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西班牙大航海时代的的先驱

一提起葡萄牙和西班牙,斗牛士、海鲜大餐、C罗等一众足球巨星纷纷站出来代言。

神奇的东方树叶

勇敢的冒险精神可不是这一代伊比利亚半岛人独享的,从15世纪末开始,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们正是从欧洲大陆的天涯海角-罗卡角起航并完成地理大发现,同时这些史诗级壮举也改变了世界格局。

首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都是那个时代诞生的响亮名号。

首先介绍下当时的一些历史背景,各类肉品是当时的欧洲人必不可少的食物,加入神秘的东方香料(胡椒、丁香、肉蔻等),能去腥去膻,可口美味。

在没有现代先进的制冷条件下,加入各类香料后的防腐杀菌(脱水效果)作用更是让肉类保鲜期延长几倍,简直是人间至美,居家必备。

但当时欧洲本地没有香料种植产业,完全依赖从印度及东南亚各国进口,南亚卖白菜价,在欧洲是稀缺品,巅峰时期可是比黄金还值钱,

所以自从有了互通往来后,香料就跟丝绸、瓷器一样伴随着沙漠骆驼将欧亚大陆连接起来。

中间商的作用

15世纪末以前,从西方通往东方的商路主要有三条。

一条是陆路,即传统的丝绸之路,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登陆,经小亚细亚、黑海和里海南岸至中亚,再翻越帕米尔高原到南亚东亚各国。

另两条是海路:一条从叙利亚和地中海东岸,经两河流域到波斯湾。另一条从埃及经红海至亚丁湾,再换船到印度和中国。

这几条商路本来就经过意大利共和国、阿拉伯、拜占庭和波斯等地的多个中间商人转手,才能将货物运抵西欧,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更高。

西欧的商人、贵族,迫切希望另辟一条新航路。

东边是漫漫的中间商之路,西边是未知的大海(地圆说还未普及),北边的寒冷众所周知,只有从南边绕过地中海东岸直达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才是最理性的。

当时的宗教问题和对黄金的信仰也为西欧的航海家们提供了源源动力。

漂洋过海的背后

条条大陆通罗马,为什么不是在陆地上开辟新的丝绸之路呢,这里有必要跟大家说明一个成本的问题,毕竟成本领先可是各路商家的不二法宝。

搬过箱子的都知道,不管是在船上还是陆地上,相同重量的物品移动相同距离,所付出的的力气其实是一样的,那为什么陆运跟航运会有这么明显成本差异,驱使商贸从海上寻找新的航线呢。

这时候巨人牛顿拿出黑板写了摩擦力三个大字,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F=μ×Fn,根据公式,摩擦力由摩擦因素μ和接触物体间相互作用力Fn决定,运输过程中相互作用力基本上就是重力,水不但带浮力减少相互作用力,更是可以充当润滑剂作用几何倍数减少摩擦因数。

实践检验真理,不信大家用带桨木筏和带轮平板小车分别试下,肱二头肌会告诉你哪一条路更轻松。

所以自古以来城市建设均依山傍水,除了背靠生命之源外,水路低廉的运输成本对城市的发展更是功不可没。

面朝大海

通过观察地图可以看到,伊比利亚半岛和欧洲大陆间有比利牛斯山高高隆起。

有欧洲西南部最大山脉作为天然地理屏障,在半岛上生活的人民基本不受欧洲大陆战争侵扰,同时在政治商贸方面也相对独立,同时意味着鲜有机会从当时最繁华的地中海商圈中分一杯羹。

出价最高还吃不上肉,这让半岛上的西班牙葡萄牙比其他欧洲各国对贸易新航线有更强的渴望。

葡萄牙能在大航海时代中先下手为强,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他就是恩里克,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的三王子,对政治毫无兴趣,毕生未娶将满腔热血都挥洒在星辰大海里。

年恩里克王子亲任统帅突袭并占领休达,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南端的最突出部,仅以宽12海里(一海里=米)的海面连接西欧和北非。

通过攻占休达获得一个重要的海上贸易重地,也是葡萄牙向世界扩张的开始。

他创办航海学院,培养本国水手,提高航海技艺。

设立天文台,网罗各国的地学家、地图绘制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共同研究,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制订航海方案。

建立了旅行图书馆,收集了很多地图,并且绘制新的地图。资助数学家和手工艺人改进、制作新的航海仪器。

同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造船上,为此他采取了许多优惠措施鼓励造船,建造吨以上船只的人都可以从皇家森林免费得到木材,其他造船的材料都可以免税进口。

这一系列措施都保障了葡萄牙在航海硬实力上的逐步领先,为后面的航海行动做足了功课。

先入为主

经过多年的研究、训练和准备后,恩里克于年派出船队首次出航,并在当年发现了马德群岛的桑托斯港岛。

次年又发现了北大西洋的马德拉岛(足球传奇C罗的诞生地)。

经过他的推动,葡萄牙的航海家们前仆后继,迈向了探索大海的征程。

年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颁布特权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迪亚士于年2月漂到非洲东海岸的阿尔戈阿湾附近。这是欧洲人第一次绕过非洲南端到达非洲东海岸。年,迪亚士返航时到达好望角,由于风浪极大难于航行,称之为暴风角,后葡萄牙王改名好望角。

年,贵族达伽马奉葡王曼努埃尔之命,率领约名船员、分乘4艘船,从里斯本出发,于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

达伽马的航行使西欧直通印度的新航路终于开辟成功,促进欧、亚两洲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为葡萄牙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后来居上

葡萄牙在非洲西海岸的航行和扩张,促使邻居西班牙积极寻找另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通过资助哥伦布从欧洲向西航行,结果意外到了美洲大陆,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哥伦布,热那亚人,18岁成为水手,自幼热爱航海冒险,熟悉地中海和东大西洋沿岸的航路。

他读过《马可·波罗行记》,相信意大利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的地圆说,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同样可以到达盛产黄金、香料的中国和印度,萌发了西航思想。

年,哥伦布向葡萄牙提出西航印度的建议遭到拒绝,因为他们正忙于寻找绕道非洲南端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年4月,哥伦布成功说服伊莎贝拉女王与西班牙国王签订著名的圣大菲协定。协定规定西班牙国王是一切新发现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任命哥伦布为上述地方的总督、钦差大臣和海军司令,有权获得当地总收入的1/10。圣大菲协定的签订使哥伦布的西航计划有了实现的可能。

年8月3日,哥伦布率队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

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属于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

哥伦布虽然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却没有到达富庶的东方,也没有给西班牙立刻带来可观的财富。而达伽马开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后,却给葡萄牙带来惊人的利润。西班牙对此忌羡不已,希望也能找到一条直通东方的新航路,于是继续大力支持远洋探险活动。

这时候又一位葡萄牙人站了出来,年,在葡萄牙收到跟哥伦布一样的答复后,麦哲伦在西班牙的支持下率队离开塞维利亚,开始环球航行之旅,并在年9月成功返航。

完成人类史上第一次的环球航行,行动证明地圆学说是正确的,为人们地理知识的扩大和科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更是开辟了从西欧通向美洲的新航路,结束了美洲的与世隔绝状态,并为西班牙的海外掠夺和殖民统治奠定了基础。

均分天下

葡萄牙和西班牙积极探索新航路,也先于其他国家开始对亚、非和美洲的殖民掠夺。两国把所到之处都宣布为本国的领土,一山不容二虎,冲突在所难免。

经过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调停,两国于年6月签订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

在佛得角群岛以西约里加处(1里加等于5.92公里,里加约合多公里,大致在西经46度),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又教皇子午线),线东发现的非基督教国土地归葡萄牙所有,线西的归西班牙。

然而地球是圆的,当麦哲伦向西航行抵达摩鹿加群岛时,双方对该岛的归属又发生争执。年,两国在萨拉哥撒再签新约,将西班牙殖民活动的西界定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

根据两个条约,西班牙几乎独占整个美洲,葡萄牙的势力范围在亚洲和非洲广大地区。

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开辟航海线路等一系列地理探索活动,开辟新航路后随之而来的殖民掠夺,对世界各国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亚洲、非洲和美洲许多国家,从此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的对象。

靠着对殖民地资源掠夺和新航线带来的巨额商贸利润,使得葡萄牙先入为主成功登顶世界。

昔日庞大的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曾包括世界53个国家和地区,祖上阔极一时。

为了保障海上交通线安全和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更是建立了当时最庞大的舰队,最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船。总排水量超过了现在美军的单支航母编队。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史称西班牙无敌舰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unanhai.com/lddl/5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