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声唱响ldquo国际中文日rd

刘军连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901/9392527.html

华南师范大学为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单位。联盟于年11月5日成立,以“互通互鉴、合力共赢”为宗旨,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地位,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课堂)中方合作院校为主体、其他单位为支撑的区域孔子学院(课堂)合作联盟,合作领域包括孔子学院(课堂)暨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协同创新、互联共享、政策咨询等方面。

拉脱维亚是波罗的海国家,首都里加有“波罗的海跳动的心脏”之称,道加瓦河是拉脱维亚母亲河。为了庆祝”国际中文日“,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联合各方创作了《国际中文教师之歌》、《学汉语品文化》、《中文花开道加瓦河畔》、《联合国中文日》等系列歌曲,用歌声唱响联合国国际中文日,见证中文之花在道加瓦河畔和波罗的海旁绚丽绽放。

《国际中文教师之歌》由华南师范大学孔子学院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秦洪雷、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尚劝余和汉语教师志愿者胡越作词,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徐越湘教授作曲和配乐,黄晞莹副教授钢琴伴奏,何文胜和梁艳艺主唱,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伴唱,孙歆然合唱指挥,于翔朗诵,冯楚然和方泽华制作,于翔和张曦录音,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录音工作室录制;此外,中国留学生何赛鑫、王涵曦、余曦、马清晨、刘祥恒和拉脱维亚大学中文教师白冰玉及学生雷雅晶(Elīna?e??uka)、伊丽娜(IrinaParatova)参与了后期视频制作。歌曲深情地诉说汉语教师告别故乡、追随梦想来到位于波罗的海和道加瓦河畔的拉脱维亚从事汉语教学,歌颂了民心相通、促进中拉友好的汉教事业:告别心爱的故乡,我们来到波罗的海旁,鲜活着汉字神韵,绚丽着东方霓裳,追随内心的呼唤,我们相聚道加瓦河畔,教学相长其乐融融,甘做人梯成就梦想,啊,我们是孔院人,做海外的园丁,一生的荣光,谱写中拉友谊新的篇章,做和平的桥梁,国际的使者,铸就中拉文化新的辉煌。

《学汉语品文化》由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林婕和中方院长尚劝余作词,深圳诗人和歌手王令怡作曲和演唱,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吴小路老师编曲,汉语教师志愿者邝又君后期视频制作。歌曲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学生们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快乐场景,也表现了学生们对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浓浓的兴趣:你在说什么?我在说汉语;你好有请,谢谢再见,韵律中国话;你在写什么?我在写汉字;横竖撇点,上下左右,表意方块字;你在尝什么?我在尝美食;鲁川粤苏,浙闽湘徽,醉心八大系;京剧,唱念做打,共享视听盛宴;书法,笔酣墨饱,勾勒黑白画卷;刺绣,描龙绣凤,寓意彩色明天;中药,悬壶济世,惊叹个中究竟;武术,侠肝义胆,圆梦英雄豪情;茶艺,品香审韵,静修优雅心性;好动听的中国话,好源远的汉文化;好妙趣的中国话,好博大的汉文化;你来,我来,大家来,一起学说中国话。

《中文花开道加瓦河畔》由中国公派拉脱维亚大学的中文教师于丛杨(-任教)作词、深圳诗人和歌手王令怡作曲、拉脱维亚大学毕业生安泽演唱,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吴小路老师编曲,汉语教师志愿者邝又君后期视频制作。歌曲生动地描写了拉脱维亚莘莘学子学习中文的动人场景:波罗的海的波涛迎向南海的浪,我们坐在道加瓦河旁,聆听老师讲汉语,打开东方的窗,从古老的长城,到奔腾的黄河长江,意气风发的中国,这里是孔子的故乡,古老博大的中国,承载你我的梦想,拉脱维亚六万五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遍布学习汉语的课堂,二百多万人口中,到处都有会说你好的小伙和姑娘,待到学成中文后,我们愿做拉中友谊坚实的桥梁。

《联合国中文日》由中国公派拉脱维亚大学的中文教师于丛杨(-任教)作词、深圳诗人和歌手王令怡作曲。歌曲描写了联合国中文日的由来和意蕴:一百九十三面国旗,在联合国飘扬,戴上耳机我又听见,六种语言音韵铿锵,今天是谷雨日,是联合国的中文日,湿润了的中文,滋润着中国人的梦想,春雨生百谷,香满天下漫步芬芳,布谷鸟正在欢唱,山水悠悠啼声悠扬,犹记得这天,仓颉创造了汉字,唱响了的华语,欢唱中文声声更嘹亮,多种语言文化多样,维护和平,联合国最高理想,但愿谷雨催秧,人间蒸蒸日上,六种语言架起世界友好交流的桥梁。

祝愿中文之花盛开在海角天涯。

(供稿:华南师范大学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mj/98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