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时候,他搞垮了一个银行

这是老王的第讲

28岁的时候你在做什么?或者,到了28岁,你想做什么?

“阔别多年,终于等到你”,听说即将回归春晚的赵本山,他在28岁的时候刚刚在辽宁的农村舞台有了点名气。

“漫威之父”斯坦李28岁的时候,战乱刚刚结束,在纽约做着“剧作家”的工作。(老爷子走好,您永远是我心中的超级英雄。)

我28岁的时候在给老板打工,并努力让老板给我加工资。

但有一个人28岁的时候,也给老板打工,也非常努力,努力到让自己打工的巴林银行(Barings)倒闭了。巴林银行曾经是英国最古老的银行之一。在20世纪,这家历史悠久的银行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客户:英国皇室,可以说地位是相当的显赫。但就是这样一个盛极一时的银行,因为一个年轻人各种神奇的违规操作,使得银行最终资不抵债,被迫宣布破产,股价跌至0元,最后以1美元象征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ING)收购。

这个年轻人就是尼克·里森。

尼克·里森和巴林的孽缘

年,尼克·里森经由朋友介绍,进入了MorganStanley期货与期权部门的清算部。但是,他其实一直想去前台交易部,做一些更刺激的工作。毕竟,做交易赚的钱多,这年终奖也是不少的。

这个时候,巴林银行就伸出了橄榄枝,给出的条件是,里森想去前台可以,但还需要在后台先工作一段时间。于是,里森被派到巴林银行的印尼雅加达工作,负责票证清理。在雅加达,里森凭借丰富的后台工作经验,总共为巴林消除了一亿英镑的负债端项目,于是,里森马上得到了总部的信任!所以,在巴林银行准备开拓新加坡业务的时候,就直接把里森派过去开设分支。

里森算是完成了心愿,在新加坡开始了既做后台清算,又做前台交易的工作。只不过,这却是一切悲剧的开始。既做交易,又做后台,可行么?

他的第一个交易策略是出售日经的跨式期权(Straddles),所谓的跨式期权就是同时买入或者卖出有相同行权价格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如果同时买入,就组成一个深V型的结构,这意味着在股票价格波动不剧烈的时候是有亏损的,但是,在股市价格剧烈波动的时候会产生巨额收益。

同时卖出的情况,恰恰相反,组成了一个倒V型损益结构,只有在股市波动不剧烈的时候有收益,而股市无论是暴涨还是暴跌,这亏损是没有上限的。尼克·里森赚的就股市平稳的收益。

第二个策略,利用在不同交易所日经期货合同的价格不同进行套利。在价格较低的交易所买进期货头寸,形成多头;在价格较高的交易所卖出期货头寸,形成空头。比如在日本和新加坡两个地方交易日经,而日本价格比较低,新加坡价格比较高,就可以在日本买入,新加坡卖出,从中赚取价差。和我们的代购有点像是不是?

只是在后期,尼克·里森为了赚取利润,交易策略从一个多头一个空头变成了两个多头,也就是单边交易,这就意味着在两个市场同时买入日经期货合约。如果涨了,那收益倍增,如果亏了,损失同样是双倍的!所以这就有潜在的事件风险和市场风险。

从交易之星到罪魁祸首

凭借这些策略,年,尼克·里森赚到了第一桶金——万英镑,占巴林银行全年盈利的10%,他也因此获得了13万英镑的年终奖,相当于基本工资的2.6倍。

尼克·里森的野心越来越大,他开始琢磨怎么获得更多的年终奖。毕竟,交易总是有亏有赚的,如果想让别人觉得自己一直是盈利的,怎么办?那就不要让别人发现自己的亏损!于是,他就利用自己管理后台的方便,专门弄了一个错误账户“”,把自己亏损的交易全部放进去,掩人耳目。

年,里森又获得了巨额的年终奖。可正是在大家觉得一切都好的时候,年,这个错误账户的实际亏损,达到了2.08亿英镑!只是,总部一直没发觉,并且里森还向总部虚报了多万英镑的盈利,反而获得了巨额年终奖。

不过,所有的谎言都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年1月17号,日本神户大地震,日经指数大幅下跌。尼克·里森手里所有的策略都遭受了巨额损失。这一亏,维持正常交易的保证金需要重新补足。

在风险管理中,本来应该迅速核查问题来源。可是,远在英国的巴林银行总部,选择了深信远在新加坡的这个“摇钱树”可以力挽狂澜,立马就批准了3.54亿美元的追加保证金。只是,拿到了新资金的里森,不甘心就此认输,他开始豪赌,想力挽狂澜,凭一己之力和市场作对。于是持续买入手期货多头合同,盼着日经上涨。在这个过程中被蒙在鼓里的巴林银行陆续又给予里森8亿美元现金支持。

此时:

里森的日经期货多头风险部位已达6万余手合约(约70亿美金市值),占市场上三月份合约的49%和六月份合约的24%;

他的日本政府债券在价格一路上扬之际,空头风险部位亦已达手合约(约亿美元市值),占市场上三月份合约的85%和六月份合约的88%;

手指数期权(手看涨手看跌,合计票面市值约70亿美元)。

可是,现实是“想什么好,什么就不好”。市场并没有如他所愿,日经指数继续暴跌。

里森这个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挽回不了整个局面,留下了一张“I’mSorry”的便条,以及8.3亿英镑的巨额亏损出逃了……这金额相当于当时巴林银行资本金的两倍。

道歉如果有用,还要警察干嘛?巴林银行直接破产了。

“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银行的”

说了这么多,里森究竟是怎么躲过了这么多眼睛,隐藏自己的行为的呢?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隐藏亏损的“”错误账户。

什么是错误账户?就是对银行来说,可能会存在一不小心输错数字,或者出现各种错误的情况。而这些问题会在未来的一个时间会一次性减记或者勾销。

巴林银行当时就有这么一个账户,叫。尼克·里森就发现,自己其实可以只汇报盈利的部分,亏损的部分全部放到这个错误账户里。但是巴林银行体量这么庞大,本身也是有风险管理的,他们会在IT系统升级的时候彻查这个账户看看是不是有猫腻。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里森于是自己建了一个的错误账户,悄悄的存放自己所有的亏损交易,而在IT系统升级的时候把交出去。反正天高皇帝远,总部会花多少精力来彻查?更何况,这还是一个每年能贡献10%利润的人呢。

但是账户不彻查不意味着总部没有年审、季度审,那账户的亏损持续变大,你又如何保证账户的均衡,不让总部发觉呢?

第1阶段,账户亏损初期,里森每月月底通过出售看跌期权补充资金;

第2阶段,年7月,里森亏损已达5,万英镑,而如此巨额亏损,里森已经不能使用卖出看跌期权的方法。所以,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匹配,他开始伪造票据,假造巴林在花旗银行有5,万英镑存款;

第3阶段,年年初,里森又被审计查核出资产负债表的缺口,这一次的金额是77.87亿日元,里森伪造应收票据,将其解释为一笔经纪商SLK的应收账款,巴林和审计机构均并未向交易对手方核实。

当然,不仅仅是亏损需要掩盖,还要保证每天期货和期权交易的保证金充足。

他一方面找借口忽悠巴林伦敦总部和日本银行,获得更多的现金。怎么说服?他说,单笔套利业务的利润太少,需要走量,需要更多的现金;而交易产品的波动性又比较大,交易所要求更多的日间保证金,也需要现金。但是客户又存在时差问题无法按时提供保证金,所以……

和新加坡存在时差的客户可能有哪些?迪拜、阿联酋,也确实是土豪客户。没有人怀疑,里森成功从巴林总部拿到4亿英镑,另外从日本银行拿到3亿英镑。

另一方面,他还通过现金流造假降低交易所需保证金。因为其实里森相当于中转站,会收到到客户很多现金流,但是客户有多头也有空头,于是他拿到了现金流不再给出去,而是把客户的期货头寸假装对抵掉,也就是账户之间的空头和多头私下直接交割,直接降低了交易所要求的保证金。

巴林银行的倒闭,谁之过?

日本的地震无法避免,日经指数的波动无法避免,但是尼克·里森的操作却是可以避免。可是为什么操作风险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及时止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职责划分不恰当。

尼克·里森同时具备双重职责,他既是前台交易部,又是后台清算部,一个前台一个后台,他们的薪酬机制也不一样。前台就是拿年终奖,后台就需要保证所有的交易准确无误和真实。所以对尼克·里森来说,既自己做交易,又同时保证自己监管自己的交易,既做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可能吗?

而银行体系中既有标准账户,又有错误账户,“假”错误账户还没被发现,真是一个相当大的Bug。最后,尼克·里森的单边交易也是后期产生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只是人性有时候就是这样,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既然已经亏了这么多了,为何不力挽狂澜、绝地求生呢?

只是你能说整个过程中只有锒铛入狱的尼克·里森是罪魁祸首吗?不能。毕竟让尼克·里森兼任两个部门职能的是巴林总部,没有发现多出来的错误账户的是巴林银行,因为10%的利润就放任尼克·里森自由的是巴林银行,想追加多少保证金就追加多少,几乎没有提出任何过疑问的也是巴林银行。

新加坡在年10月17日公布的有关巴林银行破产的报告结论中有这么一段内容:“巴林集团如果在年2月之前能够及时采取行动,那么他们还有可能避免崩溃。截至年1月底,即使已发生重大损失,这些损失毕竟也只是最终损失的1/4。如果说巴林的管理阶层直到破产之前仍然对‘’账户的事一无所知,我们只能说他们一直在逃避事实。”

里森在自传中说:“有一群人本来可以揭穿并阻止我的把戏,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我不知道他们的疏忽与罪犯级的疏忽之间界限何在,也不清楚他们是否对我负有什么责任。但如果是在任何其他一家银行,我是不会有机会开始这项犯罪的。”

在两百多年历史的巴林银行金融帝国的崩塌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长按识别上方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
白癜风有什么中药制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xw/3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