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扁平疣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812957.html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可以怎么合理规划大一到大四和院校专业定位,留言区私信,可以意外收获你的专属留学规划/定位报告哟~
瑞士的公立学校们,包括ETH,特别像是“慈善大学”。
原因是瑞士政府推行了几近免费的教育费用,学生个人承担费用每年约CHF,折合人民币10,元左右。低学费政策普惠到了所有学生,包括非瑞士人。这可比英国的学校外国人翻倍的学费标准大气多了。
当然,据我个人观察,大部分来自欧洲申根地区的高学历毕业生,都最终选择留在了瑞士,政府对教育的慷慨大力支持大概也是瑞士始终是各大科技科研领域领军者的原因之一吧。
年QS,ETH的数学排到了世界第8,统计与运筹学世界第2。
ETH本科项目铁打地需要精通德语,所有的课程、练习等等都是德语进行的,但master项目就不同了,除了小部分专业会要求德语外,其他都以英语为主,而且同学的英语都贼溜,完全不用担心不会德语给你的学习或者社交带来巨大的困扰。
ETH的录取标准一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仅就身边的同学背景来看,ETH对陆本的学生十分严苛,普遍以为主,如果不是toptier的,就常常需要前5%的成绩加上优秀的申请材料;
对欧本的学生似乎会有些许的放开,但普遍还是没怎么见过出前20%排名的学生了,除非学校排名非常优秀,感觉ETH是非常普遍的爱卡本科出身的学校了。
也见过不少不是top的同学申请ETH失败后选择去了隔壁的UZH,然后走流程申请一些ETH的课程来上,或者是旁听一些ETH的课程,毕竟两个学校主校区的严格步行距离也就是1分钟的路程吧。
我所就读的QF算是两所高校的两个优势学院的合作,课程主要分为经济金融及数学两个大类,商科类课程大部分在UZH,而数学及编程相关的课程基本会在ETH,但也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完成最低90ETCS(包括30ETCS的论文,33ETCS的必修课,及27ETCS选修课)就可以申请毕业,毕业证书上会包含ETH和UZH两个学校的名字和校长签名,是「花一份时间,拿两个学校毕业证」的项目。
该项目在年还被评为欧洲大陆第一的量化金融项目。
关于该项目的申请:
项目申请现在改革了,全程都在线上完成
每年9月入学的项目会在同年的1月截止申请,一旦提交后不得修改任何文件,所以一定要注意,提交之前多次检查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必须提交的材料无外乎两份推荐信、CV、PS、成绩单等。值得注意的是项目有上传文件标题的要求,千万不可以忽略,否则第一关就会被刷下来了。
项目申请费用为CHF,需要信用卡支付,该费用不可退。提交申请并付费后,SteeringCommittee就会开始审核你的材料并决定是否需要加一轮面试。
面试情况:
每年都在改变,有一些年份会给每个人面试,除非你在申请项目之前已经完成过其他master或者PhD的项目才可以免除面试,但有些年份又是几乎没有面试就放人进来了,这个面试规律我至今没有找到。
面试以专业面试为主,问题集中在一些基础的统计、公司金融、金融数学的内容,比如说让你写bs公式并推导、画正态分布的pdf,cdf曲线、写出CAPM模型之类的。
不会很难,哪怕被抽到面试也不用过于担心,保持自信最重要~等到这一轮都通过,学校的AdmissionOffice就会联系你并提出语言要求,对雅思的要求是总分7分。
关于录取:
官方给出的合适的候选人画像是:
虽然官方说法是金融、经济及理工科背景都可以申请,但根据通过的背景来看,基本以商科和数学相关专业为主,工科背景的中国学生的申请结果都是negative的。
那根据官方介绍,建议如果有金融数学相关的工作经验、学习经验都记得要highlight,如果没有也可以强行上一些网课之类的让自己有这个方向的背景,至少也是展现自己强烈的兴趣吧。
编程背景这项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新加的,也可以看出项目会增加对编程的重视程度,建议也是可以在写CV和PS的时候多多提及。
我的就读体验
学习
首先让我来夸一夸母校!学费低性价比高啥的我就不提了,剩下的主要分四点吧。
第一点,我要表扬宽松的学制。
量化金融给了我们5年的时间(其他专业应该普遍是3年),在年限内完成90个学分并申请毕业就可以。
这意味着没有学分的上限,你可以上所有自己有兴趣的课(不限专业),哪怕你想学心理学,只要你能听懂也可以去体验,也不用紧赶慢赶地毕业。
除此之外,学校也没有设置每个学期必修学分的下限,所以5年内完全可以溜出去实习一阵再继续回来上课,甚至可以边上课边实习。
如果你的毕业论文想偏学术,学校有太多大牛老师欢迎你前去洽谈了;
如果你想做偏应用的论文,学校也支持你去跟公司合作,完成公司提出的topic,怎么做选择全看个人兴趣了。
第二点是人性化的考试制度。
制订考试规章的人大概也知道学校的考试有多变态,设立了不少人性化的条款,比如你可以只注册课程但不参加考试,只不过拿不到这门课的学分,但是能学的还是可以学到嘛!
还有就是如果在考前觉得自己复习得不好,可以提前一周取消考试申请,在下一个考试季再注册考试,哪怕最后不想考了也可以,只是没有了学分。
当然如果连这个最后一周的ddl都错过了,可以在考场故意挂科,学校会给你第二次补考的机会~
只要能过,就会在成绩单上覆盖掉前一次的挂科记录啦!在瑞士的学校,挂科不可怕,毕竟连爱因斯坦都挂过科嘛。
第三点就是学校提供的无敌资源库。
在各大图书馆可以找到几乎所有你想要的书,哪怕你找不到,只要你觉得是学习需要的,你可以给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发邮件申请,请他们为了你去购置一本新书,只要是合理的申请,工作人员会欣然同意,有朋友就尝试过。
除此之外,学校与不少在线资源库有合作,可以下到很多免费的电子书,甚至还可以免费借阅的杂志!
像我们这样的合作办学项目就更棒了,可以使用UZH和ETH的资源库,拥有两个学校的学生身份~
除了图书资源,还有很多免费的大神学术讲座、公司高管亲自来上的实用的课程、免费的Bloomberg账号、免费的德语课程、免费健身房及相应的运动课程等等。我相信还有很多我没有列举到的,就得大家自己去发掘啦。
第四点就是十足的科研经费。
毕竟学校的目标是为全球的创新发展提供最前沿的科研支持嘛,加上政府慷慨补贴,在学校内做科研是十分自由的,各种支持你按照自己所想来施展拳脚~
同时也会有不少的researchassistant的位置提供给在读学生,不仅有丰厚的工资,如果能遇到一个好的research方向和好的导师,对自己后续申请博士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夸了这么半天,缺点也必然是有的。
从量化金融这个专业来看,专业课程设置过于oldfashion,过于学术。应用的课程相对非常少,以及项目默认学术的编程能力已经非常的强,编程相关的课程很少,唯一一门必须要有编程能力的必修课用的是Matlab。
如果想要学习Machinelearning,倒是可以去CS那边学,只不过很难把学分转回本专业,不过听说最近有放宽转学分这个事。
另外,做为一个跟商科沾边的专业,我认为需要“团队合作”、presentation的课程太少,有点忽略了学生软实力的培养。
那做为一个合作办学项目,我们虽然可以享受两所学校的福利,但同时,我们也要参加两所学校的考试。
而两所学校,非常默契的,一个把考试安排在学期末放假前,另一个安排在假期结束后。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能在结束了一整个学期的繁忙课程后喘口气,又不能安心的在假期到处疯玩。
加上瑞士地狱级的考试难度,真的很令人绝望。瑞士的考试给我的体会就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跟英国的套路型的考试很不一样,瑞士的考试似乎是认为你选了这门课,并且上完一个学期就要对这个内容了然于心,包括老师上课讲了的,课后作业讲解课上随口提到的,第一节课推荐学习教材里的,还有课程内没有需要你自己去了解的内容。不要妄想考前抱佛脚了,我曾经有过考前抱佛脚,在考场差点哭出来的经历。
讲到爆难的考试,也是时候吐槽学校的学习位了!
因为图书馆都比较分散,主校区附近的图书馆没有多少学习位置,在考试月,常常因为找不到一个位置而绝望,哪怕是校园里加放的一些学习桌都会被挤得满满当当。图书馆都这样了,就更别奢望足够的通宵学习室了吧。
再聊聊在瑞士如何找工作的问题。
ETH的QF项目,算是苏黎世唯一一个量化金融项目了,每年只会有大约30个学生。所以摸着良心说QF学生如果对公司规模不挑剔的话,这个项目的学生在苏黎世找到实习并不难,实习工资基本是CHF/月。
众所周知,瑞士的工作签证很难拿,但如果你是学生,每个学期有完成20ETCS课程,就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快速(一天吧)办理到workpermit,可在学期内每周工作15h,假期可全职。
项目负责人Farkas偶尔会转发一些校友或者他的人脉提供的实习信息给到QF学生,这一类属于提前于公开平台招聘信息的空缺,抓住机会投简历基本都能拿到一个面试的机会,不少朋友就是通过这个渠道找到实习的。
除了被动等信息,也可以多去项目sponsor比如swissre、ubs、axpo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