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招在城市里难以实现的这件事,村子里

垃圾治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第一步垃圾分类很多地方就做不好,农村因为卫生习惯相对比较落后,垃圾分类推广起来更难。然而在浙江金华农村,垃圾分类已经实施了三年多,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屋前屋后干净了,小河水变清澈了,苍蝇蚊子也少了,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村民们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这里的农村垃圾分类是如何做到的呢?

眼下又到了春暖花开时节,浙江金华金东区的琐园村迎来了很多乡村游的客人。游客们说,这里挺幽静,环境很干净。

琐园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白墙灰瓦,古色古香,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门前河水清澈,里面还养着红鲤鱼。这里已经是远近闻名的AAA级旅游景区了,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一年多来,村上的门票收入就有近万元。但在3年前,这里可是另一番景象。

过去的琐园村环境脏乱差,没有多少人会喜欢这儿。年,实施垃圾分类后,村里加强了对卫生环境的综合整治,环境变好了,村里的古宅子、老建筑也恢复了生机,古村落的美重新显现出来,年琐园村成功申报了AAA景区,年琐园村开门迎客。

在金华农村,如何给垃圾进行分类呢?记者在村里观察发现,家家户户门前的垃圾桶很特别,与普通垃圾箱的不同之处是,它由两个垃圾桶组成,左边绿色的装可腐烂的垃圾,右边灰色的桶装不可腐烂的垃圾。

这两只不同寻常的垃圾桶一度成为网红,受到大家的追捧。

金华市政协主席陶诚华告诉记者,开始做的时候,他们也按照常规的四分法,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和其它四类,但农民普遍反映弄不明白。农民不理解,就很难把这个事情做下去。

干部们通过大量走访调研,与农民探讨,提出金华的农村垃圾不再分可回收、不可回收,而是分为“会烂的”、“不会烂的”两种,这样的提法无论年龄大小,文化高低,一听就懂,十分接地气。方法找到了,但千百年来形成的固有习惯改起来却并不容易,村民们觉得这事儿做起来有些麻烦。为了说服村民参与垃圾分类,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对于做得好的农户,村里会发一些肥皂、毛巾以资鼓励,对不合格的农户,比如下半年评比美丽家庭示范户、笑脸墙等,都一票否决。

找到了方法,做通了工作,村民们渐渐地接受了垃圾分类。在琐园村,记者随机走入了一户村民家,发现村民在自己家厨房里也放了两个分类的垃圾桶,对垃圾分类都很习惯了。

在金东区,垃圾分类的内容已经写进了课本,走入孩子们的课堂。

垃圾分类,不仅要宣传,也要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在金东区的六角塘村,记者看到,村里的妇女代表在挨家挨户检查,扫垃圾桶上的







































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白癜风会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mj/2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