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这次西葡之行的时候,曾经一度犹豫要不要来里斯本,这里距离安达卢西亚说远不远,但也真不算近。然而毫不夸张的说,正是一张28路有轨电车穿行于里斯本老城中的照片,瞬间征服了我和Queenie,我们认为照片里描绘的景象,正是一座欧洲老城所能展现的极致。西班牙的好友曾和我说葡萄牙比起西班牙来要破烂很多,市容停留在80年代水准,我承认里斯本确实看起来十分老旧,不过这份老旧也要看从什么角度去感受。
里斯本最古老的部分是围绕着主教座堂(SédeLisboa)以及圣若热城堡(CastelodeS?oJorge)建造的阿尔法玛老城区(Alfama),站在海边公路旁看到的这一堆密密麻麻覆盖几座小山丘的建筑群就是最初的里斯本,这个地区早在公元前以前就已经成为了摩尔人的一座重要城市。想象一下那些上下山的台阶,想象一下在狭窄街道里与车辆擦肩而过的惊险,其实游览这古老城市最省力的方法依然是乘坐多年前古老的交通工具,里斯本著名的28路有轨电车。在来里斯本之前,我没想到过有轨电车线路会贯穿如此密集的整个中世纪老城,其实无需其他交通工具,仅仅乘坐有轨电车就足够了。
我的28路电车之旅开始于我公寓门口的LargodaMadalena小站开始,在这里等车的时候我发现里斯本的电车有三种颜色,红色的是带观光解说的巡回旅游车,绿色的是通往山顶城堡的专线旅游车,而黄色的则是本地人也经常要乘坐的大众交通工具。里斯本没有在技术的不断革新中取消使用这种可爱的交通工具,并且干脆把它发扬光大了,目前黄色的电车我坐到的有12、15、18、25、28多条线路,其中的15路是现代感十足的新车,与其他老爷车共同肩负起这老城中最核心地带的交通重任。
随着叮当叮当的声音趋近,28路电车停在我们面前,我很激动的上了车,尽管不太可能有座位。尽管还没有开进里斯本的历史中心区域,但上了车就好像已经完成了一场时空穿越。车上的一切,除了刷卡器之外,全部都是百年前的原样,内装修采取全木质结构,修修补补的痕迹渗透出老古董特有的气质,当初的这种车可比今天的公交车什么的豪华多了,事实上这辆车也确实是用了好几十年的文物了。并且比较牛的是,这种车的操作方式也完全和过去一样,这种坚持贯彻在整个里斯本的城市规划之中,才能最终让我们看到一个完美的中世纪大都市。
28路带着我游走了阿尔法玛区的大部分地方,在这一个下午的时间里,我完全被带回到了几个世纪之前的里斯本。这古老的电车在更加古老的城市里穿行,周围除了汽车和电话亭之外,几乎看不到现代化设备的痕迹。我想这种感觉大概就是里斯本让我大为迷恋的原因之一,而对于人们来首,电车拥有的不仅仅是古老交通工具的作用,同时他还是调剂这座城市的一抹生动的颜色。无论是在大教堂门前的弯道上,还是在两侧布满17世纪楼宇的开阔的双向电车道上,或者是城堡脚下盘旋的斜坡见,只要有28路出现,就让人不得不马上举起相机取景拍照。
每一个角落都是28路电车的最佳背景,这个黄色的精灵似乎正好可以搭配上任何里斯本的精美建筑、花园、喷水池、甚至于是路边的老人,随便一拍都是一幅色彩温和靓丽的图画,每个瞬间都让人激动让人迷醉。这图画中电车与城市之间的这种搭配毫无违和感,甚至于如果哪张照片里没拍上电车,那就根本看不出这里是里斯本,或许给本地人看都不会认为那是一个真正的里斯本了。
里斯本的标志性元素之中还有另外一种交通工具,也是28路电车近亲,就是分布在老城各处的“升降机”。它实际上就是种可以爬上超过30度大斜坡的轨道列车,修建这些工程是为了适应里斯本多山的地形,方便人们从低处去到山上,这对于老人众多的里斯本来说直到今天也意义重大。
然而这些升降机却并不像28路电车那般随便溜达溜达就能找到,他们大多隐藏在居民区的普通建筑群之中,如果不仔细看,极为容易错过车站难以辨认的小门脸。在这些线路中,我觉得最值得一试的是“比卡升降机”(ElevadordeBica)。他的车站在RuadeS.Paulo/Bica公交站旁,低调得不能再低调,要不是室内没有桌子,那里看着就像一间普通的饭馆,除了大门上斑驳的AscensordaBica字样作为提示。
如果说28路电车途经的线路让人看尽里斯本最著名的古迹,那比卡升降机所穿过的这条街则是现代里斯本人市井生活的缩影,那里的感觉不能用美来形容,而是非常酷。比卡升降机有三层阶梯状的车厢一次估计也就能乘坐20人左右,我看到许多本地人选择步行,后来才之后原来这车的票比起普通公交贵出一倍。
坐着布满涂鸦的电车缓缓上坡,看到两侧都是过日子的普通百姓人家,他们的家门就朝向升降机轨道,而当一辆车从街角开出时,我才发现这路居然还能走汽车。这条带铁轨的石板路两侧都不通,但中间这米之中有5,6个交叉路口,虽然这些路口很多是死胡同,但依然有人把车停在里面。我一直很敬佩欧洲老城里居民的停车技术,在这里停车并不是位置窄小的问题,每次有升降机驶过之后,都会有车从路口开出来,每辆车想倒车出来都像在玩华容道一样。
人们对这门口的交通工具显得已经习以为常了,带来的不方便之处也早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小孩儿们在车前车后跑来跑去,大人好像也不是太担心他们,习惯成自然了。而楼上的老奶奶没事也探头出来看看电车百年如一日的上上下下,想想这电车也在她眼皮子底下这么来来回回了一辈子,这种感觉也真是醉了。这条线路从年投入使用,至今从未改变过时间表,回过头想想现在我们的城市,一样身边的东西能存在超过20年,就已经堪称历史文物了。
像这样的升降机,或者说还是有轨电车在里斯本的老街区里还有好几条线路,例如“光荣升降机”(ElevadordaGlória)以及修道院升降机(ElevadordaLavra),但无论线路的长度还是街边的风情,都相比比卡升降机略逊一筹,如果只有时间尝试一次,它还是首选。不过除了这种更像缆车的交通工具,里斯本还有另外一种同样功能的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升降机“圣胡斯塔升降机”(ElevadordeSantaJusta),这部“电梯”虽然比比卡升降机晚建成几年,但却更适合作为这座城市的地标。
首先这座大型“电梯”是由埃菲尔铁塔设计师的学生建造的,这个噱头就让人觉得不看都不合适,但是相信看到了以后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不得不说这部升降机的铸铁外壳看上去格外冷酷,它的哥特设计正是里斯本至今依然浓重的风格。不仅如此,这可是蒸汽动力时代的最高科技产品,它最初于年竣工时是使用蒸汽动力驱动升降的。这在今天看起来不可想象,但却是电梯的早期形态。想象一下人们在浓浓的水汽中被抬升到5,6楼的高度,我们所谓的“蒸汽朋克”在那个时代是经常出现的景象。
这部升降机爬升高度达到45米,因此远远高于老城区里所有的其他老建筑(山上的除外),站在上面整个里斯本的美景都尽收眼底。或许这才是它受欢迎的真正原因,堪称最接近市中心,且最容易到达的城市ViewPoint。不过站在顶部有种脚下在晃动的感觉,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但这多年的铁架子本身就让人有种冒险的感觉。
里斯本是一座老到骨子里的城市,不管你说他破也好有味道也罢,有历史的事务终归是宝贵的财富。葡萄牙人成功的将自己的古老首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我走出的每一步都踩在几百年历史的石板之上,所看到的每栋房子都有着来自大航海时代的骨架,并且我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也都是百年之前的产物,这种感觉仔细想起来不禁要热泪盈眶了。于是在里斯本的夜晚,我不忍又一次坐上了28路电车,为的就是穿梭回里斯本最为荣光的那个黄金年代,感受着几百年前的一物一景,在人车稀少的夜色中,那古老的感觉更佳纯粹了。
提示一下,所有的这些电车、升降机都可以刷里斯本公交卡。刷卡并不打折,但如果在地铁里买按天算钱的市内交通通票,随便坐两次就可以值回票价,对于游客来说是极大的实惠。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格外需要注意,里斯本的各种公共交通工具里都有格外醒目的“防盗”提示,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吓紧张。我就亲眼看到旁边的一对澳大利亚夫妇在挤车的时候一巴掌拍下被扒手掏走的钱包,那个扒手若无其事的走开,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普通游客而已,不过小心一点也就算瑕不掩瑜了吧。(文/图:ROBIN的博客)
葡京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