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米拉贝”所在的马里加家族,
是个人人会魔法的魔法家族。
有的力大无穷,有的耳听八方,
有的会鲜花魔法,有的会预言未来,
有的能跟动物说话,有的能控制天气。
可唯独女主米拉贝没有任何魔法天赋。
不仅如此,她还容易惹麻烦。
所以当其他人热火朝天的时候,
奶奶希望米拉贝什么都别做。
米拉贝很想能在家族里帮上忙,
却常常被别人嫌弃。
“我不好,我无法移山,无法让花朵绽放。
我无法忍受天天在房间里期待奇迹。
我无法修复东西,无法控制风雨,
压抑不住内心的痛苦,总在等待奇迹。
我只需要一个机会,
可我是不是为时已晚了?”
又是一年奇迹天赋仪式,
看着家族里又有一个家人获得了天赋,
米拉贝回想起当年自己的场景,
既为家人高兴,又为自己惋惜,
她希望等到奇迹,
来证明自己也是家族里骄傲的一员。
奶奶:“魔法屋里有裂缝。
如果家人们知道我们实际上是多么脆弱,
如果我们的魔法很快消失,
我们不能再失去家了。”
事实上家族的魔法正在消失,
而奶奶为了维持表面和平和家族的名誉,
选择一直隐瞒真相。
这一切被米拉贝听到,
为了找到自己对于家族的价值,
她决定寻找拯救家族魔法的办法。
她开始从家人身上寻找线索。
路易莎:“交给你姐姐,她比较强。
在我内心,我担心自己魔法能否长久?
如果我不行了,我还算什么?
压力正在累计到爆发,
如果我放弃期望的压力,
那是否能让我快乐轻松?”
女大力士路易莎姐姐在家人眼中无所不能,
而事实上她内心积累的压力越来越大。
可她不敢让别人知道,
因为她活在别人“无所不能”的期望里。
她怕如果有什么事她做不到,
她就失去了价值。
米拉贝心疼姐姐的同时,
也得知了布鲁诺叔叔曾经预言了魔法消失,
可之后他就不见了。
每个人都很忌讳消失的布鲁诺叔叔,
因为他预测的坏事一定会发生。
而米拉贝在布鲁诺叔叔房里发现了玻璃碎片,
拼起来她看到了自己毁灭了魔法屋。
这个消息被顺风耳姐姐听到,
且不胫而走。
因此大家都知道米拉贝会毁灭魔法屋,
此时魔法屋也的确在崩裂,
米拉贝正成为众矢之的。
布鲁诺:“如果我让你看到很糟糕的事怎么办?
如果你看到你不喜欢的事,
你会说布鲁诺让坏事发生,他令人毛骨悚然,
他的启示杀死了我的金鱼。”
米拉贝:“我并不认为是你让坏事发生,
有时家里的怪人只有坏名声。”
米拉贝找到了布鲁诺叔叔,
并希望他再次预测,
找到救魔法屋的方法。
启示中他们看到魔法屋会崩塌,
但米拉贝会帮助魔法蜡烛重新点燃,
前提是她跟伊莎贝拉拥抱。
伊莎贝拉:“我摆出完美熟练的姿势,
我的笑容背后隐藏太多东西。
如果仅凭当下的感觉,我会开出什么花?
如果我知道我不需要完美,
我该怎么做?
我厌倦美丽,
想要一些真实的东西,你不想吗?”
外表看似完美的伊莎贝拉内心痛苦。
因为她不得不活在别人的完美标准中。
不得不听命奶奶的婚嫁安排。
米拉贝引发了她的思考:
“如果仅仅活在当下的感觉里,
我想要做什么?”
奶奶指责米拉贝“带坏”了伊莎贝拉,
还把魔法屋发生的问题全怪罪米拉贝,
不相信米拉贝为拯救魔法屋作出的努力。
两人发生争执后,
魔法屋土崩瓦解,大家魔法消失。
奶奶意识到问题来源于自己的恐惧,
她强大的控制欲造成了一切。
她与米拉贝和解,
并且决定重新建造魔法屋。
奶奶:“你们拥有的魔法并非奇迹,
奇迹就是你们,
不是魔法,而是你们。”
米拉贝:“回家真好,我喜欢我们的新家。”
奶奶:“它并不完美。”
米拉贝:“我们也是。”
奶奶:“确实如此!”
新的魔法屋重建,
魔法也重回而来。
本片影评
本片的主题是自我接纳,不被他人的期望绑架,从而活出真实的自己。影片里几乎每个人都是活在他人的期望里的,都无时无刻不在恐惧:“如果我不再是别人期望的样子,我还算什么?”
首先一家之主的奶奶就是活在镇上所有人眼里的,因为家族的魔法远近闻名,镇上的平民百姓也仰望着魔法家族的成员的帮助。所以奶奶无法承认“魔法屋正出现裂缝,魔法在消失”这一事实。在她眼里,维护魔法家族的声望比事实真相重要得多。所以她无论如何都要把秘密藏在心底,直到纸包不住火的那天。
女大力士大姐是另一个活在别人眼里的角色。因为力大无穷,镇上的人都会找她帮忙,而且她也一直无所不能。可她内心却很紧张,她恐惧自己会不会有一天失去魔法神力,会不会有一天让别人失望?所以她把所有的压力都压在心里,无法跟任何人说,因为她害怕承认自己也有“软弱”的时候。
所以她才问出了:“如果我不行,我还算什么?”
大姐同样活在“完美”的人设之下,她只能种漂亮的玫瑰花,但没想过自己其实也能种仙人掌。她摆出漂亮的姿势,一言一行都以完美来自我要求,并且要听话接受包办婚姻,哪怕自己不愿意。她内心的声音同样被压抑了。所以影片里在米拉贝的影响下,大姐放下了“偶像包袱”。
布鲁诺叔叔也是活在别人眼里的角色,不过他跟家族其他成员相反。她们的人设很美好,而布鲁诺的人设很糟糕,所以他才逃避离开了家人。因为他的预言魔法能力,导致他对每个人的预言都成真,当然包括很多糟糕的预言。所以大家都讨厌他,反而怪他让坏事发生,认为他是个灾星。
米拉贝:“我只想让家人为我骄傲,
哪怕一次也好。
可如果我会伤害家人,
请告诉我。”
最后女主米拉贝就更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自我的角色了。因为她从小没有得到魔法,她想尽办法要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值得被接纳和肯定的。她希望奶奶能为她感到骄傲,所以她一直很努力找存在感,即便经常帮倒忙。而她的拯救魔法屋计划,也正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可她后来看到布鲁诺预言启示里,毁掉魔法屋的自己,才知道自己不仅没有魔法,帮不上任何忙,竟然还是个毁灭者,这让她的精神彻底崩塌。
此外,本片我认为设计得非常精彩的一点,是布鲁诺的预言启示石,上面的确出现了米拉贝。但是启示石往一边倾斜,显示的破碎的魔法屋,而往另一边斜,显示的则是完整的魔法屋。
意味着命运并非注定,一切都有正反两面,命运同样有好坏两个结果。米拉贝既是摧毁魔法屋的人,可她同样是重建魔法屋的人。而她的毁灭,正是为了把大家团结起来,重新真实地生活,然后重建魔法屋。所以魔法屋是个隐喻,比喻米拉贝毁灭了大家“虚假”的面具,而重建“真实”的自己。
对于我们也一样,没有命运是注定的。未来命运有黑暗的可能性,也有光明的可能性,两个可能性都已经存在,关键在于我们此刻要如何选择。就好像常说的一句话是“今天的你,是三年前的你,自己决定选择的。”所以命运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
编剧视角
本片的核心思想非常明确,每个主要角色,都面临着自我认知的问题。不管是表面光鲜的奶奶,姐姐们,还是被嫌弃的米拉贝,以及已经自暴自弃的布鲁诺。奶奶姐姐们都想尽办法维持自己的形象,米拉贝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或是发现无法证明,干脆逃离不去面对的布鲁诺。所以这一点我觉得非常棒,中心思想特别清晰。
家族里的每个人都继承了奶奶的信念模式,就是“我只有符合了别人的期望,我才是有价值的”,这个信念造成了每个人的压力,无时无刻都需要以完美的,强壮的姿态武装自己,不可以脆弱,不可以有缺陷,否则我什么都不是。所以家族信念会一代一代往下传,除非有人看穿并打破。本片里的那个信念终结者可以认为是米拉贝,但是又不完全是。因为米拉贝自始至终不是也在“自我证明”吗?她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才想要拯救魔法屋的。我没看到她真正接纳“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任何魔法,没有任何贡献,但我依然为自己鼓掌”这个事实。
从剧作角度看来,我认为本片要解决两大核心问题:
1,奶奶如何放下家族面子,敢于说出真相。并且从一开始嫌弃米拉贝没有魔法只会捣乱,到最后真正接纳她就是个普通人这件事。本片虽然最后是这个结果,但是并没有转折点事件,所以最后奶奶的反转是很突兀的。
2,米拉贝如何从一开始因为自己没有魔法的“自我怀疑”,到最后接纳自己就是普通人,接纳自己无论什么样都值得被爱,都足够好,从而无需再从奶奶身上索取任何和爱,真正成为自己。影片里没有这个变化,影片里从头到尾其实米拉贝是没有变化的,更不用说转折点事件了。所以这一点我也觉得不足。
结局我会改成大家都没了魔法,大家都变成了普通人。但每个人却都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承认软弱,放下别人的期待压力,再也不追求完美了,反而整个家族其乐融融。这个结局才印证了奶奶所说的“你们拥有的魔法并不是奇迹,你们自己才是奇迹。”否则魔法并没有让大家更快乐,反而成了束缚。所以归根到底,魔法不重要,魔法是用来玩的,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
魔法是个象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也需要外在东西来证明自己。外表,财富,地位,学历等等。这些东西跟影片里的魔法一样,没有让我们更快乐,反而成为了束缚。事实上如果你需要外在来证明自己,就证明你已经不认可自己了。而自我无法认可,外面再多的东西,都永远无法让你觉得自己够好。
而且生活总能提醒我:我不配在这个世界上有一席之地。这个空洞,是再多的掌声,都永远无法填补的。”
——电影《马戏之王》MissLi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