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北京最好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高地已经攻下了,但陆战并没有结束。12月6日,高地一夺取,乃木希典重新接过指挥权,他命令主力增援东北三堡方向的日军,继续实施正攻法。挖坑工作又开始了,东北三堡地带尘土飞扬,这是直接向堡垒下方掘进,并且是多条地道同时开挖!康得拉钦科仍然在组织防御和反击,虽然他严厉督战,但高地的陷落和太平洋舰队的覆灭已经对俄军的士气产生沉重打击,阵地频频告急。见到前线吃紧,旅顺城中的斯特塞尔等一干人又着急了,他们又把康得拉钦科叫回来开会,讨论是否可以向乃木希典“议和”。康得拉钦科坚决反对,他的意见是,俄军虽然目前困难很多,但乃木希典同样困难很多,第三军由于伤亡巨大和士兵疲惫到了极点,已是强弩之末,俄军大可以借着城中丰厚的弹药和粮食储备,采取“以拖待变”的策略,不与第三军大规模正面交火,将乃木希典拖入持久战的泥潭,由此可以反败为胜!大家对这个“持久战”没有什么兴趣,也不愿再过这种备受折磨的日子,但是,康得拉钦科抵抗到底的态度坚决,那些攻击他的人终于服软了,他们几乎是请求康得拉钦科:您和日军也苦战大半年了,在我们看来,您并没有输,但是为士兵们放一条生路,议和吧。“只有沙皇才有权决定是否议和!”康得拉钦科强硬地丢下这句话。所有人都震惊了,他们这才意识到,康得拉钦科说得没错,没有尼古拉二世的同意,擅自投降那是要冒杀头风险的。斯特塞尔就此决定:暂时不议和,请英勇的康得拉钦科继续率兵坚守。康得拉钦科又来到了前线,他并不知道,他坚持不投降的态度已经引起了某些俄军高级干部的怨恨,康得拉钦科在这方面是考虑得很少的,他只知道前线俄军离不开他。此时,他和乃木希典的作战重心都转向了地下,乃木希典指挥日军挖地道前进,康得拉钦科就指挥俄军挖反向地道,对前进的日军进行警戒和反攻,破坏和填埋日军的地道,有时候双方挖着挖着就互相挖通了,直接拿锄头朝对方砸去,在地道里的攻防战和肉搏战,日军自然也占不到上风。在康得拉钦科的指挥下,俄军的士气又开始高涨了,虽然很残酷,但一锄头砸死日军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兴奋,他们顶住了日军多次地道进攻,队伍中热烈讨论的氛围又开始形成,为了解决地道里不方便开枪和开炮的问题,大家竟然又有了新的发明——地雷发射器。它类似于古代的抛石机,只不过在地道里抛向日军的不是石头,是会炸的地雷。只要俄军士气恢复,这仍然是一支可怕的队伍。然而,康得拉钦科的强大并没有解决后方高级干部斗志全无的问题,他顾及得了前线,顾及不了后方,旅顺城中的警备日渐松懈,没有人去做防备日军间谍的工作了,在战前通过各种渠道一直秘密潜伏在城中的日军间谍趁机纷纷出动,他们掌握了东北三堡最详尽的图纸以及康得拉钦科的行踪。12月15日,第三军工兵在东鸡冠山北堡垒的地道里烧起了油毡,将毒气灌进俄军地道里,又在地道战里加入了毒气战的方法。此时的康得拉钦科正在旅顺城中开会,接到报告后他于当晚带上参谋立即赶往前线,研究部署反毒气战的方法,然而在康得拉钦科抵达东鸡冠山北堡垒不久,东鸡冠山北堡垒突然遭受猛烈炮击,其中一发大阪宝贝炮弹准确击中地下掩蔽部,康得拉钦科被炸身亡!所有俄军士兵都不敢相信这个噩耗,这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因为康得拉钦科是他们唯一的精神支柱!康得拉钦科的死亡并不像是一场偶然事件,而更有可能是日军在掌握了他的行踪之后,一场针对他的蓄意谋杀。作为俄军防线上最高前线指挥官,也一直是坚决反对投降的人物,康得拉钦科的绝密行踪到底是如何被暴露的,这在历史上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谜。一代悍将阵亡了,它对俄军的打击是致命的,危害性甚至远远超过了高地的陷落和太平洋舰队的覆灭。旅顺防线失去了一个亲临一线的总指挥,再也没有人日夜奔波在第一线强力督战了,也再也没有人成天跟普通士兵在一起,关心他们的疾苦,重视他们的建议,聆听他们的意见了。士兵们军心涣散,明知道第三军仍然在脚底下日夜不停地挖地道,也没有人组织大家去想办法阻止,甚至没有人去管,所有的人都不过是在等待末日到来的那一天。18日,在康得拉钦科阵亡仅仅3天后,东鸡冠山北堡垒被日军埋在堡垒下方的2.3吨炸药炸毁,第三军终于拔掉了东鸡冠山北堡垒,接下来被如法炮制轰掉的还有二龙山堡垒、松树山堡垒。年1月1日,孤立无援的望台炮台被攻占,至此,东北线门户大开。这不仅是第三军的胜利,也是乃木希典正攻法的胜利,正攻法曾经被很多人不看好,遭受很多的质疑和反对,但乃木希典一直在相信,也一直坚持,直到谁也没有想到,最终攻陷强大的东北三堡以及望台炮台的,不是大阪宝贝,也不是强行突击,正是这个不起眼的正攻法!斯特塞尔等人惊慌了,东北线门户大开意味着旅顺城中的一道外围屏障已经失去,乃木希典可以在这里架起大炮,居高临下地炮轰旅顺城区,很多官员和家人可能丧命,这么多年在远东搜刮的巨额财富也会不保。原来,旅顺防线只是他们眼中的“利益线”——保护自己利益的防线,想到生命财产可能不保,斯特塞尔意志彻底瘫痪,也顾不得请示尼古拉二世了,他决定:开城投降!第二天,斯特塞尔的代表就与乃木希典谈好了投降的条件:俄军陆海将校军官和行政官员都可以佩剑和携带生活必需品离开旅顺,经宣誓再不参战后,可以返回俄国;士兵们则缴枪不杀,到指定地点统一集合成为战俘。斯特塞尔就这样出卖了他自己与旅顺,也出卖了康得拉钦科生前的英勇与顽强,从各方面看,虽然东北线失守,但旅顺绝没有走到要投降的这一步。康得拉钦科用数月的心血留给了旅顺一个丰厚的家底:城中还有4.1万多名官兵,除去1.5万多名伤员和病员,可战斗人员还有2.6万多人,再加上近名持枪民兵,可战斗兵力超过第三军,在弹药和保障方面,各种口径的大炮还有多门,炮弹20多万发,各类枪支3.6万多支,子弹多达多万发,主粮还有吨,军官们享用的牛肉罐头还有26吨,就连食盐都还储藏有吨!有兵有枪有粮,司令选择了投降,爆炸性的消息很快在俄军士兵中传开了,他们感到无比愤怒与绝望。当天晚上,许许多多的士兵以及基层军官,带着不能把俄军的物资留给日军的信念,疯狂地破坏了港口的起重机、船坞、水雷库,把还没完全沉没的太平洋舰队军舰炸沉到海中,他们不管什么缴枪不杀了,砸坏了手中的步枪,一边喝酒一边在路边痛哭失声。从战时严重等级分化的待遇到司令部的私自投降和官兵不一致的投降条件,令他们终于明白了自己和皇族、贵族和高级军官官僚都是俄国人,但已经不是同一个世界里的同一类人,“虔诚的灰色牲口”终于开始丢弃他们“虔诚”的优良传统,逐渐明白了劳苦大众的革命领袖列宁宣扬的“阶级”的概念。在12年以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这些从旅顺战场归来的士兵不少人对沙皇“反水”,他们甚至还枪毙了当年参与投降的高级军官之一、海军少将威廉。斯特塞尔见到城中一片大乱,他唯恐士兵有哗变的危险,竟然连夜派人请求乃木希典立即入城!第二天,1月3日,旅顺开城,乃木希典率领第三军入城!历时大半年的旅顺总攻结束了,包括后勤部队在内,第三军在战场上前后投入兵力约13万,其中伤亡近一半约6万人,阵亡1.5万人,伤亡不可谓不惨重,乃木希典最后实际上也是差不多以“三倍之兵”才迫使旅顺投降。但是,不放一个俄军走出旅顺去胁日军主力的后路,攻破一条世界级的坚固防线,将5万俄军的战斗力全部终结于此地,乃木希典做到了,就攻坚战来说,这个交换率并不差,他对得起第三军司令长官这个称号。而俄军的那两位最高将领,阿列克谢耶夫和斯特塞尔,他们真乃怯懦、卑鄙、无能之辈,毫无将帅之器也!战后,乃木希典来到了东鸡冠山北堡垒康得拉钦科阵亡处,特意安排人在此立石碑一块,上书“露国康得拉钦科少将战死之所”,后来俄国将他的遗骸运回国内,以陆军最高葬礼,与柴可夫斯基、契诃夫等俄罗斯名人安葬于同一墓地,享受俄罗斯人们的世代怀念。至于阿列克谢耶夫自然不会被追究,而斯特塞尔由于私自决定投降,在回国后被判处死刑,却又被特赦释放,在“俄罗斯罪人和叛徒”的骂名中直至离世。乃木希典亲自将“高地”改名为“尔灵山”,并写下汉诗一首:尔灵山险岂难攀,男子功名期克难;铁血覆山山形改,万人齐仰尔灵山。此后数年间,明治政府以及之后的数届日本政府开始在旅顺大力“保存战斗遗迹”,高地之上,用从地上捡起的炮弹和子弹碎片熔化后,铸成一座子弹形的纪念塔,上书“尔灵山”三个大字,同时在旅顺城中的白玉山上修建“表忠塔”(现名白玉山塔)和“纳骨祠”(现已被毁),用以安放阵亡的日军的骨灰。这些“战斗遗迹”一度被日本当成所谓的“海外靖国神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年都有大批日本人从国内前来瞻仰、参观和学习,直到如今,它们仍然存迹于旅顺,成为了著名景区。1月下旬,在开进旅顺不到一个月后,乃木希典率领几乎毫无休整的第三军日夜兼程北上,增援大山岩主力战场。后来被称为“海之东乡,陆之大山”的大山岩在这里面对了一个十分难缠的对手,他就是俄军远东陆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也就是那位曾经说过“一个俄国兵可以对付三个日本兵”的人物。然而在这句话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重大的秘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