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球,总统和总理都是女性的国家实属不多。在年,民选产生的国家元首和民选产生的政府首脑同时是女性的国家,目前只有一个。这就是爱沙尼亚。
在年伊始,爱沙尼亚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民选女性领导的国家:当选总统克尔斯季·卡柳莱德和当选总理卡娅·卡拉斯都是女性。
爱沙尼亚总统(左)与总理(右)
爱沙尼亚新政府班子还有7名女部长(占内阁成员的46.7%),这是爱沙尼亚迄今为止女性阁僚最高的记录。
当然,还有三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总理都是女性。新西兰和巴巴多斯是由女总理领导的,然而她们共同的国家元首是英国和英联邦的君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爱沙尼亚总统卡柳莱德
爱沙尼亚新任总理卡拉斯
波罗的海三国所在位置
丹麦也是由一位女总理领导,其国家元首是另一位君主玛格丽特二世女王。
爱沙尼亚所在的地区——波罗的海,其他的两个邻国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也早经历过女性担任总统的阶段。
自从苏联瓦解后,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在女性参政度方面开始发力,急起直追北欧国家。与原来的“老大哥”截然相反,这三国的社会形态越来越趋向接近北欧。
立陶宛:女性专门化解危机
如果我们看一下立陶宛在年的国会选举结果,会发现议会的三大政党,党魁全部都是女性。
早在立陶宛年刚独立的时候,第一任政府总理就是一个女性。刚从苏联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几乎一穷二白,国营商店的货架上除了伏特加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生活用品。
立陶宛第一任总理普伦斯克涅
这位独立后的首任女总理卡济梅拉·普伦斯克涅面对的几乎是一个烂摊子。她说过这样的话:“当危机大得男人们觉得解决不了的时候,他们就让女人出来收拾。”
在立陶宛社会,人们热烈地议论女性成为三大主要政党的领袖是否意味着女性在政界的地位得到改善。首任女总理的这番话成为了不少立陶宛女性的口头禅。
立陶宛国会
一个立陶宛女学者说,这就是所谓的“玻璃悬崖”现象:在危机和低迷时期,妇女有更多的机会发挥领导作用,因为这时失败出丑的可能性最大。
立陶宛“自由行动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党以男性为主导,新当选的所有议员都是男性,只有党魁除外。在该党发生重大腐败丑闻和分裂后,这群男性议员推举了一个女士担任领袖。
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
也有立陶宛女性抱怨,把女性推向领导人位置,也可能造成性别平等境界已经达到的“假象”,甚至成为不再为女性争取权益的借口。就好像波兰历史上有三位女性总理,但是女性堕胎权依然在波兰备受争议。
在立陶宛国会选举后,新议会有名男议员和38名女议员。虽然增加了5个百分点,但女性仍将只占议员人数的27%。
立陶宛现任总理希莫尼特
如无意外,赢得最多议会席位的“国土联盟党(TS-LKD)”领袖因格丽达·希莫尼特成为了立陶宛第三位女总理。
除了女总理,立陶宛还曾经有过任期长达十年的“铁娘子”女总统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
年7月12日,格里包斯凯特宣誓就任立陶宛总统,这是立陶宛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她获得了69%的选票,是立陶宛历史上得票最高的胜选。
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
这位苏联时期在列宁格勒学习经济学的女强人,除了懂法语、波兰语和英语,还是一个柔道黑带高手。
曾经有人开玩笑说,也许她应该与普京一较高下。
终身未婚的格里包斯凯特曾经被民间暗指是女同性恋,她在列宁格勒的过去也并不完全为人所知,有人甚至说她在苏联是一个告密者。
被誉为“波罗的海铁娘子”,格里包斯凯特在欧债危机威胁波罗的海国家的时候临危上马,与中间右翼总理一起制定财政紧缩政策,避免了陷入好像南欧国家那样的债务危机。“铁娘子”对俄罗斯的强硬政策,也让立陶宛选民空前团结,并且让格里包斯凯特赢得连任选举,成为立陶宛唯一一个成功连任的总统。
拉脱维亚:女性占管理层半边天
拉脱维亚是最早迎来女总统的波罗的海国家。年,61岁的瓦伊拉·维凯—弗赖贝尔加女士击败数位对手,在议会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以53票的多数票被选为总统,她不仅成为拉脱维亚历史上也是波罗的海三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统。
瓦伊拉·维凯—弗赖贝尔加
弗赖贝尔加在二战时期成为东欧难民,当时的拉脱维亚遭到纳粹德国和苏联红军入侵,她目睹了不少波罗的海家庭生离死别的过程。逃出波罗的海后,她和父母在年新年的夜晚登上了一艘运输舰,跟一些逃离拉脱维亚的人站在甲板上,高唱着拉脱维亚的国歌,就这样跟拉脱维亚分别了50多年。
之后不久,瓦伊拉全家移居到加拿大。在当时,这个东欧家庭并不期待自己的女儿作为女性会有什么作为。16岁那年,瓦伊拉在银行找到了一份工作,晚上去夜校上学。
波罗的海女服
瓦伊拉在大学主修心理学,并在年获得了博士学位。作为女生,瓦伊拉感受到了在加拿大也遭遇性别歧视。一名教授在一次研讨会上表示,女生读博士真是可惜了,因为她们最终要结婚和生孩子,还不如把她们的名额让给男生。女总统后来回忆说,包括她在内的几名在场女性永远不会忘记这名教授所说的话。
后来,瓦伊拉在蒙特利尔大学任教33年。她精通5种语言,包括她一直念念不忘的拉脱维亚语。弗莱贝尔加之所以被推举参选独立后的拉脱维亚总统,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她的多语言技巧,并且对母语文化有十足的执着坚持。从难民到总统,弗莱贝尔加的执著信念获得了汇报。
瓦伊拉·维凯—弗赖贝尔加
也正是在年前后,波罗的海国家的女性职业权益得到了推进。根据GrantThorntonRimessBaltic公司关于女性在就业中的作用和企业中的性别平等的国际调查,拉脱维亚41%的管理职位由妇女担任(立陶宛39%,爱沙尼亚37%)。
在受访的拉脱维亚女性中,40%的公司雇员说她们担任财务总监一职。其他受欢迎的职位包括执行董事(22%)、业务主管(17%)和人力资源主管(14%)。
作为学者的瓦伊拉·维凯—弗赖贝尔加
拉脱维亚的商业环境具有如此良好的性别平等指数,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雇主对雇员产假的支持和励态度。87%的受访拉脱维亚公司愿意为女性雇员保留职位长达一年。65%的公司将该职位为休产假的女性保留一年以上。
除此之外,拉脱维亚的女性权益保障也在法律层面得到保护。年的一份调查给所有国家的女性法律权益打分,以分为满分的话,拉脱维亚与比利时、丹麦、法国、卢森堡和瑞典一起获得了分的最高分。而波罗的海邻国立陶宛的得分是93.5分。
爱沙尼亚:被误认为翻译官的总统
爱沙尼亚女总统克尔斯季·卡柳莱德在年10月当选,是该国第一位女总统。外貌年轻的卡柳莱德曾经是外交官,却在一个场合被当作随身翻译。
现任爱沙尼亚总统卡柳莱德
在一次内阁官员的宣誓仪式上,卡柳莱德作为总统拒绝面对一位被指认有家庭暴力倾向的部长宣誓,在仪式中途离场,导致这位部长对着一张空的椅子宣誓。卡柳莱德的批判者嘲讽她这是“更年期情绪”,然而这位部长迫于压力还是在第二天宣布辞职。
与另外两位波罗的海的女总统相反,卡柳莱德的履历很简单,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很“沉闷”。当被问及是否担心俄罗斯间谍会试图找到她个人过去的负面信息时,这位波罗的海国家领导人笑着说:“如果有人告诉你,我晚上在酒吧里半裸着跳舞,你可别相信”。
随着1月29日卡娅·卡拉斯宣誓成为总理,爱沙尼亚成为年世界上几乎仅存的元首和政府首脑都是女性的国家。但是,爱沙尼亚不是第一个总统和总理同时都是女性的国家。在芬兰总统塔里娅·哈洛宁(-年)执政期间,芬兰曾经见证过两任女性总理。
当然,把芬兰作为“对标”赶超对象的爱沙尼亚,也许在后面急起直追。
欧洲文艺
带你了解
西欧东欧南欧北欧中欧
最有意思的文化和艺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