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真,外企现在还能再待吗

张思宏

Peter

将自己的人生过成段子

并夹于书中和众人分享

当老师的一个坏处,就是你必须三不五时的,要出来扮演一下算命先生的角色--比如说最近吧,仿佛是约好的一样,三个学生几乎在同一时间找到了我,想让我给他/她们接下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而这三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和外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A.23岁的妹子

大学毕业刚一年,不是上的什么名校,之前也一直在一些小型的本土企业工作。现在得到了一个全球强公司管培生的机会,她在犹豫要不要去?

B.32岁+的“中年职业女性”

大学一毕业先是去了民企,但是觉得不太适应而且平台太小,于是转投外企。换过三家公司,有短暂的跨国商业项目的管理经验,目前年薪70W+,已婚已育,有职业野心。现在有一个飞速发展的跨境电商平台想挖她过去担任高管的位置,CASH给的不多,但是饼画的很大(如果IPO,则*……%#%!!你懂的)。

去吧--舍不得放弃目前稳定的生活,而且未来的风险不小;

不去吧--那万一人家将来IPO了呢?这不是一夜暴富,从此财务自由了吗!再说现在的这家外企一直不死不活的,对未来也没有啥想象空间,难道这么年轻就混吃等死不成?

C.44岁+的大叔

把自己的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外企,见证和享受了外企的辉煌,也感受到了夕阳西下的落寞--不少身边的老朋友,都在最近几年数轮的裁员中被扫地出门(甚至包括他的老板),令他也开始对自己的前途颇为担忧。上个月有个猎头主动地联系他,想忽悠他去一家国内知名的互联网新贵担任高管,他思考再三始终不敢做出决定:因为坊间盛传,那家公司简直就是外企高管的坟墓(三年换了三个CEO),更有甚者,据说每当夜深人静,总裁办公室门前的走廊里都会飘荡着“故CEO”们阴魂不散的叹息声:

“哎,我TMD当时是不是脑袋被驴踢了?!不然为何来民企趟这个浑水呢?!呜呜呜……”

去还是留?这是个问题

我到目前为止的24年职业生涯,几乎都是在外企渡过的(中间曾经有过两段极短的民企经历,但是都不成功);7年的MBA教师生涯,也是以讲授全球强公司的相关话题起家的--记得我在厦大MBA中心开的第一门课,就叫做“论职业经理人的修养”。当时加入外企,还算是一种不错的职业选择。可惜好景不长,很快选我课的学生,就被“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创业精英?”“互联网新贵的养成秘笈”“加入BAT,成就辉煌人生”这类课程给抢走了:

一方面,学生们不愿意去听一个“职场老朽”,教他/她们要花10/20年的时间潜心耕耘,以滴水穿石/渐入佳境的心态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外企“裁员/风光不再/黯然退出中国市场……”的负面新闻,让年轻人开始由衷的怀疑,进入外企还是一个聪明的职业选择吗?!

港真,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为本土企业的崛起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但与此同时,作为一个资深的外企职业经理人,我也为全球强企业在华的“没落”感到深深的惋惜--但是并不意外,因为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路。外企的“没落”有其外在的原因(本土企业“野蛮”的压迫--合理的不合理的,合法的不合法的,但这一切都客观的存在着--无论你喜欢与否),但更重要的,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比如说:

1

全球化VS海外化

稍微了解我职业历史的人都知道,兄弟我最“失败”的职业经历就是去年初,加入的那家目前“新闻不断”的互联网民(名)企。记得刚加入公司的第一个月,就赶上参加“年度高管战略宣导会”,会议中有来自全球,以及各个子生态的所有高层管理人员,会议期间有一个话题引起了我特别的







































白癜风怎样治疗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mj/9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