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直都是家长最重视的事儿,没有之一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茁壮成长,有个大好前程,同时也希望自己孩子可以替自己完成心底里的梦想,去更广阔的天地看看。
现在的中国家长,是迷茫的一群人
一方面不想孩子像自己上学时代一样,每天呆坐在教室,死记硬背,接受刻板教育。一方面又爱子心切,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也能有一技之长。不要让孩子长大来责怪自己没有给他进行培养。
这话的确不假,我认识的很多大学生都有这个感觉,身边的同龄人多才多艺,有的搞钢琴独奏会、有的出书、有的办画展,而自己就是个小透明,存在感极低这时候会特别焦虑,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怪自己的父母,为什么当初要放养自己?为什么不能让自己学一门才艺?的确,孩子可以快乐,但是不能什么都不学。因为现在这一代小孩太厉害了,孩子什么特长都没有,会很难建立自信。
是啊,快乐不是傻乐,自信也不是盲目乐观,自信是需要实力来支撑的。
爱子心切又摸不到头脑,手里加了无数个家长讨论群,看到人家孩子整天上课学习,人家家长对孩子的规划明确,自己先慌了神,不假思索,先投钱。大把大把钞票先甩出去再说,先图个暂时心安。
当代中国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报纸杂志上类似于《为什么孩子上学越来越难了?》、《上学难,上学贵》等大谈教育问题的文章也屡见不鲜。为了孩子上个还学校,托人找关系,塞红包,为了给自己孩子物色个好点的补习班,不惜重金去什么金牌班,冠军班。
对于中国家长来说,孩子是父母类似宗教一样的信仰,是唯一超越现实、指向未来的可能。没有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想让孩子有一个通透、阳光的心里底色。
教育固然重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快乐的教育氛围更加重要。
我们这一代人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死记硬背英语单词是我们童年对于英语的大部分回忆。学了十几年英语,背过无数个单词,考过无数次试,一遇到外国人,或者一到国外,瞬间变成哑巴,一句英语都不敢讲。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很早就开始接触英语,对英语产生天然的亲近感——而不是像我们,对英语有一种潜在的恐惧。事实证明,因为让孩子接触英语很早,在英语环境里进行社交,所以对他们而言,英文不是学习,他们觉得说英语也很正常,就像我们小时候同时学习方言和普通话一样。他不觉得学英语像上课,很苦逼,绝对没有压力,也没有恐怖联想。自然而然,英语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出国留学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新一代家长的主流选择
据《中国留学白皮书》的数据,年,中国留美本科生约有13万,同比增长12%。而从年至今,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
出国留学对于孩子来说的意义
留学带给一个人最大的改变是在心态上的,对一个人独立性的养成也影响深远。
我有个朋友,一直以来对于陌生的环境适应很差,总是要花很久的时间,所以总是恐惧去新的地方重新开始,国内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去国外了。可是在国外的两年时间里,规划时间去学习,一点一点去突破语言的障碍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谈房租,所有的一切都自己打理。到现在忽然觉得自己可以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生活。她现在觉得,对于未来又多了无数个选择,无数个可能。即便最后仍然回到了起点,她都依然会乐观面对。
出国留学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就拿我好朋友和老公的区别来说。好朋友家境一般,从小到大走的都是应试教育的轨迹,但她就从不敢冒风险,也不知道怎样调动资源。而她老公家里做过生意,他从小又留学海外,看事物更加接近商业的本质,也更加开放。做事情更加倾向于协同身边的人一起把事情做好。同样一个问题,她老公的思维就灵活太多,动用资源的能力也远远高于她。而且,做事情时更加像西方人一样乐于享受其中,而不是给自己过多的压力而乱了方寸。这都是思维方式和眼界影响的结果。看看外面的世界,你就会发现,换一种思维看问题,有时候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也可以更加丰富自己的眼界和价值观。
出国留学对于孩子来说,价值观、爱情观、职业观、眼界、阅历、独立性、处事思维等多方面的带来的好处。而且在国外的生活会让一个人的英语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出国留学无疑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在现在的中国社会,出国留学还是需要一些经济门槛的,而能够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家庭大多拥有比一般家庭更高的收入,更广阔的人脉资源。在外留学的日子也很容易培养孩子之间的情谊,亦或是加入到当地的华人圈子中而结交到更多的朋友。而这份友谊在日后将成为巨大的人脉资源,对一个人日后事业的发展来说帮助无疑是巨大的。
留学不仅可以学好英语,多掌握了一门语言,也可以有更开阔的眼界,更大的朋友圈,更多元的思维方式,以及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更关键的是,英语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提供新的可能性,就像通关密码,可以自由地解锁其他国家的文化。
随着出国留学越来越普及,如何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留学国家也是许多家长鍒濇湡鐧界櫆椋庢不鐨勫ソ鍚?鐧芥鐤兘濂藉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