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然天成的楼房,掩映在一片绿色中,从远看显得尤为美丽
离维尔纽斯市中心7公里的维亚尔凯地区很早就是立陶宛首都的一部分。14世纪末以前,这个地方是立陶宛大公的财产,从那时起这个名字就保留下来。关于这个名字还有个传说。艺术家布德雷卡在研究维亚尔凯宫时讲道,根据传说:在这个地方的一个鹳鸟巢里发现一个正在哭的小孩。在森林里狩猎的立陶宛大公听到他的哭声。小孩的父亲是最高祭司,他自己把私生子放在鹳鸟巢里。
他还把这件奇事讲给惊奇的大公:他说,根据上帝的意旨这个捡到的小孩将来要继承他的位置也成为最高祭司。男孩取名叫利斯杰卡(来自立陶宛语“鸟巢”),而捡到这个男孩的地方,直到今天还叫维亚尔凯——来自立网宛语“哭”。年,立陶宛大公雅格洛把维亚尔凯送给了维尔组斯主教,直到18世纪下半叶,这里都是主教的夏日官邸。立陶宛波兰王国的君主不止一次来此做客虽然维亚尔凯的建筑当时是木头的,但很宽阔,装修得很豪华。
年,维尔纽斯主教布若斯托夫斯基在尼亚里斯河畔的斜坡上建造了第一个石头宫殿,大约80年后这里出现了一个砖窑和制革作坊、两个水磨房、啤酒作坊和牛奶厂。小酒店也带来了额外的收入。18世纪末以前,维亚尔凯是伊格纳斯·玛萨尔吉斯主教的财产,他是用自己劳东德瓦里斯的领地换来的。获得建设新房舍的资金后,新主人想要在维亚尔凯建立一个奢华的官殿和几个辅助房间,他委托虽是奴隶出身、但因建筑活动被授予贵族头衔的建筑师斯托克·古加维丘斯来完成自己的构思。
开工前,斯托克·古加维丘斯在巴黎进修,因此他回来之前宫殿的建设由维尔纽斯大学教授克那克福斯负责。他最初只是负责尼亚里斯河畔宫殿的维修,因此宫殿的建设他只负责了大概一年半,除了备料、选址、开工,这期间他未必能做很多工作。回国后,斯托克古加维丘斯根据自己的计划完成了整个维亚尔凯建筑群的建设。现存文献表明,他似乎不赞成建筑的选址。伊格纳斯·玛萨尔吉斯主教自己也明白这一点,因为把宫殿从河岸移到山顶就失去了绿色作为背景。但主教关心的是自己新庄园的绿化工作。
现在已经很难确定,他们中的每个人为建造这个富丽堂皇的官邸都做了什么贡献。因此,学者们把他们俩都看作维亚尔凯庄园的作者和建造者。为了加强风景如画的印象,斯托克·古加维丘斯利用当地的泉水和溪水在宫殿前建造了带喷泉的水池,流水呈梯形顺着山丘斜坡流入尼亚里斯河。伊格纳斯·玛萨尔吉斯主教很喜欢这个构思,他甚至让人在自己维尔纽斯宫殿的墙上画了一个梯形瀑布。维亚尔凯宫是马蹄铁形状。山丘顶有三栋楼,中央的一栋和两栋更简朴的、没有附属建筑的翼楼。所有楼房都围绕着主教花园,花园中央是椭圆形的喷泉水池。
中央官殿在这个椭圆形的南北轴线的末端。它有两层,门廊有6个爱奥尼亚柱,门廊装饰有爱奥尼亚壁柱。主门廊三角楣上和凸轩顶楼的雕塑是雕塑家里加的作品,表现了农民劳作的场景。例如,在三角楣上雕刻有这样的寓喻:辛辛那图斯在用公牛耕地。前面正面的深处,在中央门廊和两侧凸轩之间各有7扇窗户,而在其他侧面,每层各有3扇窗户,都装饰有贴脸和檐口装饰物。有条小路通向官殿,小路弯曲有致,环绕着喷泉广场。公园开辟得很成功,浑然天成的楼房建在高高的山丘上,掩映在一片绿色中,从远看显得尤为美丽。
维亚尔凯宫在当时确实是十分宏伟的建筑:中央宫殿长达85米,宽10米。主建筑的中心是宽敞的大礼堂,窗户面向花园,大礼堂是用来进行戏剧表演的。大厅两侧是客厅。相邻房间的门之间的四面对称分布,可以放置雕塑的壁龛,屋圆让大厅显得更漂亮。大厅上,在宫殿的屋顶上方是椭圆形铜制穹顶。连接维亚尔凯宫的主要建筑和庄园其他建筑的是管家的两层小楼。入口在深深的壁龛里,壁龛的两侧装饰有多里克大理石柱。伊格纳斯·玛萨尔吉斯主教死后,维亚尔凯宫逐渐荒废。后来它几易其主,很少有人关心庄园。宫殿在年拿破仑进犯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几乎所有木制地板和中央宫殿的一部分房梁都被烧毁。
十年后,宫殿经过维修,租借给人用作女子学校公寓,年,在中央宫殿圆顶大厅里恢复了戏剧表演。剧院存在了三百多年,后来也逐渐荒废。年左右,维亚尔凯宫殿给了维特根斯坦伯爵,伯爵立刻开始彻底的重建。重修了中央宫殿,左楼还新建了带有塔楼和冬季温室花园的大厅。维特根斯坦伯爵之后,许多人都入主过维亚尔凯庄园,不过宫殿的建筑到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伯爵的珍贵收藏,包括考古文物、艺术作品、名画、雕塑、古代兵器甚至还包括两个埃及木乃伊,后来都被抢光、卖光甚至销毁。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维亚尔凯宫殿的大部分建筑在卫国战争后得到修缮。最先重修的是宫殿的右翼楼,年,宫殿的左翼楼也彻底更新。为了恢复宫殿内部19世纪的装饰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例如,在主前厅的天花板上,修复家修复了贝克尔的彩色壁画《爱和普叙赫》,完全恢复了从前的图书馆大厅。随着中央大厅的重新建成,维亚尔凯宫这座建筑纪念碑又恢复了最初的结构,重现了美丽的绘画艺术。看完文章后,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积极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