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调研与投资发展前景

来源: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公共服务平台

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外科替代,旁路移植以及支架植入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最新发布的“~年年中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调研与投资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占所有死亡的13%。

预计到年年,全球因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CVD)死亡人数将达万人左右。另有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年,每年将会越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据估计现在全球每年有超过万的新增患者,而在我国某些经济发达的区域每年也在以大约30%左右的速度递增。此外诸多城市的调查统计数据也证实,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形势非常严峻。

随着CharlesDotter和梅尔文·贾金斯等首先在年年提出了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概念。年年,Gruentzig等进行了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Sigwart等在年第一次报道了自扩张支架首次应用于人体疾病治疗的报道之后,血管支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治疗血管疾病的重要介入耗材,形成了全球性的广泛的巨大的市场。

血管支架是指用于支撑人体因病变而狭窄,闭塞的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恢复血液流通的中空网状管形器件。血管支架采用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加工制成,可长期或暂时留于人体血管内。依据我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血管支架是植入式医疗器械产品,归在第Ⅲ类高风险产品监管。在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中,首次将血管支架作为单独产品,分配对应的税则号:(增值税率:17%;出口退税:15%)。

按照在血管内展开的方式划分,血管支架可分为自展式和球囊扩张式两种,前者可在血管内自行扩张,后者自身无弹性,依靠球囊扩张。按表面处理情况划分,可分为裸露型,涂层型和覆膜型,裸露型表面仅作抛光处理,涂层型在金属表面涂以肝素,氧化钛等物质,覆膜型即在金属支架外表覆以可降解或不可降解的聚合物薄膜。从临床使用效果划分,可分为单纯支撑型支架和治疗型支架,治疗型支架包括在支架外表涂带药物,或利用支架外的覆膜携带治疗物质的支架或放射性支架。

年血管支架市场进出口市场大幅增长年我国血管支架进出口额2.8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8万美元,进口额2.73亿美元,贸易逆差显着,达到了2.63亿美元。单月的进出口额维持在0万美元以上,其中3月份最高,达到了.92万美元;单月出口额低于万美元,11月份达到了最高.28万美元。年我国血管支架贸易竞争指数为-0.93。竞争劣势明显,国内血管支架市场以进口产品占据优势地位。

年我国血管支架进出口额3.7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32万美元,同比增长6.19%,进口额3.63亿美元,贸易逆差进一步拉大,达到了3.5亿美元。年全年贸易竞争指数为-0.94,略有下降,尽管出口有6.19%小幅增长,但是进口额33.19%的大幅增长使得我国血管支架贸易竞争指数进一步下滑,国内产品与国际产品相比,竞争乏力。

年年上半年,我国血管支架出口额.89万美元,同比增长76.78%,占年全年出口的73.86%。与此同时,年上半年,我国血管支架进口额1.52亿美元,同比下降12.62%,上半年贸易逆差1.44亿美元。

1、出口市场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血管支架目前以亚洲为主要出口市场,在年,我国血管支架产品对亚洲地区出口额为.8万美元,占比44.98%。其次为欧洲市场,出口额.02万美元,占比28.33%。除非洲市场无出口贸易外,共向其他洲出口.98万美元,占比为26.69%。

年,我国血管支架对亚洲地区出口额.59万美元,同比增长24.51%,增幅较大,占比进一步升至52.74%;对欧洲出口.78万美元,同比降低22.83%,占比20.59%;对拉丁美洲出口.93万美元,同比增长6.19%,占比达到了26.67%。

年上半年,我国血管支架总计出口约为.89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6.78%,亚洲依然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上半年出口.66万美元,同比增长55.87%,占全部出口的50.68%;其次对欧洲出口.53万美元,同比增长.06%,金额占比约为25.76%;对拉丁美洲出口万美元,金额同比增长48.26%,占比约为23.5%(表1)。

  

与此同时,年,我国仅向19个国家及地区出口血管支架,出口前10位的市场依次是荷兰,乌拉圭,中国香港,比利时,菲律宾,泰国,巴西,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智利,向前10市场出口金额合计.15万美元,占总出口额的98.29%。

年,我国血管支架出口目的地增加3个,达到了22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前10位市场依次为香港,荷兰,乌拉圭,巴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巴基斯坦,智利,阿鲁巴岛。其中,仅有荷兰属于发达国家,其余各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前10位市场出口金额合计.58万美元,占总出口97.04%。

年年上半年,我国向21个国家或地区出口血管支架,出口前10位国家或地区分别为荷兰,菲律宾,巴西,香港,乌拉圭,泰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土耳其。向前10位市场出口金额合计.11万美元,占总出口的95.32%(表2)。

从出口国家看,我国目前所生产的血管支架在国际市场声誉及市场占有程度上相对落后,出口国家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出口额不大,且出口地区并不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发区域,说明我国血管支架的国际认可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培育和销售网络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可喜的是,尽管我国出口份额小,出口以发展中国家及低收入国家为主,但是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2、出口省市

心血管介入材料均属于高技术含量,高值耗材。血管支架作为一种体内长期植入材料,其对血流动力学,人体生物化学反应的敏感程度,决定了血管支架产地的教育,科技,医疗及工业程度情况对血管支架企业的选址有着非常强烈的影响力。

从我国出口省市分布看,年我国仅有五个省市出口血管支架,分别为上海,广东,山东,北京,浙江,比年减少了辽宁和湖北两个省份。年年上半年,除上述五省市以外,吉林也有少量出口,上海,广东,山东,北京,浙江五省市均是教育,科技水平高,工业完善,贸易发达的省市,周围不仅有国内知名理工科,医学类高校,研究所,而且均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人口众多,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名列全国前列。

其中,上海年血管支架出口.57万美元,同比降低5.16%,但是占比仍然高达63.14%;年年上半年出口.78万美元,同比增长81.09%,占比达到了70.78%。领近东南亚地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广东省年出口.3万美元,同比增加82.44%,占比达到了23.43%;年年上半年仍然大幅增长72.3%,出口额达到了.08万美元,占比16.05%。山东省在年出口.37万美元,同比降低7.68%,占比13.13%;年年上半年增长51.93%,出口额90.54万美元,占比为11.81%。除具有较大领先优势的上海,广东和山东3省市之外,北京市年年上半年出口5.72万美元,已经超过了年全年出口的3.06万美元,市场份额虽然在有限的增加,但是总体占比仍然低于1%(表3)。

3、出口企业

年及年年我国从事心血管出口的企业仅有12家左右,以三资企业为绝对主力,主要企业有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山东吉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和美敦力医疗用品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为主,其中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约占我国心血管出口市场半壁江山。其余3家差距不大,占有率约为15%左右。

4、进口市场

我国血管支架进口来源地中,欧洲占有绝对领导地位。年我国总计进口3.62亿美元心血管支架,其中从欧洲进口3.03亿美元,同比增长30.68%,进口额占比83.4%;年上半年从欧洲进口1.20亿美元,同比降低12.82%,进口额占比79.16%,导致上半年整体进口额同比下降12.62%。除欧洲是我国最重要的心血管进口来源地,北美洲也是我国血管支架进口市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年我国对北美洲血管支架进口额为.27万美元,同比增长45.54%,进口额占比为14.65%;年上半年,进口额占比略有上升至17.5%,但是进口额却降低19%进口额为.93万美元。

按进口国家分析,爱尔兰是我国最重要的血管支架进口国,美国和德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市场份额差异巨大。年我国从爱尔兰进口2.79亿美元心血管支架产品,同比增长33.67%,占比高达76.82%,继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年年上半年我国从爱尔兰进口1.10亿美元心血管支架产品,同比降低11.87%,占比回落至72.16%,继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

美国作为第二大进口国,年我国从美国进口万美元,同比增长45.54%,占比14.65%;年年上半年我国从美国进口.93万美元,同比降低19%占比17.5%。第三大进口市场是德国,年全年我国从德国进口血管支架.93万美元,同比降低13.79%,占比仅为4.21%;年年上半年进口额.99万美元,同比继续降低,降低幅度为7.04%,占比仅为5.09%。整体来看,欧洲是我国心血管支架进口市场最重要的来源地,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且进口来源国相对集中,且具有较大的层次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爱尔兰至第3位的德国,市场占有率相差接近20倍(表4)。

5、进口省市

年我国血管支架进口省市中,上海进口3.43亿美元,同比增长32.89%,占比高达94.55%;北京进口.4万美元,同比增长72.19%,占比仅为3.47%;广东进口.9万美元,同比下降8.41%,占比为1.63%,位居第3位。年年上半年进口额最大的省市还是上海,进口额.44亿万美元,同比减少14.67%。这些省市均处于医疗设施完善,医院聚集的省份(表五)。

血管支架市场的发展方向

1、世界市场发展迅速,亚太地区需求旺盛

美国FrostSullivan公司公司数据显示,5年年全球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器械的总销售额为亿美元,9年年这一数据已上升为亿美元,5年间增长了55%。今年来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亚太地区人口众多,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区域,心血管介入治疗器械在这里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过去10年里,亚太地区医疗器械市场最显着的特征是,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器械类产品销售增长率急速上升。这反应了亚太地区的心血管疾病已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病种。

2、老龄化社会促进了我国血管支架市场的发展

容易产生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主要有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的老年人,以及具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年年我国老龄化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4.9%,此外“三高人群“人数逐渐增加。快速增长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给心血管疾病药物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效果更好的支架产品不断的面世,血管介入治疗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逐步提高的人民收入水平,也使得能够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数量不断攀升。以上几大特点必将大大推进我国血管支架市场的发展,有报道显示,近年来我国血管支架市场增长率在30%左右。可以预测,我国血管支架市场仍将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增长态势。年年上半年,我国已经实现血管支架贸易额1.6亿美元,其中进口1.52亿美元,出口.89万美元。

3、技术更新是血管支架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血管支架不断更新换代,从裸支架(即不加任何药物的支架),药物涂膜支架,到可吸收支架,其治疗效果越加明显。目前,国际市场对血管支架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进而刺激血管支架产品向多元化发展,现在国际市场上不仅有适合冠心病患者使用的动脉支架,还有肾血管支架,胆管支架和脑血管支架等。各大血管支架主要厂商,不断推陈出新,在克服原有支架不足的同时,不断引入新发明,新技术,不断研发出适用于更多血管疾病的专用支架。而支架本身结构,材料的更新换代使得血管支架市场呈现出朝气蓬勃,日新月异的气象。所以支架所具有的技术含量通过逐步提高的治疗效果深深的影响着未来国际血管支架市场的发展方向。

4、国产品牌既要面对竞争,又要抓住机遇

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所适用的产品,多为纯进口,或外资公司在华生产产品,国内市场以进口产品为主的现象已经持续多年。主要因为国外企业进入国内市场早,当时我国血管支架研究和生产情况相对落后较大,市场被国外厂商所占据,尽管目前我国已经能够设计和生产国有品牌血管支架,但是由于国内企业起步较晚,产品性能与国外产品仍有一定差距。如何打破国外产品对于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特别是从无到有的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提高人们对于国产产品的认可程度是摆在国内支架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对于国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扶持国内医疗耗材企业意愿的加大,对医疗器械,高值耗材的审批,监管的强调,不断的颁布相关政策法规。我国支架企业引来了一个追击国外品牌的良好机遇。此外,我国各科研单位对于血管疾病研究投入的加大,从疾病发生机理到支架产品设计都已经培养出了相当一部分的科技人才,推动了我国支架产品的研究和设计。

再加上,中国靠近日韩,毗邻东南亚,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接壤的独特地理环境,在国家政策,科技创新,靠近消费市场的地理优势等诸多有利条件下,从聚焦亚洲邻国开始,我国一定能够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血管支架企业。

医疗器械创新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xw/9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