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大袖子咋这么能装观复文化

古人的大袖子实在太神秘!

神秘在哪?

神秘在它貌似啥都能装……

最基本的,它能装扇子。《红楼梦》里,宝钗扑蝶时,“向袖中取出扇子来”。

其次,它能装鹰。《资治通鉴》中记载,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只上好的鹞鹰,正在把玩。突然魏征来了,他担心魏征这个犀利嘴,说他玩物丧志,立马把鹰藏进了龙袍的袖子。

更厉害的是,它还能装……大铁锤

《史记》里,有这么一句话,“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说的是信陵君在“窃符救赵”的过程中,为了以防万一,就请了屠夫朱亥帮忙刺杀晋鄙。

朱亥是个粗人,愣是往袖子里藏了个大铁锤,一锤就把晋鄙给结果了……

这古代的袖子哪是袖子?

分明是哆啦A梦的百宝箱!

不过先别忙着感叹,古人什么都往袖子里塞,难道就不担心会掉出去么?

实际上,古人为了把东西装在袖子里,还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像垂胡袖、琵琶袖,这种袖身宽大,袖口窄小的长袍,人们可以直接装东西进去。

因为窄袖口和宽袖身,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袋子。只要东西进了袖笼,随便你怎么晃,就算把手垂下来,它都不会从窄窄的袖口里跑出来。

不过,这种袖子也有缺点。

就是拿东西的时候,实在不太方便!只能把手从胸前相交的衣襟处伸进去掏,更多的时候,还得两只手一起配合着掏,有碍观瞻。

而古装剧中常见的那种“广袖”长袍,袖身大,袖口也大。直接往袖子里塞东西,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袖口大的都能飞出来一只鹅。

于是,古人就在袖子里加暗兜或暗袋。

所谓暗兜,顾名思义就是在袖子中,缝一个衣兜。但这个暗兜是梯形的。窄的那一边是开口,朝向身体的斜上方,宽的一边是暗兜底。这样放东西进去,不容易跑出来。

这种暗兜缺点就是装东西少,只能装点银票、奏章、信纸之类的轻薄物件,显然更装不了大铁锤。

除了暗兜,古人有时也会缝大暗袋。但这暗袋缝在哪,可就讲究了。

缝在肘部!

在胳膊肘后边,加一个开口朝上的袋子。并且,只固定袋子开口的部分,其他部分不缝合。

这样不管胳膊怎么动,袖子里的口袋都是自然下垂的。哪怕做一套广播体操,东西都不会掉出来。

东晋医学家葛洪,曾写过一本医书《肘后备急方》。书名里的“肘后”一词,表明这本书可以塞在肘后的暗袋中,和现在的“口袋漫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暗袋虽能装,但装的无非就是银两、书本、或者奇珍异宝。比如,我们把小巧精致的东西叫“袖珍”,取得就是“袖中可以珍藏的物品”的意思。

而《资治通鉴》里的那位狠人,到底是不是把四十斤的铁锤塞在了暗袋里,可就不得而知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dl/11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