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望海潮》,柳永

三日的苏杭之旅,有玩乐,有欢欣,有错愕,有疲惫,因为时间太短,不免造成了一些遗憾,但总体还是很快乐的,和朋友一起出行,怎样都是快乐的。

苏州和杭州的物理距离并不相近,但在行程规划上,我们却将杭州和苏州放在了一起。

起因也有趣,在商量去哪儿玩的时候,广东省及周边的省市被毙了个遍:广东省内没劲、广西去过了、湖南的辛辣受不住、江西直接被忽略、福建也去过了、重庆怕太热、四川时间不够……最终,苏州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既有人文景点,又是大家没去过的城市,还能体验“江南水乡”风情,与广东省相隔还挺远,不会没有新鲜感。

——一切美好的规划和向往都在交通问题前破碎,广州与苏州并没有直达航班,广州飞南京的机票价格过于高昂,朋友将截图的机票价格发到群里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江南水乡”的远去,和小心灵的破碎。

这时又有朋友提了一句:“广州飞杭州的机票蛮便宜的,反正‘苏杭’一向放在一起比较,不如我们改变计划去杭州吧?”

“杭州西湖这么热门,到时人肯定很多,干嘛要去受这个罪呢?”

“国庆去哪儿人都多,又要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发达,又要人少,干嘛不广州一日游呢?我们不要去西湖边上就好啦!”

“不要纠结了,就杭州,再纠结机票又要涨价了。”

“整整三天都在杭州好像有点浪费,杭州到苏州有高铁,我们不如第二天去苏州吧?”

……

于是行程就这么定下来了,至于苏州和杭州原来一个在江苏、一个在浙江,高铁要一个多小时的事实,我们直至第二日不得不挣扎着早起、赶着早晨7点的高铁了才知道。

人满为患的西湖,失望的楼外楼

飞去杭州的路上非常顺利,10月3日早6点45由广州白云机场起飞,8点30抵达杭州萧山机场,或许是太早的原因,机场高速一路顺利,9点30就到了预定好的民宿,简单休整之后,就往西湖景区走——在规划旅程时,才发现杭州的人文景点基本都在西湖景区内。

飞抵杭州的当日,冷空气还没到,杭州地面气温达26℃,早晨又是阴天,走在杭州市街头,习习凉风扑面而来,非常舒适。

——初入的良好印象在到了西湖景区入口后戛然而止。

人真的,太多了。

传说中美轮美奂的“断桥”上,密密麻麻挤满了人,上午的天气也阴沉,在iPhone忠实的后置相机里,根本没有“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感。

依稀可以看到断桥上的人头涌涌

3号早上赶的又是6:45的早班飞机,不到11点,一行人便饥肠辘辘了,受《盗墓笔记》影响,午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楼外楼,想一品杭州菜风范,点菜时,我先是惊讶于楼外楼不提供茶水烫餐具的做法,再被高昂的价格吓到,无奈西湖景区边就只有这一家,咬咬牙,还是点了龙井虾仁、西湖醋鱼、莼菜汤、宋嫂鱼羹和东坡肉五道菜。

几道菜中,最没有特色的莼菜汤反而受到我们的追捧,“就像是饭店里的菜干例汤,只是加了口感特别的莼菜”,莼菜吃起来又滑又爽口,汤底的油偏多,喝起来略微油腻,但也算满足了广州土著每道菜必有汤的习惯。

杭州

龙井虾仁是几道菜里价格最高昂的,点点茶叶搭配小小的虾仁,看上去倒是色彩清丽,却要价元,若不是游玩之前,一位江苏无锡的朋友极力推荐,我们是短短不会点的,因实在被高昂的价格吓到了,连龙井茶叶都被我们瓜分的一干二净,遗憾的是或许是不懂得品菜的缘故,我并没有尝出虾仁的美味之处——中秋当日才在家里享用了整整一斤的海虾呢!

西湖醋鱼一端上来,盘里立刻出现了四双饥不择食的筷子,只是一品尝到鱼肉,四人面面相觑,草鱼多刺,鱼肉也并不爽滑,本就不太受我偏好,鱼的腥味不重,但拌上浓浓的陈醋,总是觉得非常不搭调,鱼的鲜和嫩被掩盖在酸味之下,非常不适应。

大家皱着眉头分享了西湖醋鱼,最终落下一个无奈的结论,“或许是因为我们来自一个同样非常会做鱼的省份吧!”

对西湖醋鱼的失望直接导致了去苏州时并没有品尝松鼠桂鱼,当然,这是后话了。

杭州

宋嫂鱼羹是继莼菜汤以外第二个令我们惊喜的菜——先惊后喜。

羹端上来时感觉很像粘稠一点的鱼汤,汤底也浓厚,另我们惊讶的是鱼羹里加了陈醋,鱼的鲜味和陈醋的酸味奇怪地融在一起,品尝的第一口还觉得难以下咽,越喝却越觉得爽口开胃,酸酸涩涩的鱼肉竟有一点像番茄汤底烤鱼的感觉,除了无法适应的西湖醋鱼,宋嫂鱼羹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

东坡肉则有些让我们失望,瘦肉部分的口感,吃起来就像“广东瘦肉汤里的瘦肉汤渣捞起来用酱油炒过”,反倒是被夹在包子里垫着吃的肥肉部分很可口,“就像汤汁不浓厚不油腻的叉烧包”。

楼外楼的这一顿可以说是我们品尝到的第一顿杭州菜,尝起来感觉汤底更像是高汤,更浓厚粘稠,菜式少有葱蒜,姜丝也加的很少,西湖醋鱼和宋嫂鱼羹里浓浓的陈醋都掩盖了鱼本身的鲜味,龙井虾仁、东坡肉和莼菜汤都比较平淡——不是菜不好,也不是酒楼不好,是因为粤菜的清淡和鲜香印在了我们四人的味蕾里了吧。

花月正秋风

下午,太阳出来了,杭州的地面温度到了26℃,早上阴沉的湖面被点亮,习习凉风吹拂着岸边的柳树,突然间就明白了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里描绘的“水光潋滟晴方好”。

阳光并不强烈,但远比上午阴沉的湖面明亮

真的亲眼见到西湖了,才明白为何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为西湖留下了这么多文字,夏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有“杨柳岸,晓风残月”,萧瑟的冬季在张岱笔下也颇有意趣,“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也是这一句种下了我向往西湖与杭州的种子,难怪苏轼留下了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尽管国庆黄金周期间人头涌涌,西湖的美,依然耀眼。

只可惜由于行程紧张,我们没能体验“驾一扁舟,一览湖心亭”的趣味,只是沿着西湖边走到了浙江省博物馆的孤山馆区。

孤山馆区内的展览不多,占地面积最大的是浙江的瓷器展,毕竟南宋官窑就设立在临安,展览回顾了浙江瓷器的千年历史,这些精美的瓷器曾经不只是皇家权贵的专属,也曾为寻常百姓记录生活百态,如那首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浙江省博物馆

真正见到了灯光下的瓷器,才领会到“温润如玉”的质感

由浙江省博物馆出来后便是西泠印社——自然也是被《盗墓笔记》所吸引的,其实西泠印社是一家著名金石篆刻研究学术社团,社内亭台楼阁依山峦走势而建,错落有致,极具江南园林的美感。

西泠印社之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岳王庙,一联“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道尽岳飞的恢弘气概。

不管后世的我们,如何称赞两宋的文化成就,都不得不承认,宋是一个偏安南方、积贫积弱的时代,以前读历史时,“靖康耻”一段实在不忍卒读,盛唐时的意气风发消失殆尽,一国之君竟被异族虏去,这是何等的屈辱?所以有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还有“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更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南宋以懦弱地偏安临安开始,以屈辱的崖山海战结束,不管文化成就有多么耀眼,都无法遮蔽屈居于异族之下的耻辱,岳飞与其子岳云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诛杀,燕云十六州、江淮以北的百姓被异族统治了几百年,无论西湖的景色多么秀美,都掩盖不了南宋向金称臣的苦楚,“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南宋领导人沉醉于纸醉金迷的最佳写照。

晚餐是在大众点评上了找了一家评分较高的杭州菜馆解决的,比起中午味道欠佳的楼外楼,晚上的菜式吃的十分满足,河虾、桂花糖年糕、蟹黄包几道菜式的糖调得恰到好处。

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xw/5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