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巴西的日子5神奇的针灸

静谧的校园内洋溢着芬芳,一颗开满紫色鲜花的紫荆树摇曳在阵阵吹拂的微风中,一对黄色的织布鸟,在花丛中尽情地追逐着,发出了一阵阵清脆悦耳的欢叫声。

第一个周末如期而至,星期六我穿着西服,打好了领带与王医生一起来到了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

“早上好,请允许我介绍。”

穿着西装革履乔治早就在学校入口处等着我们的到来,今天的乔治显得文质彬彬,与原来那种粗大孔武的形象孑然不同。

乔治指着站在他身旁这一位,与他同样身材高大的男人说:“这位就是刘教授,巴拉纳州国立大学物理系主任,中国文化协会会长。”

刘教授是一位60来岁的男人,头发早已脱顶,满脸的红光显示着来自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见我们走来,他便主动上前与我们握手。他可是代表巴拉那州中国文化协会特意来向我们表示祝贺的。

当我们走进教室的时候,掌声立刻在教室内响起了。我不断地向学员们挥手致意。

首先乔治上了讲台,把我与王医生做了介绍以后,然后请刘教授讲话。

可以看得出来,刘教授与这批学员彼此非常熟悉,原来在上中医课之前,刘教授已给大家上过中文课,教授就是教授,他一开口教室内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虽然我听不懂他说的葡萄牙语,但可以感觉的到,他的发言催化了学员们投入学习中医的更加热烈的激情。

该是我要出场了,今天是我在巴西巴拉纳州卫生研究院开课的第一天,对我来说应该也是有备而来。自从接到出国任务以来,我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这就是如何让巴西的学生听懂我所表达的内容,这不仅需要克服语言的障碍,更大的难点还在于如何跨越中西方文化的障碍。

为了让学员一开始能够接受中医,我要搭建一个跨越中西文化的桥梁,为此我引入了“自然疗法”的概念,这是一个西方医学文化话语的概念,却能反映出中医“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中医就是利用自然......

这种尝试的效果立竿见影,我把这个概念讲出后,立刻引起了学员的兴趣,大家开展了热烈而认真的讨论。

多年以后我来到南部非洲开展学术讲座,听完了我的发言后南非医学会会长对我说:“你的讲课让在座的外国人听懂了,听明白中医是什么。说出了中医为什么会存在与发展的理由。”

“我的母亲已在诊室等候胡老师针灸治疗。”

下午当我结束上课的时候,一位一直坐在第一排的女医生玛丽安娜过来对我说。

这让我大为惊讶,作为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玛丽安娜如果解决不了的问题,我难道就可以解决吗?我心里这么想着,便与她一起去了教室后面的诊室,这是研究院对外的开放的诊所,也是我们这班的学员实习点。其他学员听说玛丽安娜医生的母亲要让我治疗也都跟着我们来到了诊室。

这是一位73岁老年女性患者,一看到她那臃肿肥胖的身材和圆圆的脸,就让我立刻认出她就是玛丽安娜的母亲。

见我进来,她急忙从座位上艰难的站起,并不时地发出“哎哟”的叫声,我急忙让她坐下,玛丽安娜也急忙上去,扶着母亲坐到了椅子上。

原来她的母亲患有坐骨神经痛,发病已有一周,虽然服用过止痛药,疼痛却一直反复发作,痛苦不堪。

玛丽安娜告诉她说:“今天有中国医生来上课。她就一天也不想再等下去了,马上约了下午的时间过来看病。”

这位就是我在巴西开始工作以来第一位患者,可是今天的这位患者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站在患者与最多学员的面前我觉得自己进入了不仅仅是患有病痛需要帮助的诊室,这还是一个难得的现场示范教学的现场。但是我心里明白这可是我进入了实地考试的现场。我的考官就是这些在场的学员。正如我来到巴西以后,许多巴西的朋友对我常说的一句话:“你要展示我们看到,以证明这是有效的治病方法。”

其实我在国内是一位中医内科医师,主要是用中药治病,虽然在病区的工作中我会经常用一些针灸的来解决一些问题,可面对着这样一位疼痛剧烈的患者,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我心里确实没有十分的把握,我回头四顾希望王医生在场,因为他是针灸医生,在针灸的治疗上一定比我更专业,可是我找不到王医生。

今天这个考场也只有我自己上了。我镇定了精神,开始给患者检查、分析、辩证、取穴。可以看得出我这是在给学生们开始带教了,接过了护士递给我的针灸针,我用手指点压到了环跳穴,病人发出了一声痛苦的轻叫声,我想起了多年以前我还是一名医学生的时候,每个周三的下午,学校没有上课,我就会跑到当时为我们上课的虞孝贞教授的诊室看她针灸治病,每次我过去的时候,她都会告诉我一些治病独到的经验,比如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时候,如用手指点压环跳穴有明显疼痛的话,用针时要深刺。

我向护士要了一只四寸长的针后,在环跳穴周围的皮肤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将针深深的插了进去。并嘱咐护士留针30分钟后起针。

有人说这是医运,说的是这位医生治病的运气好,什么疑难杂症一经过他的手都好了,其实那有什么医运,能把这么多疑难杂症治好,这本身就说明了这位医生的医术高明。

不过我还是相信医运一说。今天我的医运就是不错,当我给患者起针后,这位老大妈竟然能够自己从治疗床上一步垮了下来,硬是把站在她身旁的玛丽安娜搞得非常紧张,当她看见她的母亲惊讶地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她也跟着竖起了大拇指。母女的这个举动是如此的相识,引动了大家热烈的笑声,在笑声中这对母女离开了诊室。

艾米是班级里唯一一位研究植物学的专家,每次上课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位来到教室的学员,非常专心致志的听着课,认真的做着笔记。

浓而粗壮的眉毛下是一对深不见底的蓝眼睛,时常会散发出思索的眼神。

“我给橙子树扎针,发现这些果树比其它的果树能长出更多更好的橙子。”

这是他学习了中医后的第四个月的时候对我说的话。我发现当他说这话的时候一直在看着他的妻子。其实艾米是一位截瘫的患者,他每次来上课都要他的妻子负责送他过来,在教室的位置上安顿好。

“他怎么可能给果树扎针。”

艾米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若不信的话,可以让我的妻子作证。”

“我们在树枝的下面钉上铁钉。也就是树枝的背光的阴面扎针。”

想不到他还真能活学活用,居然利用起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来指导植物种植。

原来34岁的艾米在7年前的一次车祸中脊柱损伤了,两下肢都失去了知觉。自从我们来了以后他不仅报名来学习针灸,也接受了针灸的治疗。虽然像他的这种情况要恢复的可能性非常渺茫,他还是每周坚持让他的妻子送她过来治疗。

“针灸连植物都有作用,我还是希望能够坚持治疗。”

他讲的话确实没有错,人人都应该享有美好的希望。每一个希望会带领我们去开拓新崭新的人生。

从此以后的近一年的时间里每次送艾米过来的都是他的妻子,每次看到她用弱小纤细双手去扶起他那肥胖的身体的时候,我都会产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两者的对比也实在是太大了,不知是什么力量能让这么一位女人产生出如此巨大的力量,或许这就是爱情。

这时我突然听到一阵清脆的口琴声从治疗室里穿了出来,虽然声音是那么的微弱,但是清晰悦耳,旋律时而缓慢如堆积在空中那厚厚的白云,静静的向前移动;时而又快速地向前的流水,清新而悦耳。这是艾米的妻子给治疗中的艾米在轻轻地吹奏着,艾米躺在治疗台上,全身贯注地聆听着这美妙的旋律。

(待续)

要了解更多有关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xw/7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