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地震,死神夺走了近十万条鲜活的生命

“在明亮的日光之下,即便声音也会熠熠生光。”

“Inbroaddaylighteventhesoundsshine.”

--佩索阿

第一次知道这句诗是因为文德斯的电影,《里斯本的故事》。

[导演简介]

维姆·文德斯,德国导演,与法斯宾德、施隆多夫和赫尔佐格并称“德国四杰”,是上世纪70年代德国新电影运动旗手之一,被称为德国新电影的“眼睛”。文德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年的《德州巴黎》和年的《柏林苍穹下》,分获戛纳金棕榈大奖和最佳导演奖。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音效师,他受导演朋友之邀去里斯本为其纪录片工作,岂料一路挫折不断,终于到了目的地后,却不见朋友的踪影。

音效师倒也乐的自在,于是就在朋友的这个驻地住了下来。按照导演朋友留下的胶片线索,白天的时候,音效师拖着一条打着石膏的腿四处收录各种声音,晚上的时候,他就读读佩索阿的诗。(费尔南多·佩索阿,葡萄牙诗人、作家,葡萄牙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使命》等。)

跟随音效师的脚步,里斯本就这么展现在了眼前。很多时候,这部电影可以闭上眼睛听。

四处收音的音效师

你可以听到孩子的叫喊,有轨电车驶过的撞铃,市场上的讨价还价,咖啡馆里的器具碰撞,广场上的喷泉,鸽子扑腾扑腾振翅起飞,渡轮驶出码头,妇人在水池旁刷刷地洗衣,教堂的钟声,似远又近的吉他和歌声……

还有里斯本特有的法朵,悲切、哀怨,但又饱含深情。(法朵是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葡萄牙传统民谣,在大街小巷的酒馆、都会里的咖啡室和会所都可听得到,其地位相当于西班牙的弗拉明戈。是由歌曲和器乐两部分组成的,歌声充满悲切、哀怨之情。高音的葡萄牙吉他和中音的西班牙吉他在一起合奏,创造出独特的抒情气氛,使人感受到一种甜蜜的忧伤。法朵就像一个能够承载一个民族共同记忆的容器,悲伤却包容,既有欧洲旋律的优美,节奏却因为里斯本港口的缘故而染上阿拉伯和非洲的欢快。)

电影里导演留下的珍贵影像

一个有活力的城市,是有细碎的声音构成的。这一切的汇集,就像是流经里斯本的特茹河,见证着这个城市的平淡嘈杂,以及包含其中的幸福和忧伤。

只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经年累月地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是会失去敏感的,于是也就失去了诗意。

这种敏感的丧失像极了《里斯本故事》里的那位导演朋友。

他在影片最后终于出现了,原来他跟很多艺术工作者一样,正在经历一段创作危机,他对自己以往的工作方式产生了怀疑,面对商业电影的冲击,他对影像感到了麻木,于是转而采用一些实验手法,把摄影机分发给未经训练的孩子,藏在某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背在后背上,等等……

然而这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倒是音效师的话最后点醒了导演,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些垃圾影像了,不要再钻进死胡同了,要相信即便老式的手摇摄影机也能拍出好电影,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打动人的东西从来没有变过,跟形式没有关系。

音效师说的这番话,也许就是文德斯自己对电影的回答。文德斯读懂了里斯本这个城市,也读懂了佩索阿的诗。

里斯本

因为《里斯本的故事》的缘故,不仅令观影人读懂了佩索阿的诗,更多的是对里斯本这个老城,有了一寻踪迹的想法。

里斯本,是座被冷落的城市,这里既不出产Prada,Gucci这类名牌能引得游客疯狂扫货,也不像罗马巴黎拥有那么多举世瞩目的遗产,似乎,快忘记葡萄牙曾经也是世界最强帝国,承载着大航海时代的荣耀,而如今的里斯本游客并不多,破旧的古老街道,行人寥寥,稍显落寞。

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路易斯在他的诗中写道:“里斯本位于大陆结束的终点和大海的起点。”

在遥远的年代,在欧洲最西端,葡萄牙引领了大航海时代的崛起,里斯本作为起点,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新篇章。

年,达·伽马从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南部重镇卡利库特,并满载交换来的宝石、香料而归,开拓了好望角到印度的航海路线。

年,背井离乡的麦哲伦环绕全球,穿越美洲,在一场暴风夜,杀出重围,找到一条通往“南海”的峡道,后人称此峡道为麦哲伦海峡。经历了艰苦迂回的航行,走出了麦哲伦海峡,眼前呈现出一片风平浪静,浩瀚无际的“南海”,他就给“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

航海家的探险故事,如今看来仍然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哥伦布、达伽玛、麦哲伦、澳维士,每一个航海家都从这里扬帆出海,虽然结局并不都是完满,但他们的事迹已经成为里斯本历史辉煌的印记,被雕刻在里斯本的码头。

年的清晨,当人们还在为新一天的生活忙碌时,剧烈的摇晃,房屋的坍塌,撕心裂肺的哭喊,慌不择路逃到已经残破不堪的街道,回首一望,美丽的里斯本一夕间残破不堪,然而悲剧并没有就此终结。

大地震后随之而来的火灾和海啸,几乎将整个里斯本付之一炬,死神夺走了近十万条鲜活的生命,一切都化为残垣断壁,帝国从此衰落。

阿尔法玛街区

地震改变了里斯本,也让这座曾经是贵族居住区的老城阿尔法玛繁华落尽。阿尔法玛街区基本上算是里斯本最古老的街区,充满着市井的气息,混乱也真实。

28路电车是欧洲最古老的有轨电车,电车的内部也依然保留着复古的形态。电车穿行在整个老城区,教堂、城堡、商业街……几乎可以带你去想去的所有地方。

虽然坐电车的过程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美好,因为几乎每一趟列车都是人满为患,还总会遇到电车在狭小的街道里被堵住而动弹不得的尴尬场景。

但夜幕降临,游客稀数散去时,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慢悠悠地穿行在里斯本的老城区里,依然是十分惬意的享受。

除了电车,里斯本的城市全景是人们为它着迷的另一个原因。小小一座城市,俯瞰城市的观景台竟有数十个之多。

和同样以红屋顶出名的布拉格不同,登高远眺里斯本,总能一眼望到远处的海岸线。

贝伦区是老城区之外的另一个来里斯本必去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尝一尝正宗的葡式蛋挞,沿着海岸线漫步,从航海纪念碑到贝伦塔,等太阳一点点落山。而贝伦蛋挞的店铺前永远排着长队……

辛特拉

距离里斯本20公里外的辛特拉则是一个充满神秘气息和浪漫主义的童话小镇,这里被诗人拜伦喻为伊甸园,曾是葡萄牙王室的避暑胜地。

人文与自然的景观在这里很好地融为一体,既可以探寻摩尔人的城堡和彩色的宫殿,也可以在欧亚大陆最西端的罗卡角感受大西洋的海风。

佩纳宫

辛特拉火车站

罗卡角是另一个来辛特拉不可不错过的地方。

里斯本往西四十公里,海草满头,海鸥在肩,大西洋的海风凌厉,临海悬崖雄奇险幽,这里叫罗卡角CabodaRoca。

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端,悬崖上竖立着一座面朝大海的石碑,石碑上有个巨大的十字架,碑文是葡萄牙诗人卡蒙斯写给罗卡角的诗“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Ondeaterraacabaeomar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mj/3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