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是个没有脚本的故事在路上之二

清晨4点多,15摄氏度的气温。你穿着一件衬衣,背着背包,被一辆本该在昨天下午到达的火车扔在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无人小站上,这时你会想到什么?

现在当我回想起这个画面,我脑中闪过的一个词是浪漫。

那是年9月初的一天,我已经在德国读了一年的大学,暑假里打了一个月的工,准备利用剩下的一点假期去意大利玩。其实在此之前我已经去了两次意大利,看了北部的米兰啦,佛罗伦萨啦,维罗纳等几个初次来意大利必需一看的城市。我对意大利非常着迷,所以一放假就又启程了。这次想往南走一点。

和两个德国同学一拍即合,于是我们三个从斯图加特坐着欧洲特快(EC)先到了米兰。由于我们对米兰都挺熟悉的,便不想逗留,决定直接坐意大利铁路的火车到热那亚(Genova)。

为什么不自己开车呢?其实当时两个德国同学其中之一是有车的,但是因为我们去意大利南部,出于安全考虑,决定还是乘火车。在当时的意大利南部,如果有一辆德国车停在街头过夜,那辆车是不会在原地呆到黎明的。要是你早上起来发现你的车子还在,仅仅是缺了轮子,没了方向盘和安全气囊,或者是少了反光镜,那你可以为自己的幸运开瓶香槟。

不要说德国车,就是意大利本地产的菲亚特小车子,只要是七成以上新,那车主长时间离开车子之前,就会在方向盘上套一个铁坨一般的大锁,并且在轮胎上套上轮锁。即使是白天。

其实坐火车旅行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特别是欧洲特快,一路从阿尔卑斯的山区和湖区穿越过来,可以看到很多平时开车看不到的景色。而且和德国相比,意大利的火车票基本可以说是白菜价,加上我们是学生,还可以买到更便宜的特价票。

于是我们三个人就神闲气定地坐着卧铺的欧洲特快到了米兰总站。但是一到米兰火车站事情就不一样了。

米兰中央火车站是个非常杂乱无章的地方,特别在那个年代。各种肤色和体态的人们拖着行李毫无头绪地跑来跑去,寻找着他们的方向。如果你不懂意大利语,那你就只能指望运气了。英语的帮助很有限,只有一些重要的内容比如发车信息,指路牌等有英语标识,而且仅限书面。如果你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不那么强,不能把只言片字自己脑补成一条完整的信息链而需要开口问别人的时候,真正的麻烦就来了。多数意大利人能听会说的英语仅限于“我爱你”或者“你很美”之类的,对于一个搞不清哪个售票窗口售哪种票的人来说实在帮助不大。

不过那时的意大利人普遍都还很热心,别人有问题,即使听不懂,也会停下来站着和你一起纠结,这至少给了外来的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几经周折之后,我们终于买到了我们想要的票,发车时间下午一点半,也就是一个多小时之后。

我们随便吃了点麦当劳,就开始站着等车。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意大利语广播声中,这辆火车并没有如期到来,以及它之后的三辆同方向的车都没有来。

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状况。对于在连公交车都是按车次时间表掐着秒进站的德国生活的人来说,这样的事情是不可思议的。于是我们心急火燎地问了包括售票员和警察在内的许多人,但是最后得到的答案都是“不要急,会来的。”

就这样我们在火车站呆了一下午不敢离开,怕错过那辆“随时会来的”的火车。直到晚上7点,没有等到火车,但是总算等来了官方一个确定的消息:今天这条路线的列车因故被全部取消了,下一趟是凌晨一点多。

事实上,这趟凌晨一点的车最后的确来了,但还是晚了一个多小时。当然,晚点一个小时在意大利根本不能算是事儿,我们也就不再浪费仅剩的一点体力去愤怒了。

坐上了车我们就累得睡着了,然后毫无悬念地坐过了站,坐到了一个叫Rapallo的小站才醒过来。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9月的西欧,昼夜的温差很大,即便是在Rapallo这样的临海城市。我们身上还是白天在闷热的米兰中央火车站时等车的单薄衣衫。

环顾四周,还有几个人三三两两地下了车,但明显都不是我们这种出门旅行的背包客——游客们肯定都在热那亚下车了。下了车的人们快步地走向小站的出口,然后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中。我们三个人象幽灵一样站在昏暗的灯光下,望着嘴里呼出的白雾,一个激灵从刚才的睡眼朦胧中彻底清醒过来。大家各自放下包,从包里翻出仅有的一件外套穿上。当发抖的身体稍稍平复下来之后,我们才开始意识到问题有点严重。我们在车站里没有找到任何的列车时刻表,也不知道下一趟回热那亚的火车什么时候会来。于是我们决定,与其在车站干等,还不如在Rapallo逛一逛。

意大利人不是一个早起的民族,除了大城市商业区或者旅游人群集中的地方,一般你很难在9点半以前找到一家已经开门的咖啡馆或其它可以坐下来吃点东西的地方,更不用说Rapallo这样的小地方了。

我们走出了车站,四周漆黑一片。火车站前空空荡荡,路边停着几辆车,没有人。Tobias,我两个同学中的一个,从背包里抽出了一本LonelyPlanet出版的南意大利旅行指南。那时没有GPS定位导航,没有智能手机,LonelyPlanet是我们出门的标配。

我们走到街对面一处有路灯的地方,找到了书上关于Rapallo的那寥寥几页,但是除了城市广场和海边的一个古堡外,并没有更多的信息。不管如何,这是个小地方,火车站离中心广场应该不会很远,我们凭直觉选了一个方向,便开始向前走。

在这样的一个黎明,一个寂静无人的小镇,三个异乡人背着沉重的背包向前挪动,影子在身后越来越远的路灯光中变得细长。我们的脚慢慢地,有节奏地踩踏在已经被磨得光亮的砖石地面上,发出一种单调的噗噗声。清冷的空气加上这种奇特的无助感使我们的肾上腺素分泌加强,让我们三个都显得既紧张又亢奋。

Sonja,同行的另外一位同学从背包的侧袋里掏出一包烟,我们一人一支把烟点燃。我走在最后,看着他们两人手指夹着烟,偶尔吸一口。那红色的烟头在黑暗中跳跃着划出一道道弧线,在那一瞬间,一切与我而言突然变得顺理成章,关于目的地的问题完全失去了重要性。

我们不知走了多久,身后突然传来了隐隐约约的轰隆声。声音越来越近,像是汽车发动机。于是我们三个不由自主地停下来,站在路边,看着一辆灰绿色的FiatPunto从后面驶来。车子靠近我们的时候明显放缓了速度,直到在我们面前停了下来。我们还没有作出任何表示,车窗的玻璃便被摇了下来。开车的是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他看着我们,用意大利语说着什么。但是我们都听不懂多少意大利语,于是用英语说了句早上好。

这句英语并没有吓跑那个男人,相反,他把发动机的火熄了,干脆从车里走出来,用一种夹杂着几个英文单词,几个法文单词的意大利语继续试着和我们交流。

我从包里翻出一本随身带着的英意旅游字典,借助着这本字典,我们掏心掏肺地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谈话。十分钟后,我们已经知道了彼此的名字,年龄,职业,并一同批评了意大利铁路局的不靠谱和意大利人晚睡晚起的习惯。

这个意大利男人叫Claudio,一个很传统的中部意大利名字。他在弄明白了我们的处境之后,挥手示意我们上车。

我们其实根本不清楚他将驶往何处,但是他热情的笑容和具有说服力的形体语言让人难以抗拒,于是我们抱着走一步是一步的心态鱼贯上了车。

车子并没有向看起来是城中心的方向开去,而是开上了一条上坡的小路。天有一点微亮了,慢慢可以隐约看见城市在路的一边下沉,路的另一边是一排排的外墙面涂了各种颜色的小房子。前方能看见天际那一点点红晕,还有红晕下面那大片大片的蓝黑色的大海。

看到了海我们都很兴奋,马上忘记了去追究目的地的问题,空气中飘着一种淡淡的咸腥味儿。收音机里传来AndreaBocelli的男高音,在清晨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恢弘。开了一会儿,路又开始下坡,但是感觉离海越来越近了。我们安静地坐在车里,回头看身后的路,那些刚才经过的小房子已经在我们的上方,它们有层次地站立在身后的岩壁上,令人想象着,住在那些小房子里的人们每天早上打开窗户或阳台门,面朝大海,是怎样一种令人艳羡的感觉啊。

渐渐地我们来到海边的平地,在一个小的港口的前面Claudio停下来了车。这里停泊了各种机动的非机动的船,好几条船上有人在走动。Claudio示意我们下车跟他走。我们反正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身处何方,就索性跟着他,并不多问。

他带我们来到一条比较大的,船身漆成蓝色的机动帆船前面。这个时候我们才看出来,这些停着的船都是渔船。蓝色帆船上的几个人正弯着腰把一些鱼从一只大桶里往甲板上的小塑料桶里倒着。他们看见Claudio便大声地和他打着招呼。

Claudio对着船上的一个人喊着名字招着手叫他下来。那是个高高的,暗棕色头发的年轻男人,看着不太像意大利人。他一站到我们面前,Claudio对他说了几句话,他便伸出手,用纯正的伦敦腔英语欢迎我们,并自我介绍说:“我叫Jonathan。”这显然不是一个意大利名字。

在之后的时间里,我们看着船上的人把凌晨出海捕来的各种鱼分类,装入一些白色的泡沫塑料箱,然后装上一辆小型的卡车。他们要去热那亚和周边地区赶早市。

我站在船边静静地看着,第一次看见了活着的八爪鱼,在大水盆里翻腾跳跃,象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肥皂泡。周围是一片奇怪的,既喧闹又安静的景象。人们的对话热情而简单,忙碌中偶尔停下来看一眼远处海平面上正在一点点扩散的朝霞。岸边石崖上那些五颜六色的小房子在曙光的浸淫下越来越鲜艳起来,如同给这其实是热那亚湾最最平淡无奇的一个早晨注入了一点点荷尔蒙,让人有点悸动和兴奋。

他们装车完毕,我们还跟着车去了热那亚的鱼市和菜市。这和国内的菜场基本没有两样。鱼市在一幢圆柱形的两层楼建筑里,我们到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很多人在出摊,一排排长条形的金属桌上摊放着碎冰块和各种各样我叫不上名字的鱼虾和贝类。

百米开外就是菜场,里面各种时鲜蔬菜瓜果肉类奶制品俱全,内容的丰富程度是德国城市的周末露天市场无法比拟的。摊主们有的冲着经过的顾客点头问早安,有的大声地抛出一些我们无法听懂的段子,根据周围人的笑声来判断,效果显然不错。

卸完货,Jonathan和同来的伙计打了招呼,便问我们是不是愿意到他的咖啡店里去用早餐。这时候我们才知道他在广场外围经营着一家咖啡简餐店。

到店里的时候刚过8点,这里和市场那边不一样,一切还很安静。一个伙计已经在做开店的准备。

Jonathan走到咖啡机前,给我们一人煮了一杯意大利浓缩咖啡(Espresso)。然后给自己弄了一杯双份浓缩。

意大利人是非常讲究早晨的这杯Espresso的。一杯单份浓缩通常是25毫升的量,装在一只40毫升的小杯子里。浓缩咖啡的烘焙时间和普通咖啡不一样,因此咖啡的香味特别浓烈,烧煮后有一层特殊的奶油光泽,加上水量少,烧煮时间短,味道浓,咖啡因的含量却比普通咖啡低。所以,一杯浓缩可以给足你味蕾的享受,却不会因此增加肠胃和神经的负担。

Jonathan又往一只盘子里装了一些奶油小饼干,放在我们面前,然后坐下来和我们聊天。

果然如我们所想,Jonathan不是本地人,而是土生土长于伦敦。他是英国设计名校圣马丁的毕业生,在英国时是一个室内设计师,和朋友合开一家设计工作室。当我们问道他怎么会来到这么一个意大利小城安家的,他笑着点了点手中那杯浓缩咖啡,说:“就是为了她。”他特意用了“她”这个字,自然意味深长。

Jonathan的故事在今天这个连感情都已经变成快消品的时代听起来很鸡汤,但是在那个年代是真真实实也并不少见的。他于某一年的一个夏天来到了意大利度假,在到热那亚的时候爱上了浓缩咖啡和一个意大利姑娘。姑娘出身于传统的天主教家庭,为了能和姑娘在一起,他放弃了英国的工作,来到这里和姑娘家人一起捕渔并经营餐饮。后来姑娘成了她的太太,他们一起有三个孩子。

听了我们坐过站的经历,Jonathan主动提出带我们在这一带沿海各处转转。那天我们从热那亚一直向南开到了邻省的首都LaSpezia.沿途穿越了由五个相邻的,和Rapallo相似的沿海小镇,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个地区叫CinqueTerre(五渔村),也不会想到多年后这里会成为中国人蜂拥而至的欧洲旅游热点。那时的五渔村还是安静的,在波澜不惊中重复着简单却又精致的日子。

那晚我们回到Jonathan的餐馆用晚餐,餐前佐开胃酒的小食是一种叫Focaccia的饼,它和意大利其它地方的披萨饼不太一样,是在面里加了橄榄,碎洋葱等烤制而成并在上面撒了迷迭香和海盐粒的松饼,也可以从中间剖开夹了火腿和生菜吃。

晚餐有鱼汤,烩烤海鱼,当然还吃了意面。一顿体面的意大利晚餐应该至少包括五道,对德国人来说这是非常铺张的。但是对意大利人来说,晚餐是一种重要的社交途径,一顿晚饭可以吃上几个小时,边吃边聊,这和中国人的文化挺相似。

晚饭后我们有幸见到了Jonathan的太太,一位打扮非常得体的意大利年轻女人。她是来准备接下来几天店里要用的意大利面酱(Pesto)的。热那亚的Pesto很有名,是意大利面酱里最传统和流传最广的。热那亚一带讲究的主妇们做意面从来不会用店里买的瓶装现成意面酱,即使是一盘最简单的番茄酱面也绝不会去用超市的番茄罐头,一切都要亲力亲为。我们经过允许站在厨房里看着她利索而又有条不紊地把新鲜罗勒叶,蒜瓣,欧芹,牛至草等切碎,再把一堆松仁碾碎,一并放入一只大锅里,加了橄榄油和帕玛森干酪慢慢熬煮。她忙碌的时候,两只环形的大耳环在她的脸颊旁晃来晃去,非常动人。

回到饭桌前,Jonathan拿来了意大利传统的消食烈酒Grappa,我们一边抿着,一边和他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其实这一天从早上4点到现在我们都觉得很累了,但那是一种慵懒舒适的累,大家斜倚在椅子上,没有丝毫想睡觉的意思。

Jonathan的太太忙完后也出来陪我们聊天,她的英语不太好,基本每一句问答都需要Jonathan来翻译,听懂后她总是微微地对着丈夫笑一笑,用一种既宠爱又崇拜的眼神看着他。那一刻,我被岁月惊艳,一个伦敦出生的城市精英,为了他爱的一个渔家女儿,来到这个小镇子,学会了意大利语,煮浓缩咖啡和出海打渔。如果不是昨天米兰火车误点,如果不是我们坐过了站,又怎么会和这样的浪漫相遇?

追溯浪漫这个词(Romantic)的词源,最早是从“linguaromana(用罗马语写的故事)”而来。罗马语相对于当时罗马帝国上层使用的古拉丁语(lingualatina)而言,是一种外族的,更为随性的,没有刻意修饰的语言。后来这个词流传到法国,成为“Roman”,意思是“一个来自过去的冒险故事”。

所以,真正的浪漫应该是和一场精心策划的烛光晚餐之类的事情没有任何关系的。浪漫是突发的,无法预料的,来不及修饰,没有脚本的一个故事,正如你不知所措地站在一个凌晨四点的孤独小站,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注:这期图片基本来自网络,因年代久远,当时没有数码相机,仅有的一些胶片照片中也已经找不到这一段的了。叙述仅凭记忆,如有差错,希望包涵。

-----------------------------------------

谢谢你这么认真看到最后!爱你!

想订阅的话你可以:

1.点击标题下的蓝字“谁动了我的Sneaker”

2.或者用名字搜索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xw/1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