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大欧亚VS中国一带一路第一

俄罗斯的“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内容基本一致,都是为了推进欧亚运输走廊和经贸一体化的发展扫清各种障碍,推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在地缘政治上,二者虽然存在以谁为主导的矛盾,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期间内,这一矛盾不足以影响两国合作的大局。

来源

《欧亚经济》年第6期

作者

杨雷

在中国提出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取得巨大成果之后,俄罗斯也提出了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该倡议的提出既有深刻的俄罗斯国内外背景,也有历史和思想的渊源。在实践中,该倡议进一步促进了俄罗斯“向东看”战略调整的步伐。从经济数据看,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国家的贸易水平进一步提高,且这一趋势还在发展和扩大中。

从长远来看,由于俄罗斯的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目标和主要路径上存在较多的一致性,二者的对接必将取得成果,这将对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俄罗斯学者在有关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的理论基础研究方面,即在欧亚主义思想和新欧亚主义地缘政治学上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对于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的研究成果正在不断涌现,但是对于其具体政策的探讨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

中国学者对于欧亚主义学说也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在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方面,最早的文章是李自国《大欧亚伙伴关系:重塑欧亚新秩序?》一文。作者认为,大欧亚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理念相合、目标相近、原则相同、路径相似,两大倡议可以携手同行,共建欧亚地区新秩序。

此外,笪志刚认为,一方面,俄罗斯希望借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将波及效应扩大到经济的全要素领域;另一方面,建立大欧亚伙伴关系也是俄罗斯心目中真正能与“一带一路”倡议对等的本国战略。

张宁则主张,在吸纳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之后,上合组织有望成为一个从北冰洋到印度洋的欧亚大陆中部的合作机制,成为衔接中国“一带一路”与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落实“一带一盟”对接的重要平台。年年初《俄罗斯学刊》一次性刊发了中国学界有关欧亚伙伴关系研究的四篇文章,反映了国内学术界对于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的研究得到加强。

鉴于中俄两国政府已经就共同推进欧亚伙伴关系达成一致,并在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布局,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亟须加强。本文作为这一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试图梳理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提出的背景及它在推动俄罗斯亚太地区经济外交上已经取得的成效,分析中俄合作推动欧亚地区一体化可能产生的国际影响。

从大欧洲到大欧亚:俄罗斯外交战略的转向

年6月17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20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俄总统普京在发言中宣布欧亚经济联盟将继续发展,形成更为广泛的合作路径——大欧亚。此后,在官方的表述中大欧亚开始逐步取代大欧洲的概念。从大欧洲到大欧亚,折射出的是俄罗斯独立以来走过的25年转型道路,也反映俄罗斯外交重点从西方向东方转变的历程。考察俄罗斯这一外交战略转向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提出大欧亚概念的意义

在俄罗斯外交政策构想中,欧洲方向始终是俄罗斯的重点外交方向,俄罗斯外交要实现融入欧洲的战略。大欧洲的思想甚至到现在还保持着其根深蒂固的影响。所谓的大欧洲概念在政治地理上覆盖了从大西洋岸到太平洋岸的北部欧亚大陆国家,其中包括欧洲所有国家以及一些独联体国家(包括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个外高加索国家,但不包括除哈之外的中亚国家)

与此同时,大欧洲概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冲突,西欧不认为俄罗斯属于纯粹的欧洲文明,俄罗斯也承认双方之间存在差异。欧洲认为推动俄罗斯欧化是有可能的,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俄罗斯欧化是文明的进步,这种进步将使俄罗斯成为西方国家的一部分。欧洲希望俄罗斯成为其周边地区中没有政治野心的国家。

有的文章提出,俄罗斯应当像凯末尔领导下的土耳其一样,成为与欧洲无冲突、友好相处的国家。在西欧政治家的观点中,大欧洲是一项宏大的计划,它是以欧洲文明为核心的、针对原苏联地区的一体化项目,是要吸引和诱导俄罗斯摆脱苏联,获得独立主权,把国家纳入欧洲文明的计划。

最早版本的大欧洲概念限定在从大西洋岸到乌拉尔山脉的地理空间,这一政治词汇由法国总统戴高乐于年9月访问德国期间提出。他说:“总有一天,我们将与苏联共同建设欧洲”。戴高乐的想法中包含一个潜台词,即消除美国对欧洲事务的影响。因此,俄罗斯将该版本的大欧洲设想理解为苏欧合作反对美国的战后霸权。

大欧洲概念在年迎来戈尔巴乔夫时代。在首次出访法国期间,戈尔巴乔夫表示,他支持苏联和西欧国家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戈尔巴乔夫说:“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房子里,尽管一些人从这所房子的一个门进出,其他人从另外一个门进出。我们需要合作,在这所房子里建立沟通。”

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轻松地提出了“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欧洲大家庭”。根据这一口号,苏联同意东西德统一,同时苏联走向解体。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大欧洲概念下,俄罗斯作为一个弱者被接纳,在这一过程中,大欧洲被广泛宣传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精英们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俄罗斯与欧盟、北约签署合作文件、加入欧洲委员会那一刻起,大欧洲计划就应该启动。对于俄罗斯来说,它可以通过大欧洲从西方获得各项帮助:承认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获得先进技术;进入金融市场;改变欧洲安全体系,给予俄罗斯应有的地位。然而,直接吸收俄罗斯加入欧盟的想法立即遭到拒绝。

在双方年签署、年12月1日生效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中,欧洲只是表示要与俄罗斯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共同的经济、安全、科学教育和司法空间。在建立这四大空间的框架内,双方后来制定了建设大欧洲的路线图。年,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曾经建议双方建立欧洲共同经济空间。但是,由于缺乏自由贸易协定,双方之间的经济障碍依然存在。根据建设大欧洲的路线图,欧盟启动了一项向后苏联空间扩张的计划。

苏联解体

年3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名为“大欧洲——邻居:与欧盟东部和南部邻国关系的新框架”计划,首次制定对邻国的政策原则,强调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然而这一计划并不是俄罗斯理解的大欧洲计划,而是欧盟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是未与俄罗斯协商的欧盟向后苏联空间扩张的计划。

尽管历经斗争和妥协,俄罗斯却始终没有得到它想要的援助和支持。到年俄格战争之后,事实已经变得非常清楚,大欧洲违背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不可能再继续推进下去。后苏联空间被俄罗斯视为国家核心利益所在,北约、欧盟的东扩对于俄边界来说是巨大隐患。为了捍卫自己的势力范围,俄罗斯迅速制定并推出了对独联体国家的外交政策纲要,同时开始推动与原苏联空间各国的一体化进程。

与此同时,俄罗斯向欧洲保证,它的目的不是创造一个制衡欧盟的机制,也不是恢复苏联。俄罗斯的做法是让欧洲国家放心,在正式建设大欧洲之前,俄罗斯需要先建立欧亚经济联盟,然后再联合这些成员国与欧盟进行平等的谈判。俄罗斯认为,它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欧亚经济联盟的建设,以创造与欧盟平等合作的条件。

俄罗斯的计划是美国和欧盟无法接受的,因为美国和欧盟很清楚,这将增加俄罗斯谈判的机会和筹码。它们的态度很明确,即不承认、不接受欧亚经济联盟,不允许俄罗斯阻碍原苏联空间各国发展同欧洲的关系。在它们的眼里,大欧洲不是两个机制的合并,而是由欧盟进行东扩。俄罗斯应当按照美国和欧盟的要求进行各项改革。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欧盟才会吸纳俄罗斯,使之成为大欧洲的一部分。

在立场严重对立的情况下,双方的关系开始趋向冷淡。欧盟在能源领域实施了特殊的政策,从年起执行第三能源文件包,这对俄罗斯的限制很大。作为回应,俄罗斯也设置了对欧洲产品的保护性贸易壁垒。年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俄罗斯遭受美欧的全面制裁和孤立,这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将国家战略指导思想正式从大欧洲转向大欧亚。

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的分歧难以调和,双方的对立最终导致合作无法进行下去。实际上,无论在俄罗斯,还是在西方国家眼里,大欧洲计划已经死亡。俄罗斯放弃了这一概念,拒绝接受美欧的安排,并不惜使用武力与美欧博弈,以捍卫自己的利益。

年9月12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前外长伊万诺夫在里加举行的第20届波罗的海论坛年会“美国、欧盟和俄罗斯:新现实”上表示,大欧洲计划已经毫无成果地结束了。伊万诺夫曾经是大欧洲计划的支持者之一,他的思想转变代表着俄罗斯精英们态度的转变。

现在,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正在推动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的研究和设计。这意味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重点发生了根本改变。美欧同样放弃了大欧洲概念,北约重新将俄罗斯视为敌人,加紧排兵布阵,以抵御来自俄罗斯的潜在威胁。

对于俄罗斯的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美欧表现出鲜明的反对态度。在年6月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俄总统普京在发言中建议考虑建立更多伙伴参与的大欧亚伙伴关系,参与者包括欧亚经济联盟以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其他独联体国家。

普京还表示欢迎欧洲也加入这一进程,希望尽快启动欧亚经济联盟与欧盟之间的对话。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也表示积极支持欧亚经济联盟与欧盟之间开展磋商。但是欧盟对此的反应让人们明白这是不可能的。欧盟领导人容克应邀出席了这次论坛,但他在论坛上宣称不承认欧亚经济联盟是欧盟的既定政策。

即使在与欧亚经济委员会的同行坐在小组会议桌上讨论的时候,容克在他的演讲中谈到了很多关于需要恢复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对话的理由,但是他始终未提及欧亚经济联盟。继他之后的发言者回应说:“现在还有些忽视欧亚经济联盟的人,大概就是这些人不想让容克来参加这个会议。”

老美慌了:“一带一路”加“大欧亚伙伴关系”

普京提出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替代原来的大欧洲和融入欧洲战略,反映了俄罗斯外交战略的重大调整。这既是其与美欧地缘政治博弈的必然结果,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基于目前俄罗斯所处的困境,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显然将为其提供更多的机会。世界经济长期陷入低迷,逆全球化有加剧的趋势,而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这些都为俄罗斯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机会。

同时,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欧亚地区出现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迹象。欧亚腹地的基础设施匮乏,丰富的资源有待开发。欧亚区域化发展将为地区国家带来发展动力,有助于形成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引发世界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ly/11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