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号16,目标深蓝,中国航母圆梦记

一、大厦崩塌

中国航母梦的达成始于一个史无前例的历史窗口,概之以国运也不为过。

二战结束后,美苏从战友切换到冷战敌对模式。苏联航母在经历了“莫斯科”级和“基辅”级两代之后,迎来了它的最终章,“库兹涅佐夫”号下水并部署北海舰队。

一艘航母在应对同时装备多艘航母的美国始终力有不逮,苏联方面出于战略部署及轮换修整的考虑,于年在黑海造船厂开建库舰的2.0版,计划装备黑海舰队。

最初苏联是以其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来命名该舰,一切似乎非常顺利,“里加”号船体于年建造完成并下水。

如果按照既定的剧情发展,几乎就没中国继父什么事儿了,而中国的航母梦势必还要再睡上几年。

然而,进入年,前苏联的大厦轰然崩塌,各加盟共和国分崩离析。

此时的“里加”号显得既尴尬又不合时宜,不得已改名为“瓦良格”(取自二战期间的战功赫赫的巡洋舰)。

如果“瓦良格”能够完工,它将是屈居美国尼米兹级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航母。

由于采用滑跃甲板,受到载油、载弹的限制,舰载机性能几乎不能满帧跑。

于是乎,苏式堆料的设计思路在“瓦良格”身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复杂的上层建筑加载了各型防空、反舰及反潜武器,浑身散发其遗世独立的粗犷美学。

二、历史窗口

突如其来的变故,直接把参与“瓦良格”建造的各方整蒙圈了。原隶属于苏联的黑海舰队深陷于俄乌分家之中,仅完成了68%的“瓦良格”号也被迫停工,处在产权归属不清的状态。

俄乌两国面对这艘前苏联的遗腹子各自心怀鬼胎。俄罗斯急于甩掉包袱,鸡贼地把“瓦良格”作价给了乌克兰,用以抵偿欠款;而乌克兰也需要“瓦良格”来装点门面。

要说乌克兰也是飘了,虽然继承了苏联部分遗产,但想要独立补齐“瓦良格”最后的32%,技术跟经济基础都力不从心。

得不到拨款的“瓦良格”只能停在舾装码头上晒太阳,渐渐斑驳,把自己熬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伴随着“瓦良格”不断锈蚀的船体的,是俄乌围绕着其归属而展开的明争暗斗。

继承了前苏联大部分衣钵的俄罗斯,自诩世界海军大国,一艘“库兹尼佐夫”显然是不够看的。

望着曾经的大宝贝儿口水横流。数次跟曾经的同志加兄弟磋商,研究乌方完成“瓦良格”剩下的32%并移交给俄罗斯的可能性。

然而,乌克兰方面则是“跟你哪有真情在,多要5块是5块”。开口就要俄方以完整的军舰价格购买。

如果要有这钱,俄罗斯早就造个新的了,其结局可想而知。

年,最终累觉不爱的乌克兰,将“瓦良格”的命运交给黑海造船厂自行处理,而等待它的大概率是跟其他的前朝遗存一样,拆散了卖废铁。

兜兜转转到了年,乌克兰政府决定对“瓦良格”船体进行拍卖。

对,确实只是船体,因为已经装好的发动机和操作系统早就拆到了其他军舰上。

历史的窗口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打开了。

三、归国之路

澳门一博彩公司以改造海上综合游乐设施为名,先后击退了美、澳、韩、日的竞争者,最终以万美元的价格成功竞得“瓦良格”。

作为大国重器,从一开始就备受外国各方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wh/10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