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万公里
10个小时的飞机路程
跨越7个时区……
这是中国和荷兰的地理距离,也是两个荷兰学生Ferdy和Dirk一路向东,走进通大的寻梦足迹。
很高兴遇见你——“江海设计”Ferdy和Dirk是来自荷兰萨克逊大学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此次来通是参加“江海设计”中欧工作坊的交流活动。在通大校园,他们与艺术学院学生遇见、交流、碰撞,悄然上演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江海设计”是一个由南通人自己设计创新主题的品牌活动,活动以“设计促进南通经济创新发展”为宗旨,助力提升南通地区创新设计文化氛围,促进设计创新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带动南通区域经济和人文进步,实现经济文化共同繁荣,助推创新之都建设。活动包含系列讲座、行业专题创新设计大赛、学生工作坊等。
作为“江海设计”的子活动,中欧工作坊立足于中欧高校师生不同的文化与学术背景,使中欧学生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中国产业真实需求的产品。南通大学是中欧工作坊第一期的首选站。在这里,这两名留学生和八名通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被分为两组,围绕智能家居和健身器材两个主题进行研究、设计。
多元文化碰撞出绚烂火花“我的方案里加入了指纹识别。”“非常好的创意!”“点子很好,我觉得造型上更完美。”在设计前期,常见的情形就是五个人拿着设计草图,围成一圈,热火朝天地讨论问题。中欧学生在交流中各抒己见、表达自我,同时也耐心聆听,细细品味。“他们有很多想法,都是很棒的设计师。”Dirk这样评价他的中国搭档们。
“他在听你说完之后不会立马提反对意见,而是会说,OK,that’sgood!”在工业设计杨金譞的眼中,跟他同组的Ferdy是一个很随和的人。
虽然都是同龄人,中外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却完全不同。Ferdy和Dirk惯于采用西方人的方式,在做项目的时候首先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勇于尝试,将自己的灵感表达出来,有时候甚至看起来有些异想天开。而中国的学生与之相反,“我们先对现在的技术、用户、使用环境等进行调研,当我们对它有一定了解之后再结合现有的知识进行整合,设计。”工业设计的马国瑞说。
Dirk认为借鉴已有材料会造成思维定势,而中国学生则从课题的可实现性角度来考虑问题,更注重产品是否接近生活,能否进行实际生产。
多元文化在一起撞击,更能产生绚烂的火花。在第四天的成果汇报上,两个小组交出的作品都让人眼前一亮。你能想象到的最炫酷的跳绳是什么样的?在Ferdy小组的成员们看来:也许未来跳绳上会使用游戏手柄,让你有更舒适的运动体验;也许跳绳会变成一场“灯光秀”,上面搭载LED氛围灯,根据颜色的变化就能感受运动强度的变化;也许跳绳还能和充电宝结合,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真正实现绿色生活……
而Dirk小组的门铃则打破了人们对其固有的认知,指纹识别等现代元素中巧妙地融合了中国结、古代门环等经典的中国元素,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功能性与观赏性的结合,满足了人们对品质和美观的追求。
两种文化、两种思维方式,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当传统文化遇见未来想象,他们以数字诠释古典文化,用技术开拓艺术疆域,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与感动。
Ferdy和Dirk来自座落在荷兰东部的荷兰萨克逊大学。萨克逊大学是荷兰最大的国立高校之一,拥有2万多名学生,其中名是来自55个不同国家的国际留学生。受开放、自由的学校氛围影响,Ferdy和Dirk决定来中国看看。
回想起初衷,他们的目的简单而纯粹:想来中国学习专业的工科知识。面对一个陌生的国度,他们更觉得:“来中国像一次探险旅行。”
在行走和触摸中感受中国文化Dirk今年22岁,是一个阳光开朗的男孩,喜欢健身、踢足球和打乒乓球。Ferdy是Dirk的同班同学,他身高2米02,拥有令人羡慕的“大长腿”,除了运动,交朋友和旅游也是他们共同的爱好。
秦兵马俑、紫禁城、天安门、长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他们每到达一个地方都要去看一看当地的特色景观。登上万里长城后,Ferdy不禁感叹:“长城真的很漂亮!”
在西安,他们穿梭在古老建筑,观飞檐斗拱、琉璃竹瓦、龙沟凤滴;在厦门,他们漫步于美丽海岛,看碧海蓝天、涨潮水涌,浪击礁石。从南到北,从东到西,Ferdy和Dirk在行走中感受中国古老和现代的文化,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和博大。
“Ilikehotpot!”“Noodles!”第一次来中国,Ferdy和Dirk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中国的食物,当被问起最爱的中国食物,这两个金发碧眼的大男孩竟异口同声地答道:“肉夹馍!”
“他们最爱鸡肉,走到哪儿都在找鸡肉。”工业设计系副主任沈雯晔也被这两个“挑食”的“歪果仁”逗乐了:“他们不吃豆制品,说豆腐是假的肉。”
初冬之际,他们在江海之畔与南通邂逅。在凤凰文化广场,通大学生和他们一起写春联、品茶艺,在墨香四溢中感悟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在沉沉浮浮中体会人生真谛。
Ferdy和Dirk最喜欢的还是做陶艺,看手指在陶泥中飞舞,创造属于自己的第一个作品。即使离开了,他还是念念不忘地说:“Potterywasfun.(陶器很好玩。)”走进通大校园,古老的建筑特色、完善的硬件设施、浓厚的学习氛围、热情的待客之道,让他们不禁爱上这个宁静美好又充满活力的城市。
看不同的风景,结识志同道合的人,中欧学生共同用画笔在白纸上勾勒灵感的火花,体味思维的碰撞,感受文化的交融。
最好的时代,最好的我们,幸会!
文字丨朱袁琪
图片丨陈石森部分由本人提供
责编丨陈石森韩晓烨
审核丨陈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