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研发的洪成基液,只要倒上几滴,就能直接将水变成油使用。”
年底,在哈尔滨一个村子里,一位男子在向村里邻居展示着自己的新发明。
只见这名男子将水和油一起倒进了杯子里,然后加入了几滴他口中的“洪成基液”,经过几番摇晃后,他又划着了一根火柴放入了杯子里,“水”竟然着了!
这让所有在场的人都震惊了!这水竟然真的能变成油?
这个发明了“水变油”技术的男子名叫王洪成,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王洪成发明“水变油”技术的消息就被传开了,甚至还被媒体称作是“中国第五大发明”。
而王洪成的名声也一路上冲到了国务院内,国家差一点还将他送去参选诺贝尔奖。
水难道真的可以变成油吗?这到底是真是假?
从公交司机摇身一变“发明家”王洪成出生于年,在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中长大。
因为王洪成的父亲不愿让儿子以后像自己一样,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将王洪臣送到学校里读书。
但是王洪成偏偏不爱读书,为了逃避学习,他在学校惹出来了一堆麻烦事儿,还没到小学四年级,就已经被学校劝退了两次。
王洪成的父亲看着儿子这样,实在也是没有办法了,就放弃了让儿子学习的想法。
终于脱离的学习的王洪成,先是跟着家人在村子里养起了猪。
但是因为养猪不仅需要本钱,还需要技术。所以没过多久王洪成就果断放弃了。
图片源自网络
很快,王洪成又将目标看向了木匠行业。
心血来潮的他直接就拜在了当地比较有名的一个木匠门下做起了学徒。
然而跟之前养猪一样,做了几天学徒以后,王洪成觉得这份工作又累又不挣钱,又选择放弃了木匠。
转眼间王洪成已经成为了一个青年小伙子,父亲不愿看着儿子这样荒废下去,决定将王洪成送去当兵。
当兵以后的王洪成确实是比之前成熟了一些,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部队获取了驾驶证。
于是王洪成在退伍以后就被分配到了哈尔滨的公交公司,做起了一名司机。
在外人看来,曾经一个不学无术的毛头小子能混到如今这个样子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但是在王洪成看来,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
因为在王洪成的心里,他还有一个梦想:当科学家。
图片源自网络
厌倦了一日复一日的司机生活后,王洪成决定要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
像所有的科研人员一样,王洪成的初始研发点也是“永动机”。
在王洪成看来,之前的科学家没能研发出“永动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太“笨”,另一方面就是技术不够先进。
要是自己能够先研发出“永动机”,不说千古留名,至少也能“轰动一时”了吧。
说做就做!在得到了老婆的支持以后,王洪成就将自己家的一个房间改装成了实验室,每天下班以后他就会钻在那个屋子里开始搞研究。
毕竟没有什么文化底子,王洪成也不像其他科研家一样有什么复杂的计算公式,而是直接粗暴上手进行测试。
一个废旧自行车的轮胎,和一轴承,就是王洪成的实验模型。
图片源自网络
在王洪成的心里,只要这个自行车轮胎能够一直转着不停,那就是成功了。
可是就这样过了好几年,无论王洪成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轮胎总是没转几圈就停下了。
关于王洪成在家“搞研究”的事情,整个村子里都闹得沸沸扬扬,眼看着一直没有结果,大家都认为王洪成肯定是“没戏了”。
就在这个时候,王洪成突然称自己已经研发出了“永动机”。
这一消息传出来,大家伙都非常的好奇: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
永动机原理图
这天,王洪成专门邀请村子里的人来到了自家门前,为的就是让大家见证自己发明的“永动机”。
摆好了装置以后,王洪成就开始了他的表演。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眼前的轮子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大家伙都非常的震惊:王洪成竟然真的攻克了“永动机”这个千年难题?
就在王洪成因为大家伙一个个震惊的模样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个小青年上前拿起了这个“永动机”。
就是这一个举动,一下子揭开了王洪成的“真面目”:这个永动机下面竟然有一组电池和马达!
在这个小青年的帮助下,原本被大家伙看做“神”一样的王洪成瞬间变成了一个“笑话”。
然而王洪成对此依旧不死心,他固执的认为“永动机”肯定存在,只是自己的技术也不达标,所以没有办法完成。
和同事们的一次闲聊,让王洪成又有了新的研究方向!
图片源自网络
“水变油”第一人自从“永动机”事件之后,王洪成又开始了自己两点一线的上下班生活。
这天正在吃午饭的时候,王洪成又听见了同事在抱怨最近油价上涨的事情,一下子又让王洪成刚消停几天的“科研心”又变得蠢蠢欲动。
此时的王洪成心想:水和油既然都是液体,那为什么石油能燃烧,水却不能呢?要是能想办法将水变得跟油一样,那不就能解决一个大问题了吗?
于是王洪成又开始了自己的科研行动。
不得不说,王洪成能有后来“成功”,也离不开他的妻子王麒麟,对于丈夫的举动,王麒麟也是非常的支持,不仅每天帮他打扫“实验室”,还省吃俭用的帮王洪成购买装置。
图片源自网络
这次王洪成并没有像之前一样,闷着头就往前冲,而是一反常态的认真做起了研究,还专门跑去问了很多化学老师,询问这方面的知识。
有一次王洪成在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将废电池盐水之中。王洪成本想着赶紧将电池捞出来,但是却意外发现水中出现了很多个气泡。
此时的王洪成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坚持认为自己的想法没错:在一定程度下水真的可以燃烧起来。
在这之后,王洪成尝试地用遍了所有的材料与水相结合,看看到底什么能够让水“变”成油。
为了科研近乎“走火入魔”的王洪成,甚至连工作都不要了,整日钻在自己的实验室里。
年11月7日,王洪成还真的成功了!
这天,王洪成拿出了一根火柴,点燃放在了自己刚勾兑好的液体上,随着细微的一阵“噼啪”声,这个液体上冒出了一团火焰。
以防万一,王洪成又再次的尝试了一遍,看着那微弱的火苗和断断续续的“噼啪”声,兴奋地王洪成连忙叫来了妻子观看。
此时的王洪成立刻冲向了屋外,到处宣扬着自己研发出了“水变油”的技术。
先前见证过王洪成“永动机”的邻居们,都以为王洪成这又是在说大话。
为了证明自己,王洪成就当着邻居的面开始了首次的展示。
他将水和油按照比例倒进了一个杯子里,然后又加入了几滴自己对好的秘密液体,几经摇晃过后,王洪成从口袋中掏出了火柴一点,液体真的着了。
这一顿操作也是让邻居们看的是心服口服。
王洪成也当众给了这个秘密液体取了新的名字——“洪成基液”。
很快,这件事情就从村子里慢慢的传开了,很多媒体也捕捉到了这个消息,纷纷跑到王洪成的家里进行参观采访。
王洪成怎么会放过这个出名的机会呢?他万般谨慎的在媒体面前完成了自己的表演。
然而在表演结束,媒体们都走了以后,王洪成的老婆告诉他:刚才表演的不是“洪成基液”。
这一下让王洪成傻眼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没有“洪成基液”水也能变成油?
王洪臣赶紧将自己又关在了实验室内进行研究。
随后王洪成就发现:原来水会燃烧并不是因为“洪成基液”,而是水和油根本就无法融合,两者在搅浑后水油出现了分层,油漂浮在上层所以就出现了燃烧的现象。
发现了这一情况后,王洪成非常的沮丧,不过他庆幸的是自己的这一“愚蠢”发明并没有被媒体和大家们识破,只要自己在这之中坚持研究出来,就能将这一切瞒过去。
然而王洪成忽略了一点:媒体的报道并没有结束。
当媒体将王洪成的事情报道出来后,哈尔滨市政府公安局的副局长当即就决定要亲眼见证一下这个伟大发明。
得知消息的王洪成瞬间慌了:自己哪有什么发明啊!这怎么交代呢?
无奈之下,王洪成只好选择硬着头皮向前冲。
但毕竟这次表演的可是副局长,万一被识破了,那可就坏事儿了。
碰巧这时电视正在表演魔术,一下子点到了王洪成:那就给他们来一个障眼法吧!
利欲熏心,一错再错在副局长前来参观的当天,王洪成就备好了足够的材料等候着。
为了见证奇迹,副局长来的时候还专门带了一位摄影师,全程摄像记录着。
以防万一,副局长专门自备了一桶水交给王洪成表演,但是王洪成对着丝毫没有什么紧张。
他从容的将自己的“洪成基液”打开,朝着桶里滴上了几滴,只见原本清澈的水逐渐变成了浅红色。
随后王洪成将桶里的水倒入了一个易拉罐内,交给了副局长,在副局长接过易拉罐后,王洪成就拿起了手中的火机,对着易拉罐内的水点起了火。
像之前的一样,易拉罐内的水瞬间就被点燃了。
围观者们都不由得发出了欢呼声,站在一边的副局长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当王洪成觉得自己终于“蒙混过关”的时候,副局长的一句话又吓得他差点没站稳:既然真的这么神奇,不如就往我的车里加点试试?
这一下可让王洪成愣住了,他这小把戏当众表演一下还没事儿,这要是真往车里加,万一出事儿了怎么办呢?
看着王洪成慌张的样子,副局长又说道:难不成你这用不到车子上?那你这不是白发明的吗?
听到副局长的话,王洪成索性赌一把大的!连忙回应:“能加!”
之所以王洪成敢这么将,那是因为他发现一个大家都没注意到的细节:副局长在哪,镜头就对着哪。
就是因为发现了这一点,王洪成就趁着大家都没注意的时候,让妻子将先前副局长带来的那桶水,换成了一桶汽油。
这一招“狸猫换太子”让王洪成在众人面前毫无破绽的完成了演出,大家亲眼看着汽车加了王洪成的“水”后成功启动,还绕着场地转了一大圈。
这段录像随后也被放作为推广发了出去,大家也都相信了王洪成发明“水变油”的技术是真的。
自此之后,王洪成的名气越来越大了,再加上有了副局长为自己亲自宣传,他像是有了十足的底气一般,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大。
他仗着自己的“后台”,甚至还骗过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教授们。
很快这件事还被国家能源部得知了,连忙邀请王洪成到北京去做实验。
已经被利欲冲昏头脑的王洪成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呢?此时的他心想的是:他们我都忽悠过了,还怕忽悠不了你们?
年6月,王洪成就带着自己的“洪成基液”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然而这次王洪成就露出了狐狸尾巴了。
为了让王洪成更好的表演,能源部专门为他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当王洪成看到水池的时候,内心还是有一些胆怯的,毕竟这么大水池,肯定很容易就会露馅的。
又是王洪成就决定故技重施,找来了自己做过手脚的啤酒瓶,在啤酒瓶内进行了演示。
然而当他正对自己完美的表演洋洋得意的时候,能源部的人就告诉他:所有的啤酒瓶都已经做了标记。
听到这个消息后,王洪成就愣住了:这不就是意味着自己要露馅了吗?
趁着工作人员们还没发现,王洪成拿着自己的东西就跑去了火车站,前脚刚到火车站。公安部的人就追了上来。
此时的王洪成心想自己这是要完蛋了,但是由于哈尔滨政府极力相信王洪成,再加上此次的实验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王洪成只在看守所待了三个月,就回到了哈尔滨。
或许是这次的教训不够惨烈,出来后的王洪成压根没有悔改的心。
他认为自己这次会被发现,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证书。
于是他想尽办法先将自己的名声找补了回来,然后又找了很多关系,为自己办了一个假的证明。
在有了证明之后他就开始了更夸张的招摇撞骗,甚至还开始拉投资,给公司做实验。
这一骗,就是十几年。
然而纸还是包不住火,始终不相信王洪成的国家科委,直接揭开了王洪成的真面目。
真相大白年,国家科委对王洪成的“诈骗”行为实在忍无可忍,直接在《中国科学报》的版面头条上直接为王洪成做了一个专栏,几十位科学界的政委联名呼吁要彻查此事。
年,公安部对王洪成进行了调查并正式的逮捕了他。
年10月23日,王洪成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并没收了其非法所得的所有财产。
这场持续了13年的闹剧,也就此彻底画上了句号。
可能很多人都好奇,这13年内难道就没有人质疑过王洪成?那些跟他合作的公司也没有发现问题吗?
其实是有的,因为王洪成合作的每家公司,都因为他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但是每次想要追责的时候,都找不到王洪成本人。
再加上当时的信息流传的不像现在一般又快又通畅,再加上王洪成早已成为了忽悠界的“老油条”,所以他才能一直坚持了那么久。
回看王洪成的故事,也是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因为利欲迷惑了双眼,否则早晚会受到自己应有的惩罚。
这也提醒大家,一定要尊重科学,相信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