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海南,你一定不陌生,这个地方,最近着着实实火了一把。
外交部为它做全球推介,《人民日报》为它打call。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移民管理局决定在海南省实施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办签证政策,自年5月1日起实施。
入境人员持普通护照赴海南旅游,由在海南设立的旅行社接待,可从海南对外开放口岸免办签证入境,在海南省行政区域内停留30天。
还有一个更惊喜的:
个人可以申请开发无人海岛,可用于娱乐等行业。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4日公布《海南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明确单位或个人申请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应向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申请书、具体方案和项目论证报告。
办法明确,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最高期限,参照海域使用权的有关规定执行:养殖用岛十五年;旅游、娱乐用岛二十五年;盐业、矿业用岛三十年;公益事业用岛四十年;港口、修造船厂等建设工程用岛五十年。
这说明:海南的旅游事业将更加的火爆,还不趁现在要挤爆之前赶紧去一次吗?
99%的游客只知道海南有白沙碧海的三亚,却不知位于海南北部的省会海口,一样值得打卡玩一玩,老城区、骑楼老街。
by图虫网
老城区赏的主要是傍着骑楼群的街道和古建筑,你甚至会觉得破旧得有些不入眼,可这里品的就是斑驳古拙。
这片老城区包括得胜沙、新华路、中山路、博爱路周围一带,街上经营着一些平民服装鞋店、茶楼、小食店等。
甚至还有传统的裁缝店,是否感觉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呢?
by图虫网
这是海口最让我着迷的一个地方。骑楼老街其实覆盖了好几条街道,很大的一片区域,都是百年前的老建筑。
(图虫:
ScrtAmbr)海口数不尽的早茶夜市和市井小吃,透露着一丝台湾的气息。
天还蒙蒙亮,茶馆中便已聚满了食客,喝茶吃点心侃大山,海口人一天的闲暇时光,从这里开始。
(图虫:
隔壁的空调lo)这里新旧交陈的骑楼,两三层的楼高、巴洛克的南洋味道,让人仿佛穿越到了欧洲,悠哉的本地人和接地气的杂货铺,又有着挥之不去一种关于海口的懒散味道。
那时候,当地有很多人去南洋经商,发了财后就回到家乡盖起了豪宅,几百栋建筑一栋连着一栋。
慢慢的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规模,建筑特征极具南洋风格,白色的外墙,骑楼的设计。
自从海南“双创”(拆违建;封小摊贩)后,海口的很多老味道都没了,记得7岁在海口待的那一年,是我尝过最美的人间烟火。
每天下午叔叔就会带着我去喝“老爸茶”,有些人也许不知道什么叫“老爸茶”,其实就有点像广东的早茶那样,最原始的“老爸茶”都在街边。
就像江南小镇看到的那样,门口像老虎灶一样烧着开水,里面都是长条桌、长条凳,客人都是围坐两旁,喝着茶,吃着点心。
叔叔会给我点上一杯柠檬茶一份包子,然后就是坐一下午,看着来来往往的车,店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有遛鸟的大爷,有谈话的大妈,然而现在这些场景不复存在。
天色已晚,老街的生活气息也变得更浓,最喜欢就是逛夜市,各种各样的小摊小贩纷纷出场。
卖水果的好像最多,菠萝、芒果、火龙果,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都切成小块放置在玻璃盒子里。
当地人吃水果是要在水果里加调料的,吃西瓜喜欢蘸盐吃,这样可以增加西瓜的甜度,吃杨桃和菠萝都放盐蘸着吃。还有吃番石榴、芒果都要会用辣椒盐蘸着吃。
各家小吃店这时候也纷纷开张,文昌鸡、猪脚饭、牛腩饭满大街的都是。
慢慢走过老街,当回味的时候,老海口的情怀,慢节奏的生活,才是享受旅程的精髓。
海口骑楼小吃街
首选推荐外地客必吃地点!几乎涵盖了所有海南本土小吃,粥粉面饭小吃甜食应有尽有,虽然长着一张像是欺骗外地客的门面,但吃的东西却是难得的正宗。
图片by食探
煸香的芝麻仁花生粒和猪肉干,搭配豆芽竹笋和酸菜,淋上一勺灵魂卤汁后再撒上炸脆面皮,两碗腌粉区别在于面体的粗细,抱罗粉会比海南粉要粗一些。
图片by食探
泰龙城小吃街
泰龙城里有一条很显眼的小吃街,以琼台小吃为主,顺着小吃街直走到尾部拐角处就是这家开了20年的玉米大王,吃了十多年!眼睁睁看它从4块钱涨价涨到现在的12块钱。
文昌铺前镇的糟粕醋,1点钟准时开档,早去一分钟都不行,而且店里的阿姨全程黑脸,但东西却很容易让人上瘾。
图片by食探
十块钱一碗,配料有海菜海白海带海螺猪肺豆芽石葱脆骨和少许细米粉,用酒糟发酵产生的酸醋作为汤底,上面一定还要浮着一层辣油!
店内有辣和不辣的可选,不辣的那碗只会是单纯的酸还有带丝甜,辣的那碗即是糟粕醋应有的酸辣可口~
图片by食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