广收辫子。因其身份特殊,故在传授技艺时不准徒弟说出师承何处,以至于后期的弟子都认为是迷失了师傅,“燕青拳”也就有了“迷宗拳”之称。这一拳术后经武术大师霍元甲发扬光大而名闻中外,以至于很多人都没听过“燕青拳”这个名字。

二、

王希付的师父冯志维生于年,原名冯万祥,是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灵山镇人。他6岁时拜在沧州燕青门第32代传人“铁胳膊”刘俊岭门下,深得刘俊岭的喜爱,得到了刘俊岭“靠、抱、粘、拗、顶、弹、拨、挎、掸、提、撩、缠、击、拦”等燕青门的十四字技法真传。

在众多师兄弟中,冯志维是最为出类拔萃的一个。因他手快、腿快、动作快,尤其拳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江湖人给他送上绰号——“闪电手”,冯志维被刘俊岭定为燕青门第33代传人。

为了培养冯志维,刘俊岭经常让他代师行走江湖,惩恶扬善。冯志维也不负师傅的栽培,无论是武功还是武德,都没给师傅丢脸。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我们的东三省,21岁的冯志维毅然告别恩师,从军入伍,成了国军第29军的一名战士。

29军并非老蒋嫡系,装备很差。为弥补装备上的差距,军长宋哲元于是挑选名精悍人员,组成了一支大刀队,并在军中选拔教官。年轻的冯志维就是在这时脱颖而出,成为了大刀队的教官。

当上教官后,冯志维夜以继日对大刀队进行训练。他继承和发扬了“燕青刀”的快、狠、准,要求大刀队员在身法上,人随刀转、刀随人走、人刀合一、运用自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刀队成员人人练就了一套娴熟的刀法功夫。他们手中寒光闪耀的大刀,也在后来的长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3月,日军进犯长城隘口喜峰口。负责喜峰口防务的第29军奋起反击。战斗中,冯志维带领大刀队在喜峰口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战士们手起刀落,日本鬼子尸横遍野,我军也在喜峰口战斗中大获全胜。

喜峰口的胜利,是中国自“九一八”以来的首次大捷。全国上下,一片欢腾。29军的大刀队也因此名扬天下。作曲家麦新特意为大刀队创作了《大刀进行曲》,这首歌随即传唱到大江南北,一直唱到抗战胜利。

全面抗战爆发后,冯志维随第29军参加了多次战斗。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他不幸负伤,只得返回老家养伤。

养伤期间,冯志维听说家乡有个地主投靠了日军,在乡里无恶不做,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决心除掉这个汉奸。一天夜里,冯志维潜入这个汉奸家中,将其捆绑后带到刘校尉村活埋。百姓们听说后,无不拍手称快。

三、

王希付是在冯志维回乡养伤期间,拜入冯志维门下的。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他从站桩、马步、云手等基本功学起,经过三年苦练,学成了一身好开功夫。

在跟随冯志维学功夫期间,新中国成立了,全国人民一样都过上了好日子。为了让中华优秀武术传承下去,冯志维开始广收门徒、传授技艺,想使燕青门发扬光大。他门下的刘田友、冯明春、宋志明等徒弟,后来都成了河北武术界的著名拳师。

在冯志维的所有弟子中,王希付是最为出类拔萃的一个。他精通拳术、刀、枪、棍、剑、硬气功,经常受师父委派“代师传艺”,因此其他弟子都从心里把他这个大师兄当成了“小师父”。

在跟随冯志维学功夫时,有一次冯志维让王希付去菜地里摘点菜。王希付快走到菜地时,刚好有位自己认识的村民牵着一头刚买的牛牯回来。这位村民看到王希付手里的菜篮子,也想顺便去自己家的菜地摘点菜,但却苦于空旷的田间没有栓牛的地方,于是想请王希付帮着牵一下这头牛,不让这只刚刚购买的牛乱跑。

王希付见这位农民求助,于是运气至手,在30公分的田埂上硬生生地钻出一个洞来,叫这位村民把牛绳穿过洞,这样就可以将牛拴住了。那农民见王希付居然徒手便能在田埂上钻一个洞,不禁连连砸舌,大叹王希付是个神人。

还有一次,王希付在散步时看见一群儿童在路上玩耍。这时突然有一头牛冲向儿童玩耍的地方,形势极为凶险。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王希付冲上去右手一把抓住牛鼻圈,但牛的冲劲实在太大,王希付也被牛牯的冲力曳着,根本停不下来。

眼见就要撞上那群孩子了,王希付只能暗运内力,伸掌朝着牛的头部猛地劈去。随着他这一掌,凶猛异常的牛牯顿时颓委倒地,几名儿童也因此得救。

四、

六十年代时,王希付响应国家号召,去一个边远的农村插队落户。走的时候,他什么也没带,只带走了练功的哑铃和石担,还有一些武术器械。

插队期间,王希付将吊环挂在房中的毛竹梁上,由于草屋太矮,练引体向上很受影响,便自己将泥地挖个深坑,站在坑里做引体向上。在劳动间隙,其他人都坐在田埂上休息时,他却在田埂上练俯卧撑,在竹畚箕里加泥块练举重,天天坚持,从无间断。

在农村期间,王希付的表现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不仅入了党,还被选拔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几年后,他又被抽调回城,安排进了一家厂工作。

在工厂工作期间,王希付做过包装工、运输工,但不管工作有多忙,他总是坚持天天练武。在市里举办的工人运动会上,他接连斩获了俯卧撑、扳手腕、拉力三项冠军。熟悉他的朋友都说,要不是一个人只能报名参加三个项目,王希付至少能拿到十个以上的冠军。

年5月26日,国家体委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了“全国武术交流比赛”。王希付也被推荐参赛。在赛场上,他凭借头撞石碑、汽车压肚子、单掌开石这三项硬气功,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荣获金奖。

获得金奖后,比赛组委会还安排了一场表演赛,王希付安排到的对手,是一位姓李的武术高手。此人高头大马,虎背熊腰,操一手好南拳,一上场就对王希付发起猛攻,王希付则不慌不忙地沉着应对,与之巧炒周旋。瞅准时机后,用燕青门的一招“闪电手”,将对方打倒在地。

担任这场表演赛裁判的武术名家乔玉峰感慨地说:“有些选手一味摔摔打打,乱作一团,那算什么中华武术,王希付这一招才是真正的中华武功啊!”

五、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少林武功热遍全国,特别是海灯法师的“二指禅”更是传遍大街小巷。王希付也开始收集“二指禅”的相关资料,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就这门绝技。

“二指禅”是门少林绝技,没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恒心是难以练成的。刚开始练习时,王希付试图用二指支撑倒立,但始终无法保持身体平衡,只能从五指开始。没有指法练功器材,他就自己设计制作。营养跟不上,他就多跑几个菜市场,买来便宜的蔬菜、水果,每天临睡前加一杯牛奶。

在练习过程中,王希付慢慢参悟出其中门道,从最开始的用五个手指倒立,逐步减少到四个、三个,直到两个手指也能保持身体不倒。

为了练成这门绝技,王希付曾练得一个手指肿成两个手指粗,连按电话键都会手指发颤。在5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坚持每天练习倒立30次,推算下来练习的次数远超10万多次,最终挑战了自我,超越了自我。

王希付曾当着福建电视台记者的面表演过这门绝技。镜头前的他深吸口气,然后凝神屏息,缓缓地弯下腰、俯下身来,用双手的食、中二指点地,收腹、缩腿、悬空、挺立,稳稳当当地支撑起倒立的身体——这就是少林的独门绝技“二指禅”神功。

功成名就后,王希付把全部精力放在培养武术新人上。他一生收过余名弟子,如今这些弟子遍布在京、津、冀、晋、鲁的大地上。他也因此被河北体育局评为“武术优秀教练员”。

九十年代初,王希付得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在上海擂台赛,召集身怀绝技的人去展示各自的绝技,他觉得作为全国为数不多能够掌握“二指禅”绝技的人,自己应当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一下中国的这项绝技。

年10月11日,王希付来到上海市淮海中路1号柳林大厦的上海基尼斯总部所在地。工作人员问他有什么绝技,王希付说自己自己会二指禅。看着矮小的王希付,对方根本不相信,要求他先表演一下看看。王希付立马做了一个漂亮的二指倒立动作,还想做下一个动作时,对方立即说:“你不要做了,赶紧准备直接上台表演吧!大厅里直播的大世界基尼斯擂台赛已经开始了!”

果然不出所料,王希付的二指禅令全场轰动。上海电视台“天下第一”栏目听说后,特意派导演马克申和主持人赵燕红找到王希付,给他拍摄了一部为时近四十分钟的记录片,着重介绍了王希付的绝技二指禅,播出后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兴趣。观众来信如雪片飞来,有表示敬佩之情的,还有不少提出想拜师学艺的。

六、

王希付出名后,谢绝了很多演出的邀请,回到了三河,在家乡广收弟子,想将燕青门在自己手中发扬光大。在他的努力下,很多热爱中华武术的人投入到燕青门的门下,他的弟子中也涌现出了很多高手。

北方武术界,有很多国际级武术高级教练员都是王希付的弟子,就连中国武术家联谊会常务副秘书长,以及河北省传统武术联合会理事会副会长,都是王希付一手培养出来的。

如今的王希付虽然八十多岁了,但耳不聋,眼不花,说话思路清晰,底气很足。为保证功夫不丢下,仍然像年轻时一样,天天坚持站马桩。他站马桩时有个爱好,要么是一边听收音机一边站桩,要么是打麻将时不坐板凳,用站桩的姿式打麻将,经常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

前两年,河北省传统武术联合会理事会准备授予王希付“一代宗师”的荣誉称号,但却被他拒绝了。他说只有蕴藏高深武艺、有正义感、能一生锄强扶弱的人才当提起这个称号,自己做得不多,哪里敢称“一代宗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dl/12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